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

寻找南昌起义将士3:寻档找到仪陇人陈昌参加南昌起义的旁证

由于陈昌在自传中提到“贺龙手枪队”在历史一直没有相关的记载,同时关于他参加南昌起义的事迹缺乏旁证,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对他是否为参加南昌起义的人员一直“存疑”,所以没有列入名录。

近日,记者在寻找读者提供线索的另一名参加起义的四川人“蒋仁风”档案时,发现了几处关于陈昌的独立旁证。

《自传》自述:

南昌起义时负责保卫领导安全

在进行寻找参加南昌起义的川籍人员过程中,有读者提供线索表示,四川仪陇人陈昌曾参加了南昌起义,但名字没有列入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的名录中。

随后,封面新闻记者跟陈昌的儿子陈龙狮取得联系。

据陈龙狮介绍,新中国成立之后,为了让组织了解其历史,陈昌曾写了一份自传。

根据陈龙狮提供的资料显示:

陈昌(1907.1—1960.1)四川仪陇人,一九二五年冬考入北洋军阀吴佩孚部“军官团军士队”。一九二六年秋,革命军在广东“北伐”,“丁泗桥之役”中陈昌被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叶挺部所俘。同年十月,革命军攻克武昌,将所俘的青年军官编成补充团,陈昌任该团三营营部中尉副官。

一九二五年年十二月,陈昌被送到革命军十一军“军官教导队”学习。一九二七年年四月,在“军官教导队”毕业后,陈昌被分在十一军20师(应为第24师)72团一营一连任排长。

南昌起义前,陈昌到贺龙部工作,担任贺龙军长的上尉侍从副官,兼“贺龙手枪队”队长。在起义前后,陈昌带领“贺龙手枪队”保卫南昌起义的领导安全。

寻找南昌起义将士3:寻档找到仪陇人陈昌参加南昌起义的旁证

微信图片_20180801101347.jpg

陈昌留下的唯一的一张照片。

自传中,陈昌讲述了起义失败后的一些情景:

至一九二七年十月三日,在“落云乡之役”(疑为“云落”)失败后,贺龙、刘伯承、林祖涵、吴玉章、澎湃等同志经惠来县向香港撤退,命令我率领“贺龙手枪队”掩护,并给我伪汉口中国银行券五千元,以作为香港的旅费。并命令我将他们撤退到香港,转赴海陆丰指挥贺龙部一、二两师,接应红十一军叶挺部与周恩来同志所领导的“革命军事委员会”等,向周恩来同志汇报后,再赴香港复命。

一九二七年十月四日晨,在惠来县的一个无名山上,我带着“贺龙手枪队”警戒着敌人时,适逢周恩来、恽代英等同志也向我们这边撤退。我即将贺龙、刘伯承等同志的指示等情况立即面报周恩来同志,并得到他的答复:“命我将所率领的‘贺龙手枪队’,交给革命军事委员会的警卫营营长李明柯(李鸣珂)同志后,即日启程赴香港复命,按照原计划执行。”

参谋团副官康健同志因生病关系,周恩来同志也批准他与我同赴香港休养。于是,我们得到了当地农民群众们的掩护,搭乘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谭平山同志所雇的木船漂海到香港。抵岸时,英国帝国主义者命令印度巡捕禁止溃退到香港的数百名红军指战员登陆,又迫使我们出境,不准旅馆留宿我们,而将我们撵上轮船,送往上海。因此,我未完成所担负的联络任务。到上海后,我给康健同志购买了3万元的药品。

我回到武汉即与参加过南昌“八一起义”的贺龙部教导团学生,武昌中山大学学生、中共党员尹人杰同志取得了联系。

经他介绍,于一九二七年十二月三日,在武昌三道街中山大学文学院我党支部,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旁证一:

“重庆局贾佐证明”

由于陈昌在自传中提到“贺龙手枪队”,这在历史一直没有相关的记载,同时关于他参加南昌起义缺乏旁证,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对他是否为参加南昌起义的人员一直“存疑”。

关于陈昌的经历,封面新闻记者在寻找关于“蒋仁风”的档案时,发现了几处关于陈昌的独立记载。

2017年8月初,在报道新发现的参加南昌起义人员蒋仁风时,中共蓬溪县委党史研究室提供了关于蒋仁风的原始档案。

寻找南昌起义将士3:寻档找到仪陇人陈昌参加南昌起义的旁证

微信图片_20180801101403.jpg

中共蓬溪县委党史研究室保存的蒋仁风的原始档案。

一份1982年摘自南充师范学院的“蒋仁风”档案中,其中的一条记载文字为:(一九)二六年一月至(一九)二七年秋在国民革命军二十四师七十二团一营一连当兵,当选团党部执行委员。

关于这一段经历,档案里写到“重庆局贾佐证明”。

据党史专家介绍,当时在提交个人履历档案资料时,都要提供“证明人”。而贾佐是陈昌的20多个化名之一。

寻找南昌起义将士3:寻档找到仪陇人陈昌参加南昌起义的旁证

微信图片_20180801101408.jpg

蒋仁风档案中提到的“重庆局贾佐证明”。

陈昌在自传中,也两次提到证明人为“蒋仁风”:“一九二七年四月,在革命军十一军20师(叶挺部)72团一营一连任排长。当时,蒋仁凤同志系同连队,系我排第九班副班长。”

并注明“这段历史请组织上找蒋仁凤同志证明,他现在重庆西南政法学院任教授,于一九五四年八月调北京马列主义学院学习。”

文中“蒋仁凤”为“蒋仁风”之误,“十一军20师”应为“十一军24师”,72团在24师。蒋仁风是1962年从西南政法学院调任南充师范学院的,这与陈昌撰写自传的时间吻合。

当时,陈昌在重庆市公安局工作。

另一处是陈昌在自传中记录到贺龙部工作,担任“贺龙手枪队”队长,此后参加南昌起义这一段经历,也注明“请组织上找贺龙、蒋仁凤等同志证明”。

据陈昌的自传显示,上述两个时期使用的名字都是蒋仁风提到的“贾佐”。

旁证二:

百岁老革命的两段记忆

关于陈昌参加南昌起义的另一个旁证来自百岁老革命林向北。

林向北是“双枪老太婆”陈联诗的女婿,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当时在川东从事地下革命工作。曾和陈昌和蒋仁风都有过交集。

林老向封面记者提供了两段关于陈昌参加南昌起义的说法。

林老回忆说,他的岳母陈诗联、他的父亲以及他自己从1936年起就与陈昌相识,一同战斗。

1937年,陈昌与陈联诗、林向北等发起、组织“万县文化界抗日救亡协会”,此后爆发“万县七君子事件”而遭遇被捕。

林向北说,“万县七君子案”的第一人就是陈昌,当时化名叫贾希夷。

因为是老相识,陈昌经常向林向北讲起他参加南昌起义的经历。

寻找南昌起义将士3:寻档找到仪陇人陈昌参加南昌起义的旁证

微信图片_20180801101412.jpg

100岁的革命老人林向北(陈昌健在的唯一老战友)接受封面新闻记者采访,回忆有关陈昌参加南昌起义的事迹。

1938年,脱险后的陈昌在中央特科领导下离开四川前往外地进行革命工作。

1943年,陈昌回到重庆,1947年陈昌再次与失去组织关系,只能独自在川东潜伏。

1945年,林向北开始从事华蓥山大起义的准备及策反工作,1948年起义失败后,大批同志被抓捕关押在“渣滓洞”,当时蒋仁风和林向北等人策划展开营救工作。

林向北回忆,1949年8月份,华蓥山游击队队员徐荣恒告诉他,在重庆磁器口见到他在岳池新三中学读书时的老师贾佐。贾佐当时是“重庆交通警备第一旅”的中队长,正在招募新兵,要他去当兵。

“徐荣恒来请示我,看能不能去。”林向北说,“交通一旅实质上是一个特殊的武装特务组织,任务是看守渣滓洞白公馆,当时正好在筹划打入敌人内部,就同意了徐荣恒的请示。”

林向北说,虽然对陈昌的过去有所了解,但是毕竟当时多年没有见面了,再加上敌情复杂。

他将贾佐的情况向蒋仁风汇报。

“一听到是贾佐,蒋仁风当时就说,他知道贾佐,南昌起义的时候他们俩在同一个部队,而且贾佐还是他的领导。”林向北说。

新中国成立后,林向北参加中国自己设计建造的首个水电样板工程狮子滩水电站的建设工作。

1954年,陈昌被安排在狮子滩水电站的招待所任副所长,在此期间完成了近6万字的《自传》写作工作。

关于贺龙手枪队:

中国人民解放军档案馆进行了调查

在陈昌的自传中“贺龙手枪队”是一个独特的组织,此前在相关文献中都没有出现过。

2009年,陈龙狮给中国人民解放军档案馆寄去一封信,请求调查和核实有无“贺龙手枪队”。

陈龙狮说,2009年8月底的一天深夜,当时中国人民解放军档案馆的政委在看到信件后,立即派人到他家中了解情况,并将陈昌的《自传》带回复制、保存。

此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档案馆对“贺龙手枪队”进行了调查。

2009年11月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档案馆发出了编号为(2009)333号的答复函件:

关于查找您父亲陈昌同志在南昌起义时是否担任“贺龙手枪队”队长问题的函收悉。由于缺乏史料,仅依据现有个别史料论证如下:

1、“贺龙手枪队”在起以前是存在的,由于第二十军是全军参加起义,可以认定“贺龙手枪队”参加了南昌起义。

2、在南昌起义前,陈昌是否是“贺龙手枪队”队长问题,现还没找到有关史料依据,也没有任何回忆史料提及,难以做肯定回答。起义胜利后,在周恩来主持下,李鸣珂调中共中央前敌委员会任警卫营长(即手枪队队长)。但警卫营是不是对“贺龙手枪队”的改造版,李鸣珂是否有前任,现也没有史料佐证。

寻找南昌起义将士3:寻档找到仪陇人陈昌参加南昌起义的旁证

中国人民解放军档案馆发出的答复函件。

根据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的资料显示:

李鸣珂(1899--1930),四川南部人。1925年人黄埔军校第四期步兵科学习。1926年秋毕业,分配到叶挺率领的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师,任教导大队第一中队队长。南昌起义时任为第七十二团第二营营长。起义胜利后,部队进行整编,调任中共前敌委员会警卫营长,担负领导同志的保卫工作。1928年夏,中共中央为加强四川省的领导力量,派他到四川任省委委员兼省委军委书记。1930年4月18日.同叛徒相遇,不幸被捕。后牺牲于重庆朝天门。

八一起义纪念馆陈列部主任:

对参加起义人员的考证是一个艰难的工作

对于参加南昌起义人员名录的考证,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陈列部主任肖燕燕说,一方面依据原馆藏的南昌起义参加者采访记录、回忆录进行考证,同时跟全国各地的史志办、革命烈士纪念堂等相关部门的党史人物研究专业人员保持联系。

“之前,几乎每年都会各地这些相关机构发函,”肖燕燕说,有些人只留下了一个名字,知道参加南昌起义,但其余事迹却湮没在历史中。

“这种情况,很多是他们的名字出现在其他当事人的回忆材料中,通过几份材料印证,可以确证这个名字参加了起义,但其他事迹就不可考了。”肖燕燕说。

随着10前纪念馆参加起义人员名录墙的展出,有一些起义参加者的后人也开始主动找到纪念馆,并提供相关资料。

肖燕燕说,对于这些民间提供的线索和资料,同样需要进行求证和甄别。

“最常见的就是一人多名的问题,比如黄霖,当年的名字叫罗直方;彭猗兰,当年的名字是安琳;叶涛,又叫戴志青;李何林,当年的名字是李昨非等等。”肖燕燕说,“还有一些后人找到我们说,他们家的某个父辈参加了起义,又拿不出切实的证据,我们也无法通过其他证据旁证,这就存疑。”

“健全和完善起义参加者名录,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肖燕燕说,“寻访工作我们会一直做,南昌起义两万多人,我们才找到一千多人,这个比例太少了。”


【责任编辑:王海珠】

大河城市发展《南京共识》发布,全球滨水城市携手共创可持续未来

南京明城墙上的斑驳砖石与秦淮河的悠悠流水,见证了一场跨越国界的城市对话,来自五大洲的市长们在此共谋滨水城市的未来。11月19日至21日,以“扬子潮涌 文明共启”为主题的“2025世界市长对话·南京”活动在南京举行。来自文莱、埃及、德国、意大利、塞尔维亚、纳米比亚、马来西亚、墨西哥、尼泊尔等国家的友好城市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城市市长及代表参会。与会

武铁护航澳门濠江学子荆楚研学

五星红旗与“欢送澳门濠江中学师生”红色横幅相映成趣,澳门濠江中学403名师生与铁路工作人员挥手告别,登上G337车次高铁离开,圆满地完成了为期4天的荆楚文化研学之旅。据了解,澳门濠江中学作为率先在澳门升起五星红旗的学校,始终以“家国同心”为育人根基。此次,该校组织师生从濠江之畔奔赴湖北,开启以“三国赤壁・英雄

福建:打造理想旅居目的地 探索“慢生活”新业态

旅居是一种结合长期居住与深度体验的现代生活方式,强调在异地环境中融入当地文化、自然和生活节奏。核心在于通过较长时间的停留(通常数周至数月),打破传统旅游的短暂性,实现身心放松与文化探索的双重目标。

绥芬河启动冬季冰雪旅游“百日行动” 五大板块打造中俄风情口岸冰雪体验

昨天,黑龙江省绥芬河市政府在市老干部局会议室召开2025-2026年冬季冰雪旅游“百日行动”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以“向北开放·冰雪逐梦”为主题,划分“绥”埠风情、“绥”宴启幕、“绥”梦冰雪、“绥”心相待、“绥”时守护五个板块,亦在为中外游客呈现一场别样的绥芬河冬日之旅。

新雪季点燃万亿市场 东北冰雪经济提质扩容加速跑

从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的科技焕新,到三省一区的协同布局,一场以“冰雪+”为核心的产业变革正在白山黑水间悄然上演。据最新数据显示,2024-2025冰雪季东北地区预计接待游客总量将突破2亿人次,冰雪经济正成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政策赋能:三省一区协同布局黑龙江省率先发布《冬季冰雪旅游“百日

武铁开行特色文旅专列 联动优惠激活消费活力

今天早上7点30分,由汉口站开出的Y859次银发旅游专列载着700余名旅客,奔向具有“仙山秀水”之称的湖北十堰地区,开启了一场专为银发一族精心打造的“探秘十堰”4日深度游之旅。据了解,这次旅程采用“一张车票管全程”模式,将交通、住宿、餐饮、门票等服务融为一体,免去老年人多次购票、频繁换乘的困扰,提升旅客游玩体验。

千年茶道再飘香 中俄蒙携手激活跨境旅游新通道

一条贯穿三国的历史商路,正通过旅游合作焕发新生。第九届中俄蒙三国旅游部长会议11月7日在蒙古国达尔汗市举行,三方共同签署了《中俄蒙“万里茶道”旅游合作发展计划(2025-2026)》。这份发展计划旨在挖掘“万里茶道”的文化与经济价值,加强旅游合作,推动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会议期间还举办了中俄蒙旅行商洽谈会、“万里茶道”主题展览和“万里茶道”自驾游启动仪式等活动,

专家论屏南实践:文创赋能古村 解锁乡村振兴深层密码

在八闽大地的群山深处,福建宁德屏南县的古村落曾长期处于“锁在深闺无人问”的窘境。大量村民为谋求更好的生计背井离乡,涌入城市成为新市民,只留下一座座老屋孤寂地守望田野,如同缺乏梳妆的俊俏姑娘,藏于深巷之中。幸运的是,一批古村落的守护者始终坚守根脉,用心守护着这些珍贵的文化遗存,为屏南乡村的后续振兴积蓄了宝贵的后发优势。▲夏地村春景▲甘棠乡巴地村“火凤凰”演

今冬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将扩大到120万平方米,解锁冬日新玩法

将打造三个面积超百万的冰雪旅游旗舰景区,其中,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园区面积将由100万平方米扩大到120万平方米。2025-2026年哈尔滨冰雪季即将盛装启幕,亚布力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区开板在即,哈尔滨冰雪大世界20万立方米存冰

从“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第七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公布,32处旧址开启活化新生

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开启新模式,探索“工业遗产+”科普教育、旅游休闲、产业重塑等新业态。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公布第七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火箭总装厂、二七机车总组装厂房、京张制造厂、华北制药厂等32个工业遗产上榜。本次名单是根据《国家工业遗产管理办法》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组织组织开展第七批国家工业遗产认定申报和第三批复核工作的通知》要求,经项目单位自愿申报、省级工业和信

流动中国再添风景线!主题列车开辟文旅融合新征程

串联千里江山,搭载特色文化,一趟趟主题鲜明的旅游列车正成为中国广袤土地上移动的风景线。今年前三季度,全国铁路发送旅客35.4亿人次,同比增长6%,再创历史同期新高。在这组令人瞩目的数据背后,是铁路部门持续优化的运输能力和日益多元的出行选择。近期,各地铁路部门充分利用客运淡季释放的运力资源,与文旅、教育等部门协调联动,精心组织开行旅游列车、银发列车、研学专列、

新雪季启幕!万亿冰雪经济乘风而起,全产业链蓄势待发

随着北方多地迎来初雪,2025-2026新雪季正式拉开帷幕。据《中国冰雪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5)》预测,我国冰雪产业规模将于年内突破万亿元大关,达到10053亿元。在技术革新、政策红利与消费升级的三重驱动下,冰雪旅游、冰雪装备、冰雪文化等全产业链企业正迎来黄金发展期。冰雪旅游:从“一季热”到“四季火”在黑龙江漠河,北极村滑雪场已提前开板,造雪机昼夜运转,景区民

北京绘制工业旅游“未来图谱”,三年后年收入冲30亿

曾经机器轰鸣的钢厂、科技感十足的汽车工厂、承载时代记忆的工业遗址,正变身为吸引年轻人争相打卡的“赛博乐园”。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近日联合发布《北京市推动工业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2025—2027年)》,为首都工业旅游绘制出一张清晰的“未来图谱”。根据方案,到2027年,北京市力争实现年工业旅游人数2000万人次、年旅游收入30亿元的目标。

龙海2025国庆“文旅大片”上映:非遗山海“碰撞” 畅享“放心游”

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福建考察,为八闽大地的发展擘画蓝图;一年后的2025国庆中秋双节,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以“放心游龙海”为片名,倾情上映一部叫好又叫座的文旅大片。当非遗传承邂逅山海风光,当港城联动点燃全民参与热情,龙海文旅市场活力迸发,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龙海有“戏”:非遗全域联动 港星燃爆现场“潮起月港・星耀非遗”第三届龙海非遗嘉年华,无

陕西文化“出圈”记:从“历史宝库”到“流量密码”的破局之路

解码“十四五”期间陕西文化资源转化的创新实践,西安连续三年蝉联“全国十大热门旅游目的地”榜首,汉服体验、非遗工坊、数字演艺等新业态订单量同比增长145%。这一现象背后,是陕西在“十四五”期间以文化资源为基、以创新驱动为翼,构建“文化+科技+旅游+商业”生态体系的系统性变革

上海旅游节闭幕,“一节两季”拉动消费超3000亿元

93天的欢腾留下了惊人数字——3132亿元旅游消费,1.63亿人次游客。10月6日晚,黄浦江边的世博文化公园在月色与灯光中迎来第36届上海旅游节的闭幕时刻。这场历时93天的城市节庆首次采用 “一节两季”长周期模式,从7月5日持续至10月6日。上海旅游大数据显示,本届旅游节累计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