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2月14日北京讯(李文闻 崔岳莺 张宇晖)春节前后通常是汽车销售的淡季,但今年却因中央到地方汽车以旧换新政策的及时出台,叠加门店优惠政策,车市迎来了一波销售小高潮。专家分析,2025年汽车市场或将呈现两极分化态势,价格战不可避免,但消费者对汽车性能,尤其是安全性的关注将成为市场竞争的核心。
政策红利释放,春节车市逆势升温
2025年1月17日,商务部等多部门发布《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工作通知》,将国四排放标准燃油乘用车纳入报废更新补贴范围,对报废旧车并购买新能源车的消费者补贴2万元,购买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车的补贴1.5万元。这一政策迅速激发了市场活力。
以天津北辰的比亚迪4S店为例,春节刚开工两天,店内已订出近10辆新能源车,其中以旧换新比例超过60%。天津市津汇诚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占刚表示,政策落地为新年带来了“开门红”。
此外,地方政策也纷纷跟进。北京市石景山区发放1000万元汽车消费券,吉林省推出置换更新补贴细则,消费者购车可享受3000元至1.5万元不等的补贴。这些举措有效降低了消费者的购车成本,刺激了市场需求。
品牌表现分化,新能源与自主品牌领跑
尽管2025年1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79.4万辆,同比下降12.1%,但自主品牌和新能源汽车表现亮眼。比亚迪1月销量达30.05万辆,同比增长49%,成为自主品牌的领头羊;吉利汽车1月销量26.67万辆,创历史新高,其中新能源车型占比45%。
新能源汽车市场同样表现强劲。1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74.4万辆,同比增长10.5%,自主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高达60.6%,而合资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仅为3%。这表明,自主品牌在新能源领域的领先优势进一步扩大。
2025年展望:价格战与性能竞争并行
展望2025年,专家预测汽车市场将呈现两极分化态势。一方面,价格战在所难免。2024年全年降价车型达227款,新能源车平均降价1.8万元,燃油车平均降价1.3万元。2025年,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价格战可能进一步升级。
另一方面,消费者对汽车性能的关注将成为市场竞争的核心。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指出,内卷没有出路,专注性能才能走得长远。头部企业将通过技术战和品牌战提升竞争力,而尾部企业则可能继续依赖价格优势维持市场份额。
政策与市场共振,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以旧换新政策不仅直接拉动了新车消费,还激活了二手车市场。2024年,我国二手车累计交易量1961.42万辆,同比增长6.52%。2025年,随着政策效果的持续释放,汽车消费结构将进一步优化,新能源汽车和高端车型的市场占比有望继续提升。
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总工程师吴松泉认为,2025年市场竞争将从价格单因素驱动转向产品力和价格的双驱动模式,头部企业将寻求良性经营模式,而尾部企业则需通过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实现突围。
2025年,汽车市场在政策红利与市场变革的双重驱动下,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以旧换新政策为车市注入活力,而价格战与性能竞争的并行则将推动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未来,谁能在这场变革中抓住消费者需求,谁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