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产品出口增长5.4% 对东盟、美国贸易逆势上扬

中经联播3月7日北京讯( 宣一飞 钱伟民 李小刚 史亮亮)海关总署今日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1-2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6.5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其中,出口3.88万亿元,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3.4%;进口2.66万亿元,同比下降7.3%。按美元计价,进出口总值9093.7亿美元,下降2.4%,贸易顺差1705.2亿美元。
**出口逆势增长 结构持续优化**
尽管全球贸易环境复杂,我国出口仍展现韧性。前两月出口规模刷新同期纪录,机电产品贡献显著:出口额达2.33万亿元,增长5.4%,占出口总值的60%。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集成电路及汽车出口分别增长11.7%、13.2%和3.7%,成为主要拉动力量。不过,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下降8.2%,显示出口结构向高附加值领域加速转型。
**进口承压 大宗商品价格拖累**
进口额下降主要受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影响。铁矿砂、原油、天然气进口量分别减少8.4%、5%和7.7%,且均价同比下跌22.8%、4.6%和5.5%。煤炭和大豆进口量虽增长2.1%和4.4%,但价格跌幅达19.3%和17.4%。机电产品进口额增长3.2%,但汽车进口量锐减45.8%,反映内需修复仍待加强。
**区域贸易分化 民企成主力**

前两月,东盟、美国分别以4%和3.5%的贸易增速稳居我国第一、第三大贸易伙伴,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占比达50.9%。欧盟、韩国贸易额则小幅下滑0.2%和0.1%。企业层面,民营企业进出口3.69万亿元,增长2%,占比提升至56.4%,凸显市场活力;而国有企业进出口下降13.4%,外资企业微降0.3%。
**短期波动不改长期韧性**
海关总署指出,剔除春节假期导致的2个工作日减少等不可比因素,进出口实际增长1.7%。分析认为,出口增长得益于全球电子行业周期回暖及稳外贸政策显效,但进口疲软反映内需仍需政策加码。东方金诚分析师冯琳预测,2025年我国出口或保持小幅正增长,需警惕地缘政治及外需波动风险。
面对复杂外部环境,我国外贸在结构升级与市场多元化中稳步前行。未来,随着“一带一路”合作深化及新质生产力培育,外贸高质量发展有望为经济注入更强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