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闻联播网讯 陶海青】2018年6月9日,“忆屈原•爱国情”唐山屈原纪念馆第二届端午文化节在唐山市古冶区举行,来自北京、天津、河北、四川、重庆、江西、山东、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内蒙古等省、市、自治区的300多位屈原后裔代表以及唐山部分市民群众齐聚唐山屈原纪念馆,包粽子、赛龙舟,吟诵屈原的不朽名篇和群众原创的诗词美文,共迎端午佳节,纪念屈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本次活动由唐山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唐山屈原纪念馆、唐山市诗词学会主办,唐山屈原文化交流有限公司承办,中国屈原学会协办。

据介绍,唐山屈原纪念馆由屈原第七十一代后裔、唐山建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屈学民出资兴建,2016年5月9日正式对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唐山屈原纪念馆隶属于中国屈原学会,是中国长江以北第一座屈原纪念馆。其主体设计蕴含荆楚文化元素,既烘托出屈原鲜明的爱国主义精神,又彰显了古朴淡雅与现代气息兼备的建筑风格,屈原铜像屹立在正殿中央,馆内陈列了近百件楚国时期文物与复制品及相关书籍文献,20余幅展板则以图文、图表等形式记述了屈原生平、古冶屈氏源流和古冶地区辉煌历史等内容。唐山屈原纪念馆被河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授予“河北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育基地”称号。

“忆屈原•爱国情”唐山屈原纪念馆第二届端午文化节活动有三个特点:

第一.活动形式多样。6月9日,许多屈氏后人、中小学生以及各界群众就来到唐山屈原纪念馆参观,人们或驻足凭吊或静立长思,缅怀屈原这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唐山屈原纪念馆准备了糯米和艾叶,民俗专家教大家包粽子,讲端午民俗,一起体验端午,过传统文化节。在“忆屈原•爱国情”唐山屈原纪念馆第二届端午文化节特别节目录制现场,中国屈原学会会长方铭应邀为大家讲述端午节的来历,讲解吃粽子、赛龙舟、绣香囊等端午民俗。节目中专门安排的汉服表演《礼》,展示古代礼仪,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千家万户粽子香,龙舟竞渡舞端阳。

第二.原创性、广泛性、群众性。为了通过本次端午文化节展现各地群众的爱国情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从2018年5月4日开始,活动主办方发起了以“爱国 端午 屈原 ”为主题的原创诗文征集活动。本次端午文化节特别节目中15篇朗诵篇目中,就有12篇是从这次诗文征集活动中选拔出来的。这些由群众原创的诗文作品,用瑰丽真挚的语言,抒发了对屈原爱国情怀和高洁品行的敬仰。

第三.本次端午文化节没有邀请明星大腕儿,参与文化节特别节目录制的演员阵容达150人,大家用饱含深情的朗诵和表演,感悟屈原的爱国情怀,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
屈学民表示,我们致力于把端午文化节打造成纪念屈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知名品牌活动,不断升唐山屈原纪念馆在全国乃至全球华人世界的影响力,让人们只要一提到屈原纪念馆,就会想到“南有秭归屈原故里,北有唐山屈原纪念馆”,把唐山屈原纪念馆打造成全国乃至全球华人世界的文化旅游名片,打造成唐山和古冶区靓丽的城市名片,广泛地宣传和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