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共丽江市委、丽江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丽江纳西族东巴文化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展。该展让人们穿越千年,零距离感受东巴文化。
东巴文化是具有几千年历史的纳西族传统文化,分布在以云南丽江为中心的纳西族地区。一般认为,完整的东巴文化体系最迟形成于隋唐,明、清、民国时期得到了较大发展。东巴文化以本土宗教东巴教为载体,主要内容包括民族传统信仰,东巴祭司及其宗教、民俗礼仪,用纳西象形文书写的东巴古籍文献,以及东巴祭司所掌握的造纸、绘画、工艺制作、音乐、舞蹈等传统技艺。
此次展览分为“纳西族与东巴文化”、“东巴教及其仪式”、“纳西象形文及东巴古籍文献”、“东巴宗教艺术”、“东巴文化的研究与传承”七个主要板块,展出丽江市博物院收藏的250件东巴文化藏品,其中三级文物11件、一般文物196件,实物43件,包括神路图、东巴经书、东巴舞谱、东巴应用文献、东巴纸牌画、木牌画、东巴文具、纳西象形文字雕版、五幅冠、东巴法器等种类,其中最为凸显纳西族东巴原始宗教艺术特色的就是长达13.3米的东巴卷轴画“神路图”,这幅画既是东巴教融汇了多民族文化元素的鸿篇巨制,又是纳西族传统绘画艺术中的杰出作品,全面、生动、详实地展示出东巴文化艺术形式、内涵特点、人文情怀和精神实质。
这次展览展出的展品,无论是实物,还是图片;无论是物质的,还是文化的,都散发着浓郁的民族文化气息,呈现出东巴文化悠久、丰富、独特的民族特征。纳西族人民创造的千年东巴文化,以广博浩瀚的内容,形式多姿多彩的风貌,展现了纳西族历史社会的灿烂文明,凝结了纳西民族的全部精神文化,是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的核心与灵魂,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在世界文明史上独树一帜,成为人类文化中的宝贵遗产。
尤其是纳西族先民观天地、日月、山川、木石、鸟兽等物象而造型,创制了纳西象形文,主要流传于西部方言区,常用单字约1400个。其文字形态反映了人类文字从表形图画过渡到表意、表音文字的完整过程,沿用至今已成为人类惟一仍保存和使用着的完整象形文字系统。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5月2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