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宫画是以性爱活动为主题的绘画。很多人只取狭义的理解,一说到春宫图,立刻想到“下流”。其实不然。我们先来了解中国古代春宫画的历史。
据一些史料记载,在汉朝时春宫已经出现,汉孝景帝时广川王去的儿子海阳像他父亲一样淫乱成性,叫人在四壁画满性交图画,在此狂欢作乐;汉成帝也曾叫人把它画在屏风上。
唐代大画家周昉经过《春宵秘戏图》,宋代也出现过这种“秘戏图”,元代画家赵孟頫还因画这种画而知名,可是春宫画的广泛流行却在明代。
事实上,中国古代的春宫画不仅起源于宫中的淫乐,也起源于民间一些性书的插图,甚至作为一种性教育工具启示新婚夫妻。
有资料表明,汉代时有可能将春宫画作为新娘的嫁妆,以指导夫妻性生活,这被称为“女儿图”、“枕边书”或“嫁妆画”,这在后世的民间也有流传。
在公元1世纪,似乎《素女经》之类的性学书籍已有带插图的版本了。如《素女经》内的“九势篇”和《洞玄子》内的“三十法”,都可能有一些图画的附录说明。
在唐代,图解性书广泛流传,在《天地阴阳交欢大乐赋》中也记录了有图解的《素女经》,但是这些资料并没有保留到现代。
现代人多以古代春宫画为黄色淫秽,其实这是不对的。古代春宫画不仅有欣赏功能、教育功能、医疗功能,还有研究功能,具有很大的文化价值。
通过春宫画的研究,可以了解古人的性风俗、性观念、性知识、常用服饰和性生活的环境,还可以通过春宫画来了解一些历史。
例如在宋代,有个无名氏画了一幅《熙陵幸小周后图》。多才多艺的南唐后主李煜曾和妻妹幽欢,他写下的著名的《菩萨蛮》词就记述了幽欢时的情景。
到了明代,春宫画不仅在内宫、在官僚豪绅之家流行,而且在民间坊肆中也十分流行。这是明代的春宫画与前朝不一样的地方。
由于春宫画流行广,需求量大,有些出版商又在印刷上下功夫,其技巧达到相当高的程度,明末尤甚。
自明代中叶以后,春宫画的名画家首推唐伯虎和仇十洲。而唐伯虎是这方面的顶尖级的代表人物。
“唐伯虎点秋香”虽属虚构,但是他迷恋女色,经常沉湎于温柔乡中则是事实。唐伯虎长于人物,特别以仕女画见长。
唐伯虎画春宫画,与其生活情趣有很大关系,也是他风流性格不羁的表现,可能也是对当时官场和社会的虚伪以及封建礼教的讽刺和反抗。
有人说,唐伯虎作春宫画,常以他所眷恋的妓女、情妇为裸体模特儿,所以才画得那么传神,那么惟妙惟肖。他所绘的女性常显得丰腴、圆脸、妖冶,使人联想到唐代美女的形象。
唐伯虎所绘的女性有个特点是“三白”,即前额一点白,鼻尖一点白,下颌一点白,这往往是后人鉴别真假唐寅画的一个标准。
唐伯虎小幅春宫画作品很少传世。据说,有一幅他画的《小姑窥春图》今藏日本。画左边有一对男女隐约地在帐中做云雨之欢,门外少女在偷看,情不自禁地把手伸进自己的裙中。
清代有画家仿唐寅画意,画了《隔墙有耳》,观之亦可知唐画之梗概。因为《小姑窥春图》含意蕴藉,落笔精妙,许多风流名士纷纷题词其上。
唐伯虎还画了一套《风流绝畅图》,共有24幅,十分有名,但这套册页早已失传。但明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徽派刻工黄一明曾根据唐寅的原作摹刻为版画,并且印行于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