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1月24日北京讯(李文闻 张宇晖)确保惠民政策切实惠及消费者,中国消费者协会(以下简称“中消协”)1月24日发布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从合规渠道领取使用消费券,不囤券,不买券,不炒券,共同抵制、监督消费券二手交易,发现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

春节消费旺季临近,消费券频繁亮相于各地购物、餐饮、文旅等领域,涵盖了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不仅给消费者带来实惠,也助力产业回升向好,是多方共赢的惠民举措。
消费券的本质是有价票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倒卖有价票证属于违法行为。通过倒卖限制买卖的消费券套现,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还可能构成非法经营罪。对此,中消协督促有关经营主体遵守法律法规和商业道德,合法合规诚信经营,保障消费券发放的正常秩序,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同时,经营主体应履行资格审查义务,加强消费券发放管理,坚决抵制“黄牛”二手交易,不得通过虚构交易等违规方式套取补贴。
中消协在消费提示中指出,消费者在领取和使用消费券时,应选择正规渠道,避免通过非官方途径获取消费券,以防遭受诈骗或损失。同时,消费者应理性消费,不盲目囤券、买券、炒券,以免因消费券过期或无法使用而造成浪费。对于发现的消费券二手交易等违法行为,消费者应积极向有关部门举报,共同维护公平、有序的消费环境。
中消协还提醒消费者,在享受消费券带来的实惠时,也应关注商品和服务的质量,避免落入消费陷阱。消费者应仔细核对商品信息,了解促销活动规则,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保障。同时,消费者也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警惕性,防范不法分子的诈骗行为。
中消协呼吁社会各方力量协同发力,共同营造公平、有序的健康消费环境。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消费券的监管力度,利用数字化手段追踪消费券的发放、使用和核销全过程,确保每一笔交易的透明和可追溯性。同时,消费者组织、媒体等也应积极发挥监督作用,揭露和批评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推动消费市场的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