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闻联播讯 通讯员 楚佩璇】现在拍摄一部1亿成本的电视剧,要请到这些当红小鲜肉,片酬基本在七八千万之间,只有两三千万留给导演、编剧、团队和后期制作。因为没有钱做后续,造成大量的垃圾作品出现,这已经变成了新常态。(3月9日 新京报)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加,“电视”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就成为家家户户“三大件”之一。最初,人们打开电视关注新闻事件,后来,打开电视消遣娱乐。
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政治人物形象展现、企业产品品牌推介、娱乐教育休闲消费都借助着电视这个媒介大肆传播。可以说,电视在中国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多媒体的普及,让电视走进千家万户,融入大众生活,带去了新信息、新事物,不断改变着人们价值观。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网络让越来越多的观众不再满足于电视媒体,电视在许多家里成了摆设。对电影发行方来说,票房是他们的支柱,对电视台来讲,收视率就是他们的命根子!没人看电视,怎么办?许多片方挖空心思想讨学生的青睐,毕竟他们是最大的收视群体。
而随着《宫》的大火,让众多编剧看到了希望,他们开始寻找大IP,将原著书粉的“流量”转化为电视剧的人气,引发收视狂潮。于是乎,市场供求关系变化了,小鲜肉的身价也水涨船高,成为当红“炸子鸡”。而之后的电视剧、电影,制片方就更乐于找“流量小生”或者“流量小花”,毕竟粉丝的力量是巨大的,还能成为这些剧目的“免费水军”,何乐不为?如此循环往复,收视率不担心了,但是行业乱象无法控制了。
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编剧高满堂说,现在的电视剧,当红小鲜肉的片酬就占了投资的百分之六七十,而没钱做后期,是大量垃圾作品出现的主要原因。另外,创造题材局限也是不小的问题,近几年的《花千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仙侠剧深受广大学生们的喜爱,而其他的现实主义题材却无人问津。
供求关系决定市场价格。明星的高片酬、垃圾作品的泛滥,说到底是观众“惯”的!是制片方“纵容”的!也是国家监管不力导致的!
国家要严格作品审核,控制天价片酬。国家作为监管部门,首先要完善审核标准,严格审核程序,尤其对所谓的“刷脸”剧目,要慎之又慎,三观不正的剧,“播”不如“毁”,市场准入严格了,我想没有那没多团队会拍不符合要求的剧。其次要控制当红明星的“天价”片酬,留出更大的空间给制作团队和后期特效,这样一来,导演拍得爽快,演员演得畅快,观众更加看得欢快!
编剧要注重剧本创新,切忌投机取巧。最近的大热剧目《锦绣未央》、《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均被指涉嫌抄袭,“抄袭门”频现,暴露出我们影视行业的乱象丛生。编剧是影视作品的灵魂,不以剧本博彩头,却以抄袭博关注,此举不仅是对原著作者的侮辱,对观众的侮辱,更是对自己的侮辱。因此,编剧应当脚踏实地,注重创新,为我们影视行业遍地开花的景象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演员要注重演技提高,擦亮眼睛选剧本。其实演员只是万千职业中的一种,演好戏是演员的基本职责。因此,作为演员,千万不要把自己当做明星,要尊重自己的职业,选好剧本,提升演技,呈现出好的作品,才是回报粉丝和观众的最好方式。
更重要的是观众要理智观影,提高欣赏水平。观众的要求对作品呈现的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观众不应该带着粉丝“滤镜”去选择影视作品。不能因为是自己“爱豆”的作品,而为《小时代》这样以撕逼为荣的错误价值观摇旗呐喊,对“爱豆”的支持可以理解,但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更为重要。
因此,提高影视作品的质量,首先就应该提升其观众的“质量”。总之,“不买账”和“零容忍”才是杜绝垃圾作品的良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