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闻联播 见习记者祁飞】导读:艾瑞咨询发布的《中国泛娱乐版权保护研究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网络文学盗版损失依然严重,整体损失高达74.4亿元。保护版权、打击盗版,一直是中国市场的难题。目前区块链这一场基于技术革命全球全产业的变革正在席卷各行业,这一技术对于保护网络文学版权能起到什么作用呢?

一、中国打击网络文学盗版的现状
网络文学简述
网络文学版权也就是作者的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 IP),也就是IP,是指作者对其创作的智力成果所拥有的财产权。知识产权智力成果包括文学艺术创作产生的书报电影,科学实践创作出的软件程序等,其中一些具有价值受追捧的优质版权增强了文化消费市场的活跃度,资本的对IP的“追逐”、“热捧”,令人喜忧参半。
日前,知名作家匪我思存再遭侵权发长文谈抄袭,文末直言“原创永远不死”。原创作者的生存之路从来不易,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这并不是个例。一个好的idea一经发布网络一抄再抄,马上换个包装就成为了别人的“作品”,而维权之路又往往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却最终草草了事,这是原创者的悲哀!
国内打击网络文学盗版的情况
据了解,艾瑞咨询发布的《中国泛娱乐版权保护研究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网络文学盗版损失依然严重,整体损失高达74.4亿元。在PC端,通过 PC 端网站侵权案件数量大幅增长,是侵权问题最严重的领域。

图1: 通过 PC 端网站侵权案件数量分布(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网络内容产业各领域案件分布变化较大,近半数为网络文字领域案件;

图2: 2017 年网络版权侵权案件类型分布(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据悉,盗版网站以搜索引擎、浏览器主页为推广途径,吸引用户阅读,大量用户直接通过搜索引擎直接进入盗版站点,从而获取网络流量。
艾瑞咨询通过对盗版损失占同期市场规模的比例比较,发现网络文学的盗版损失占到了市场规模的58.3%,远高于数字音乐的的5.9%和网络视频的14.3%。盗版网络文学用户和盗版网络视频用户的占比都要高于正版用户。
在国家版权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安部等部门联合开展的“剑网”行动中,一大批专业化的大型盗版平台被打掉,包括2016年打掉北京“顶点小说网”、重庆“269小说网”、江苏苏州“风雨文学网”等,2017年打掉广西南宁“皮皮小说”网。分析人士认为,盗版网络文学猖獗的原因,主要是网络文学基本上没有服务器带宽的压力,因此盗版成本低廉,盗版站点和APP众多,打击起来十分棘手。在司法判决层面,不同领域的判罚金额也有较大的差异。文字作品知识产权侵权案件的判罚往往仅有数万元到数十万元,赔偿金额低是行业的普遍共识,如何体现作品的实际价值和由侵权造成的损失,亟待提升判罚金额。

二、区块链技术如何克服网络文学版权盗版?
网络文学是一个内容+流量+影视化的行业模型,区块链是点对点分布式加密记账+通证(token)+合约的技术模型。
区块链技术可为网文作者版权确权—精确、快速地登记一个版权的归属
区块链有一个特点是无法篡改,通过技术将作品的数字版权记录在区块链上,从而证明你是第一位拥有这个版权的人,比如我们接下来即将要合作的制作公司“某大大”,甲乙双方在签订法律合同时通过区块链及时记录在案,随时可以查到,具备法律效应的;
区块链数据库可以为交易做分布式记账—有效打击侵权行为。
区块链本质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数据库,区块链可以为所有有知识产权的作品,大到一部电影,小到一首歌设置一个数字编码,而且利用分布式记录等技术可以让场内所有人了解这个作品的交易情况。每一次交易都会有交易记录,且交易记录都是分布式记录,即地球人都知道。这样就解决了信任成本的问题(因为在区块链上能看到这个人过去的人品)。
使用区块链技术,能够对文化产业的全产业链周期做到可溯源,为司法取证提供技术保障和结论依据,这种证据能够在司法诉讼中保护作者。

“零知识证明”助力版权验证
在知识版权的验证当中,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需要解决:如何在提供版权存在证明的同时,不泄漏版权本身内容。基于区块链的存在证明(Proof of Existence)就能做到这一点。
这如何能做到呢?其实这就是所谓的零知识证明。
“零知识证明”相比传统验证方式,具有一定的优势。首先,这种证明由于不需要了解作品本身的内容,因此足够安全;其次,计算量小且速度快,因为双方交换的信息较少。
小结:先进的区块链技术会给原创带来难以想象的便捷和权益,是打击网络文学盗版的克星!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我们会看到一些网络文学从业者,试图突破旧有网站签作者,作者写书,读者付费阅读的模式,摸索出新的一种网络文学玩法。区块链技术将给作者以版权确权,以开创性的内容生产方式为创作者保障权益,颠覆这个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