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5月13日北京讯(褚新兵 崔岳莺)5月13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联合中央社会工作部、中央网信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商务部,对京东、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企业展开联合约谈,直指行业恶性竞争、算法规则不透明、骑手权益保障缺失等突出问题。这是继多地专项整治外卖乱象后,国家层面针对平台经济规范发展的又一次重磅行动。
算法“紧箍咒”落地,超时扣罚逐步取消

约谈背景与近期行业动向密切相关。4月25日,饿了么在上海率先签订全国首份《网约配送算法和劳动规则协议》,明确提出“逐步取消超时扣罚”“优化配送时长计算”等举措。根据协议,平台将通过算法优化确保骑手时薪不低于25元,并在App端公示配送费计算规则,杜绝“隐藏扣款”。这一协议被视为外卖行业算法治理的突破性尝试。
监管部门此次约谈进一步强化了算法透明化要求。市场监管总局明确指出,平台需公开计价、调度、时间预估等核心算法模型,并在派单系统中增加交通管制、天气预警等动态安全因子,剔除逆行、超速等违规样本。饿了么已与高德合作试点“红绿灯导航”,通过实时路况数据优化配送路径。
骑手权益保障纳入法律框架

针对骑手劳动强度大、社保缺失等问题,五部门要求平台企业严格遵守《电子商务法》《反不正当竞争法》,落实三项核心责任:
劳动报酬保障:明确计价规则,建立极端天气动态补贴机制,确保骑手收入高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休息休假制度:新增“自主选择休息权”功能,规定骑手每日配送时长不超过11小时,连续工作4小时须强制休息20分钟;
安全防护升级:优化配送时速限制,将最高瞬时速度从25公里/小时降至23公里/小时,并强制配备智能头盔等安全装备。
行业整顿风暴席卷全国
此次约谈并非孤立事件。江西、北京等多地已同步启动外卖专项整治:
江西省市场监管局开展为期8个月的“清网行动”,重点打击“幽灵店铺”(无实体店、无证照商家),要求平台严格落实“亮照、亮证、亮标”制度;
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联合多部门约谈21家快递外卖企业,严查电动自行车违规充电、仓储场所火灾隐患,要求企业建立“自知、自查、自改”台账。
平台回应与行业影响
被约谈企业均表示将全面自查整改。美团回应称,已在上海试点“算法公示专栏”,并在骑手App端增加配送费构成说明;京东到家则承诺6月底前完成全量商家资质核验。行业分析人士指出,随着《外卖送餐食品安全管理规范》行业标准立项,外卖行业将从“粗放扩张”转向“精细化治理”,平台企业需在算法效率与骑手权益间找到平衡点。
此次五部门联合约谈释放强烈信号:在平台经济反垄断与劳动者权益保护双重监管压力下,外卖行业野蛮生长时代正式终结。未来,算法透明化、骑手社保覆盖、食品安全标准化将成为行业准入新门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