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新闻联播洪洞讯 记者:王同文 港新社记者:吴国汉)在山西洪洞县人们的心中,晚清红色革命遗址是他们心中永不褪色的温暖。

谈起辛亥革命、红军东征、八路军抗日三大史实,人们或多或少都能讲述一些当年红军、八路军在白石村的一些故事,敬佩之情由然而生。在中国共产党诞辰97周年前夕,我们记者一行俩人驱车来到距洪洞县城5公里外的辛村乡白石村一一中国革命老区洪洞红军八路军纪念馆(白石温家大院),走进红色展馆,追忆抗日历史岁月,见证了共和国一代开国元勋和红军、八路军为国家流血奋斗的光辉业绩和铁血豪情。

在展馆工作人员李启洁的带领讲解下,了解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事迹。1936年,红军东征,红一军团席卷晋南扩红筹款的总部驻扎在此。
讲解员还讲述了1937年冬至春,朱总司令率八路军总部在白石村谋划抗战大局百日,朱德、彭德怀、邓小平、左权、罗荣桓、朱瑞、聶荣臻、林彪、扬德志、韦国清、肖华等八路军高级将领在此留下了历史印迹。因此,洪洞县温家大院成为抗战的政治中心,山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凡路过这里的人们都驻足走进展厅看一看。 展馆展示了洪洞红军、八路军纪念馆(白石温家大院)是山西辛亥革命元勋、山西省副都督、军政部长温寿泉先生的故居。1936年春,红军东征山西,红一军军团部驻扎白石村。红军东征历吋75天,共歼灭国民党军7个团,俘敌4000余人,红军扩大800余人,红一军团席卷晋南,在山西扩大了共产党和红军的政治影响,推动了抗日运动的发展。

在展馆,记者看到来自洪洞玉峰实验小学二年级学生吴佩泽在参观时,看得认真,听得仔细,被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民族流血奋斗的事迹所感动,拿出相机,拍下了珍贵的历史图片。在八路军抗战二厅,观看珍贵的史料实物时,一位来自黑龙江革命老区的退休干部告诉记者:今天来到这里,目堵老一辈革命家为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抛头颅、洒热血,換来今天幸福的生活,我们要好好珍惜来之不易的今天。

1937年11月,平型关大捷后的八路军115师主力撤到临汾一带,343旅驻扎在白石村及周边村落,旅部设在了温家大院。同年12月,八路军总部随营学校在邓小平的率领下从晋北转移到洪洞,驻扎在白石村,学校校部设在了温家大院。这期间,朱总司令率八路军总部在洪洞马牧一带驻扎92天。朱德总司令、彭德怀等经常到白石为随营学校师生讲授时事、军事。在战爭特殊情况下,朱总司令在随营学校办公,并住在温家大院。著名的《游击队歌》就是当代著名音乐家、教育家贺绿汀在这一带八路军115师部队里体验生活创作出来,并在随营学校首唱。这首歌曲,还在留传,传唱至今。现代作家魏巍就是从这里走上革命道路的。朱总司令还与随营学校的师生和白石村的小学生一起打篮球,在总部转移前夕,还给白石村小学赠送了风琴、篮球架,这些美谈至今还在白石村中流传……。 所到之处,看到保存完好的历史物件和一座座晋南典型的清末民居风格建筑,深为这个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红色文化传承和保护所折服。缅怀历史,珍惜当下,继承和发扬先辈革命精神,让洪洞白石村的明天更加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