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6月9日北京讯(李怀亮 许修德 郑成明)一年一度的“6·18”购物狂欢节即将迎来最高峰,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监管重拳已提前落下。

市场监管总局6月9日向综合电商、直播电商、跨境电商等平台企业发布“6·18”网络集中促销合规提示,直指促销期间的各类乱象。
这份最新合规提示要求平台企业确保经营者主体信息真实有效,加强算法合规管理,提升线上经营行为透明度和公平性。特别强调要杜绝“大数据杀熟”、虚假营销、刷单炒信等违法行为,并首次明确要求防范国补商品骗补套补行为。
今年“6·18”监管重点明确指向直播电商领域,要求平台强化对直播间及主播经营活动的动态监测,同时**重点规范医疗美容、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等重点领域广告和明星代言行为。
平台责任压实,七方面规范促销秩序
市场监管总局此次发布的合规提示覆盖七个关键领域,构建起“6·18”促销活动的完整监管框架。
在平台责任方面,特别强调要落实审查核验义务,确保经营者主体信息真实有效,同时加强算法合规管理。这一要求直指平台利用算法操纵搜索结果、实施“大数据杀熟”等长期存在的痛点问题。
商品质量管控方面,要求平台健全完善商品质量管控制度,严格审核商品信息发布,加强对平台内经营者商标、专利等信息的核查。同时强调实时巡查的必要性,要求对违法违规产品链接及时下架删除。
在保障商家权益方面,合规提示要求平台清理不合理规则,健全商家申诉机制,及时回应合理诉求。这一规定回应了近年来中小商家对平台不公平规则的持续投诉。
直播带货戴上“紧箍咒”,动态监测成硬性要求
随着直播电商成为网络促销主力,今年监管特别强化了对直播营销的规范力度。
合规提示明确要求平台建立健全直播营销行为管理规范,完善风险识别模型。特别强调要强化动态监测,对直播间及主播经营活动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处置违法违规行为。
监管聚焦直播带货的三大关键环节:
直播选品:加强对商品资质的审核把关
直播卖点:规范主播宣传用语,防止虚假宣传
商品质量:建立从选品到售后全程管控机制
这些措施直指直播带货中普遍存在的虚假宣传、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不按规定公示证照信息等乱象。
重点领域广告受严管,明星代言纳入监管视野
今年“6·18”监管的一个显著变化是将医疗美容、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等重点领域广告列为重点规范对象。
市场监管总局特别要求平台加强广告内容审核,及时拦截、下架处理违法广告。明星代言广告行为也被纳入重点监管范围,回应了社会对明星虚假代言问题的关切。
与此同时,合规提示要求平台防范国补商品骗补套补行为,这是监管政策中首次明确针对政府补贴商品在电商平台的违规操作提出警示。
价格欺诈成打击重点,消费者权益保障升级
针对历年大促期间高发的价格欺诈问题,监管措施更为精准。多地市场监管部门已提前行动,邯郸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6月8日发布的合规提示中明确要求:
严禁“先提价后打折”、虚构原价、不履行价格承诺等违法促销方式。
在限时减价、折价活动中,必须明确标明折价、减价的基准,促销规则需清晰透明。禁止使用“史上最低价”“全网最低价”等夸大宣传用语。
消费者权益保障方面,要求平台督促商家遵守七日无理由退货、“三包”等规定**,畅通投诉渠道。特别强调不得以促销为由拒绝退换货或设置障碍,不得以“保留最终解释权”损害消费者权益。
促销期间重点监管领域与禁止行为
| 监管领域 | 重点措施 | 禁止行为 |
| 促销价格 | 明确标示折价基准,提高透明度 | 先提价后打折、虚构原价、价格欺诈 |
| 直播营销 | 强化动态监测,完善风险识别模型 | 虚假宣传、销售假冒伪劣、不公示证照信息 |
| 医疗美容等广告 | 重点审核,及时拦截违法广告 | 违法医美广告、明星虚假代言 |
| 七日无理由退货 | 督促平台落实,畅通投诉渠道 | 设置退换货障碍、保留最终解释权 |
延续电商大促监管脉络,监管手段日益成熟
此次“6·18”合规提示延续了近年来对电商大促活动的监管脉络。2024年“618”及历年“双十一”期间,市场监管部门均提前发布类似工作指引。
比较发现,今年监管更加重视算法治理和直播营销等新型业态的规范,同时加强了对国家补贴商品的保护。
监管方式也更为成熟,强调政企协作,要求电商平台加强合规管理,发现违法违规问题及时向市场监管部门报告,形成平台自治与政府监管的良性互动。
市场监管部门已明确表示,将加强对“6·18”网络集中促销期间的监测监管力度,严厉查处各类网络交易违法违规行为。
理性消费提示,维权渠道畅通
市场监管总局在发布平台合规提示的同时,也对消费者发出建议。消费者应当理性消费,依法维权,遇到违法违规行为及时投诉举报。
中消协曾指出,大促期间消费者需警惕促销套路:“一些商家‘双十一’促销价格未必真实惠,有的使用的是‘先提价后降价’的套路,有的设置各种花式‘买赠’,实际到手价格与平时并无差别,甚至还可能会是全年最贵”。
消费者在购物时应保存好聊天记录、订单信息、支付信息、促销优惠截图等购物凭证,并向商家索要发票或收据。发生消费纠纷时,及时联系商家或平台协商处理,协商不成可向消协组织或市场监管部门投诉。
各地市场监管部门正加大监测监管力度。邯郸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最新通告中强调,将严厉查处各类网络交易违法违规行为,依法维护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随着监管利剑出鞘,今年“6·18”能否成为史上最规范的一届电商大促,消费者拭目以待。平台方如何平衡促销力度与合规要求,将成为这场年度购物狂欢的最大考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