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

映华5月8日公益船舶再次带您赴长岛为妈祖庆诞

随着农历三月廿三(即5月8日)妈祖诞辰1058周年纪念日临近,世界各地的信众已陆续回国参与妈祖诞辰祭典活动。

“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妈祖”这句话毫不夸张。今天全世界有一亿多妈祖信徒,单台湾和新加坡就有70%的人信仰妈祖。

妈祖是我国国家祭典的三大神明之一,另外两个是黄帝和孔子。

妈祖出生于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农历三月二十三,一生乐善好施,扶危济困,在宋雍熙四年(公元987)九月初九日羽化升仙。一千多年来,妈祖的信仰得到广泛传播,世界各地建有5000多座妈祖庙,信众超过2亿人。

北方第一座妈祖庙——长岛庙岛显应宫

世界上有5000多座妈祖庙,始建于北宋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的长岛庙岛显应宫(妈祖庙),是中国北方修建最早、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妈祖庙,庙内供奉着我国北方历史最悠久的妈祖铜像塑身。也是世界重要的妈祖官庙之一,享“天妃北庭”“北海神乡”之誉。

北宋嘉佑五年,福建南日船民大雾天气在渤海航行时获得妈祖庇佑进入长岛庙岛安全海域,感恩戴德的船民们将“龙女”灵牌供于长岛寺庙中,妈祖赐灯护航的故事和妈祖信仰在北方拉开传播序幕。

宣和七年,船民们又将一尊妈祖铸像从福建护送到长岛庙岛龙女庙,这是目前存世的唯一一尊宋代铜身妈祖像,历经893年的岁月沧桑,依然供奉于北方第一座妈祖庙——长岛庙岛显应宫内。

宋、元、明、清四个朝代,妈祖先后被褒封多达36次,封号从“夫人”、“天妃”、“天后”到“天上圣母”,并列入国家祀典。而作为众多妈祖天后宫之一的长岛庙岛妈祖庙,经过不断扩建,发展成为北方最有影响力的“海神娘娘庙”,不仅先后被御赐了“显应宫”庙额和“神功济运”匾额,而且还被钦定为官建、官祭的官庙,成为唯一被官方命名为显应宫的妈祖庙。

被妈祖娘娘保佑的渤海,景色迷人,从蓬莱可以看到对面的长岛,云雾缭绕似仙境

在北方沿海,特别是在长岛,妈祖信仰在人们心目中的影响是十分久远而深刻的,是黑暗中的灯火,是危难中的希望,是战胜困难和危险的一种动力。因此,在1000余年的历史长河中,虽经世事变迁,朝代更替,但妈祖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却始终没变。庙岛显应宫一直香火鼎盛,人气极旺。人们行船遇风或生病灾,均向妈祖祈祷许愿,脱危后到显应宫还愿。或刻碑,或送匾,送船模,送斗篷衣物,或捐钱财。

显应宫建庙以来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三月二十三(妈祖圣诞日)、九月初九(妈祖升天日)、七月十五包括春秋二祭,都要举办隆重的祭拜大典,每次活动都有海岛居民和来自各地的妈祖信众参加,场面极其盛大。

2017年妈祖诞辰1057周年祈福法会现场照片

妈祖文化是民族瑰宝

妈祖文化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文化史上一朵绚丽的奇葩。从妈祖文化的内涵来说,妈祖形象所体现的尽忠爱国、仁爱孝悌、救危扶困和助人为乐的思想精髓,正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升华;另一方面,妈祖文化的社会意义影响深远,推动了经济的发展、维护了国家的安全稳定。

映华集团积极投身于传递及践行妈祖文化的活动中,布施映华堂,并十余年如一日,一直为进出长岛祭拜妈祖的人们免费提供船只,以服务群众上万人的实际行动弘扬妈祖精神。

2017年映华堂重光典礼现场照片

2017年莆阳殿(映华堂)重光典礼之时,太阳在天空形成巨大光晕,信众惊呼佛光出现

此外,集团还积极参与台湾妈祖文化交流活动,对台湾妈祖文化进行深入调研,加深两岸一家亲的深情厚谊,通过这一机会推动妈祖文化向更宽领域、更多层面发展,进一步彰显映华的公益品牌形象,积极争做“立德、行善、大爱”这一妈祖传统美德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庙岛上美丽的海景

妈祖文化信仰习俗已于2009年9月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她见证了中华大地千百年来的沧桑巨变,是中华文明不可多得的民俗文化瑰宝。

与其说,妈祖护佑着出海的人,不如说,妈祖守望着每个扬帆远行的中国人。根系祖国大地,心系国泰民安,文化传承离不开每一个你!

平静的港湾,似归家的呼唤,内心充满温馨和安全感,感谢妈祖保佑

一、活动内容

1、三月二十三日(周二)子时拜金香

2、纪念妈祖诞辰祈福法会

二、时间安排:

长岛信众乘船(我公司免费公益船舶):

7:10,全体信众及嘉宾等,海上游码头集合;

7:30,快航3号轮准时发船赴庙岛;

9:00,妈祖诞辰祈福法会开始;

10:30,活动结束,快航3号轮从庙岛返回长岛。

蓬莱信众乘船(我公司免费公益船舶):

8:00,蓬莱港海神03号轮准时赴庙岛;

10:00,海神03号轮自庙岛返回蓬莱港。

游客乘船(游客请购买海上游船票登船):

海神01号豪华海上游:

8:30长岛海上游码头出发

8:50抵达庙岛

9:00参观祭祀活动

9:30庙岛出发海上游万鸟岛

遵守公共秩序,服从工作人员安排;

严禁携带违禁品上船,香纸鞭炮庙内齐备。

请大家根据上述要求,提前前往码头登船前往庙岛上香祈福

公众号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WM07CYaqpTSmQl4jRNi_SQ


【责任编辑:雨蝶】

大河城市发展《南京共识》发布,全球滨水城市携手共创可持续未来

南京明城墙上的斑驳砖石与秦淮河的悠悠流水,见证了一场跨越国界的城市对话,来自五大洲的市长们在此共谋滨水城市的未来。11月19日至21日,以“扬子潮涌 文明共启”为主题的“2025世界市长对话·南京”活动在南京举行。来自文莱、埃及、德国、意大利、塞尔维亚、纳米比亚、马来西亚、墨西哥、尼泊尔等国家的友好城市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城市市长及代表参会。与会

武铁护航澳门濠江学子荆楚研学

五星红旗与“欢送澳门濠江中学师生”红色横幅相映成趣,澳门濠江中学403名师生与铁路工作人员挥手告别,登上G337车次高铁离开,圆满地完成了为期4天的荆楚文化研学之旅。据了解,澳门濠江中学作为率先在澳门升起五星红旗的学校,始终以“家国同心”为育人根基。此次,该校组织师生从濠江之畔奔赴湖北,开启以“三国赤壁・英雄

福建:打造理想旅居目的地 探索“慢生活”新业态

旅居是一种结合长期居住与深度体验的现代生活方式,强调在异地环境中融入当地文化、自然和生活节奏。核心在于通过较长时间的停留(通常数周至数月),打破传统旅游的短暂性,实现身心放松与文化探索的双重目标。

绥芬河启动冬季冰雪旅游“百日行动” 五大板块打造中俄风情口岸冰雪体验

昨天,黑龙江省绥芬河市政府在市老干部局会议室召开2025-2026年冬季冰雪旅游“百日行动”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以“向北开放·冰雪逐梦”为主题,划分“绥”埠风情、“绥”宴启幕、“绥”梦冰雪、“绥”心相待、“绥”时守护五个板块,亦在为中外游客呈现一场别样的绥芬河冬日之旅。

新雪季点燃万亿市场 东北冰雪经济提质扩容加速跑

从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的科技焕新,到三省一区的协同布局,一场以“冰雪+”为核心的产业变革正在白山黑水间悄然上演。据最新数据显示,2024-2025冰雪季东北地区预计接待游客总量将突破2亿人次,冰雪经济正成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政策赋能:三省一区协同布局黑龙江省率先发布《冬季冰雪旅游“百日

武铁开行特色文旅专列 联动优惠激活消费活力

今天早上7点30分,由汉口站开出的Y859次银发旅游专列载着700余名旅客,奔向具有“仙山秀水”之称的湖北十堰地区,开启了一场专为银发一族精心打造的“探秘十堰”4日深度游之旅。据了解,这次旅程采用“一张车票管全程”模式,将交通、住宿、餐饮、门票等服务融为一体,免去老年人多次购票、频繁换乘的困扰,提升旅客游玩体验。

千年茶道再飘香 中俄蒙携手激活跨境旅游新通道

一条贯穿三国的历史商路,正通过旅游合作焕发新生。第九届中俄蒙三国旅游部长会议11月7日在蒙古国达尔汗市举行,三方共同签署了《中俄蒙“万里茶道”旅游合作发展计划(2025-2026)》。这份发展计划旨在挖掘“万里茶道”的文化与经济价值,加强旅游合作,推动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会议期间还举办了中俄蒙旅行商洽谈会、“万里茶道”主题展览和“万里茶道”自驾游启动仪式等活动,

专家论屏南实践:文创赋能古村 解锁乡村振兴深层密码

在八闽大地的群山深处,福建宁德屏南县的古村落曾长期处于“锁在深闺无人问”的窘境。大量村民为谋求更好的生计背井离乡,涌入城市成为新市民,只留下一座座老屋孤寂地守望田野,如同缺乏梳妆的俊俏姑娘,藏于深巷之中。幸运的是,一批古村落的守护者始终坚守根脉,用心守护着这些珍贵的文化遗存,为屏南乡村的后续振兴积蓄了宝贵的后发优势。▲夏地村春景▲甘棠乡巴地村“火凤凰”演

今冬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将扩大到120万平方米,解锁冬日新玩法

将打造三个面积超百万的冰雪旅游旗舰景区,其中,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园区面积将由100万平方米扩大到120万平方米。2025-2026年哈尔滨冰雪季即将盛装启幕,亚布力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区开板在即,哈尔滨冰雪大世界20万立方米存冰

从“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第七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公布,32处旧址开启活化新生

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开启新模式,探索“工业遗产+”科普教育、旅游休闲、产业重塑等新业态。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公布第七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火箭总装厂、二七机车总组装厂房、京张制造厂、华北制药厂等32个工业遗产上榜。本次名单是根据《国家工业遗产管理办法》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组织组织开展第七批国家工业遗产认定申报和第三批复核工作的通知》要求,经项目单位自愿申报、省级工业和信

流动中国再添风景线!主题列车开辟文旅融合新征程

串联千里江山,搭载特色文化,一趟趟主题鲜明的旅游列车正成为中国广袤土地上移动的风景线。今年前三季度,全国铁路发送旅客35.4亿人次,同比增长6%,再创历史同期新高。在这组令人瞩目的数据背后,是铁路部门持续优化的运输能力和日益多元的出行选择。近期,各地铁路部门充分利用客运淡季释放的运力资源,与文旅、教育等部门协调联动,精心组织开行旅游列车、银发列车、研学专列、

新雪季启幕!万亿冰雪经济乘风而起,全产业链蓄势待发

随着北方多地迎来初雪,2025-2026新雪季正式拉开帷幕。据《中国冰雪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5)》预测,我国冰雪产业规模将于年内突破万亿元大关,达到10053亿元。在技术革新、政策红利与消费升级的三重驱动下,冰雪旅游、冰雪装备、冰雪文化等全产业链企业正迎来黄金发展期。冰雪旅游:从“一季热”到“四季火”在黑龙江漠河,北极村滑雪场已提前开板,造雪机昼夜运转,景区民

北京绘制工业旅游“未来图谱”,三年后年收入冲30亿

曾经机器轰鸣的钢厂、科技感十足的汽车工厂、承载时代记忆的工业遗址,正变身为吸引年轻人争相打卡的“赛博乐园”。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近日联合发布《北京市推动工业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2025—2027年)》,为首都工业旅游绘制出一张清晰的“未来图谱”。根据方案,到2027年,北京市力争实现年工业旅游人数2000万人次、年旅游收入30亿元的目标。

龙海2025国庆“文旅大片”上映:非遗山海“碰撞” 畅享“放心游”

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福建考察,为八闽大地的发展擘画蓝图;一年后的2025国庆中秋双节,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以“放心游龙海”为片名,倾情上映一部叫好又叫座的文旅大片。当非遗传承邂逅山海风光,当港城联动点燃全民参与热情,龙海文旅市场活力迸发,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龙海有“戏”:非遗全域联动 港星燃爆现场“潮起月港・星耀非遗”第三届龙海非遗嘉年华,无

陕西文化“出圈”记:从“历史宝库”到“流量密码”的破局之路

解码“十四五”期间陕西文化资源转化的创新实践,西安连续三年蝉联“全国十大热门旅游目的地”榜首,汉服体验、非遗工坊、数字演艺等新业态订单量同比增长145%。这一现象背后,是陕西在“十四五”期间以文化资源为基、以创新驱动为翼,构建“文化+科技+旅游+商业”生态体系的系统性变革

上海旅游节闭幕,“一节两季”拉动消费超3000亿元

93天的欢腾留下了惊人数字——3132亿元旅游消费,1.63亿人次游客。10月6日晚,黄浦江边的世博文化公园在月色与灯光中迎来第36届上海旅游节的闭幕时刻。这场历时93天的城市节庆首次采用 “一节两季”长周期模式,从7月5日持续至10月6日。上海旅游大数据显示,本届旅游节累计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