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务部数据:绿色通道、专区流量成关键抓手,京东、阿里等9大平台打通“双循环”新引擎
中经联播5月6日北京讯(宣一飞 钱伟民)面对国际贸易摩擦加剧、美国加征关税等挑战,中国外贸企业正通过电商平台加速“转舵”国内市场。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电商平台助力外贸企业拓展内销成效显著。截至4月23日,9家电商平台已开放入驻绿色通道,6家平台建立内销专区,累计对接超6000家次外贸企业,外贸优品正以“电商速度”重塑国内消费市场格局。
政策加码:内外贸一体化“强支撑”
在商务部“外贸优品中华行”总体部署下,政策红利持续释放。财政部追加500亿元专项资金支持外贸企业技术改造,多地试点“同线同标同质”认证,降低企业合规成本30%。与此同时,关税反制措施推动外贸产能加速回流。自4月12日起,中国对美国进口商品加征125%关税,倒逼37%的外贸企业调整市场策略,超8000亿元库存商品亟待内销转化。
平台发力:绿色通道+流量扶持“双引擎”
电商平台成为外贸转内销的核心推手。京东、阿里、拼多多等15家头部平台打出“组合拳”,推出订单直采、专区建设、流量倾斜等8项举措:
极速入驻:京东、盒马等开通24小时审核通道,永辉超市承诺“15天极速上架”,苏宁易购免除保证金并简化流程,助力外贸商品快速触达消费者。
流量赋能:天猫“蓝星计划”为外贸商家提供专属流量补贴,抖音、快手通过直播专场实现单日销售额破百万,美团闪购优先调配外贸商品至3万家闪电仓。
供应链重塑:京东物流新增智能分仓网络,配送时效缩短至12小时;淘宝天猫深入100个产业带,以半托管模式指导选品定价,解决企业运营短板。
成效显现:从“爆单”到品牌升级
数据显示,外贸优品凭借高质价比快速打开市场:京东专区轻工家具、母婴用品销售额环比增长75%,抖音家居纺织类商品GMV飙升180%,东方甄选外贸专场直播单场销售额突破1.2亿元。企业转型案例频现:浙江厨具企业通过腾讯“一对一”直播指导,单日销售额从数百元跃升至百万元;珠海金稻电器在京东协助下,半天筛选出1万件可上架商品,加装中文说明书后快速打入国内市场。
挑战与未来:柔性生产+数字化破局
尽管成效显著,外贸企业仍面临订单碎片化、运营能力不足等挑战。1688调研显示,服装类企业库存周转周期延长至95天,资金压力加剧。对此,平台创新解决方案:
模式创新:天猫超市开放全国仓网半日达服务,淘工厂深入产业带提供全链路指导;
技术赋能:百度利用AI技术扶持百万家企业,京东物流智能分仓提升效率。
机构预测,具备柔性供应链能力的企业未来三年复合增长率将达12%-15%,数字化服务商及智能硬件板块或成新增长极。
双循环下的“中国制造”新篇章
从“全球工厂”到“国民好物”,外贸转内销不仅是应急之策,更是中国供应链升级的关键一跃。商务部表示,将持续推动平台、行业、地方形成合力,释放超大规模市场潜力。正如网友所言:“有担当!这才是中国制造的底气!” 在这场破局之战中,电商平台与外贸企业的深度融合,正为“双循环”写下生动注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