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经联播4月3日呼伦贝尔讯 ( 史伟 王志清 特日格乐 乌兰格日乐)4月2日,随着内蒙古猛犸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一辆载有冷链仓储设备的TIR跨境卡班安全抵达蒙古国乌兰巴托,呼伦贝尔市首条“中国·呼和浩特—蒙古国·乌兰巴托”TIR国际跨境公路货物运输线路正式开通。标志着呼伦贝尔市跨境物流业务在“政策引导+企业创新+场景验证”模式下迈入高效化、便利化新阶段,为内蒙古建设国家向北开放桥头堡注入强劲动能。
政企协同创新,“找货源、育场景”破解跨境物流难题
呼伦贝尔市交通运输局围绕“找货源、育场景、建配套、优服务”四大举措,持续优化跨境物流发展环境。通过政企运“双找”对接机制,精准匹配货源需求与运输能力,成功培育了以内蒙古猛犸国际物流为代表的现代交通物流领军企业。该企业依托TIR(《国际公路运输公约》)资质,实现“一次申报、一车直达”通关模式,货物从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出发,经二连浩特口岸直达乌兰巴托,全程免换装,运输时效提升30%以上,成本降低约25%。
此外,交通运输局联合海关、综保区等部门,创新搭建跨境运输场景验证平台,推动TIR运输与多式联运“一单制”业务深度融合,为后续拓展中亚、欧洲等国际物流通道积累经验。
建配套优服务,打造高效跨境物流生态圈
为保障TIR运输线路高效运行,呼伦贝尔市构建三级联动机制,自治区、市、满洲里市交通运输部门协同发力,优化通关流程与基础设施配套。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设立TIR专用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实现货物快速查验与施封;二连浩特口岸升级智能通关系统,缩短跨境车辆滞留时间。
在服务端,呼伦贝尔市交通运输局联合金融机构推出“物流+金融”专项支持政策,为跨境物流企业提供低息贷款和保险服务,缓解资金压力。同时,依托《培育壮大现代交通物流领军企业行动方案》,重点扶持猛犸国际物流等企业拓展ADR(危险品跨境运输)、冷链物流等高附加值业务,形成多元化国际物流服务体系。
成效与展望:从“通道经济”到“枢纽经济”转型
此次TIR线路的开通,不仅是呼伦贝尔市跨境物流的里程碑,更是区域经贸合作的加速器。TIR体系覆盖全球78个缔约国,未来可通过该网络延伸至“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助力内蒙古特色产品“走出去”,同时引入蒙古国矿产、农牧资源,深化中蒙产业链互补。
呼伦贝尔市交通运输局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聚焦“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目标,推动三大升级:
网络拓展:年内计划新增3条TIR跨境线路,连接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邻国;
技术赋能:引入区块链技术优化“一单制”多式联运数据共享,提升供应链透明度;
生态共建:联合周边省市共建国际物流联盟,打造辐射东北亚的跨境物流枢纽。
内蒙古猛犸国际物流有限公司负责人王瑞增表示:“此次TIR线路的成功运行,得益于政府的高效协同与政策红利。将继续深耕跨境物流全链条服务,为内蒙古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