中经联播讯(宣一飞 钱伟民 李小刚 史亮亮 商英英 )在消费市场中,一种打着“特供”、“专供”旗号的假酒,正悄然侵蚀着公众的信任与权益。这些假酒不仅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还损害了党和政府、人民军队的形象。近日,记者深入调查,揭开“特供酒”窝点与销售套路的冰山一角。

豪华包装下的谎言
在辽宁、吉林等地的仓库中,警方查获了大量所谓的“特供酒”。这些酒的外包装极尽奢华,酒瓶形状多样,从坦克形、冲锋枪形到手雷形,甚至导弹车和神舟飞船造型应有尽有。包装上赫然印着“部队专用”、“军中茅台”等字样,令人难辨真假。然而,这些看似高端的“特供酒”,实则是由低劣白酒甚至食用酒精勾兑而成,成本极低,质量堪忧。
销售套路环环相扣
“特供酒”之所以能在市场上横行,离不开其精妙的销售套路。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消费者的虚荣心和好奇心理,虚构退役军人身份或“特殊渠道”,营造所售酒品稀缺、高端的假象。他们往往不在柜台展示这些酒,而是采用“神神秘秘、欲拒还迎”的方式销售,让消费者误以为买到了“内部渠道”的珍品。
此外,犯罪团伙还通过精心设计的网络营销手段,雇佣大量客服人员,编造各种营销话术进行欺诈式销售。他们不仅冒充知名酒企销售经理,还虚构与党政军单位的合作关系,发布虚假文案,打造成功“人设”进行引流。在私聊过程中,销售人员更是用尽心思,用各种话术骗取客户信任,如“一位领导来公司视察,我们定制了一批酒,现在这批酒的内部库存可以销售”等。
地下窝点触目惊心
在贵州的一处地下灌装窝点,警方发现了更加触目惊心的场景。这个封闭潮湿的地下室里,污水横流,墙皮霉变脱落,卫生环境极为恶劣。犯罪嫌疑人用布满霉斑的冲瓶机对瓷瓶进行冲洗,随后手动灌装低劣白酒。这些酒经过包装后,摇身一变成为“特供酒”,销往全国各地。
监管部门重拳出击
面对“特供酒”的泛滥,监管部门迅速行动。市场监管总局自2024年3月起,开展了为期一年的“特供酒”清源打链专项行动,通过线上线下同步清理,深挖非法制售源头,铲除违法链条。公安部也部署全国公安机关开展“净风”专项行动,打掉一批制假售假团伙,抓获一批犯罪嫌疑人,铲除一批制假窝点。
警惕“特供酒”陷阱
“特供酒”的泛滥,不仅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侵害,更是对社会诚信体系的破坏。市场上所谓的“特供酒”、“专供酒”均为假酒,消费者切勿上当受骗。监管部门应继续加大打击力度,铲除制假售假链条,同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识骗防骗意识。
在这场与“特供酒”的较量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参与者。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彻底清除这一市场毒瘤,还消费者一个清朗的消费环境。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同抵制“特供酒”,守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