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闻联播哈尔滨讯 记者朱淑英文/摄影】跑在路上报道马拉松,我时常思考一个问题:除了速度与距离,马拉松还应承载些什么?

2018哈尔滨国际马拉松激情开跑现场
让城市更美好
2016年,我第一次参加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马拉松的报道和直播。就被马拉松这项运动深深吸引了。在五大连池环火山的赛道上,亲历见证了跑者的激情、友善、坚持、特别是我和赛道外围啦啦队跳广场舞阿姨们的脸上堆满笑容的那一瞬间起,就感受到了全民参与马拉松,方能彰显城市的活力。

和来自哈尔滨市广场舞健身协会的手鼓队队员合个影吧
还有我和几个志愿者帮助一位大姐完成了“人生梦想第一个马拉松”夙愿,都深深刻在我的记忆中。
“梦想1公里”是在常规马拉松赛事上为残疾朋友设计的距离为1公里的马拉松体验跑,虽然只有1公里,但鸣枪、撞线、颁奖等环节一个也不少,旨在帮助残疾朋友融入社会、建立自信。直到现在,我还能记起冲过终点时我推着的那位大姐开心的笑容。
此后,这样的公益组织和活动又先后在黑龙江省大庆市马拉松报道和直播中展现,马拉松+公益,让42.195公里的赛道不仅展示了当地的美丽风光、民风民俗,也承载了对全民健身和弱势群体的关爱、对节能环保的倡导,传递满满的正能量。
一场赛事领跑一座城市,城市与马拉松赛事共同成长。以哈尔滨国际马拉松为例,当地政府以举办马拉松为抓手,近几年城市综合管理和建设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哈马观众的热情之高,在跑圈是有口皆碑的,而这一切源于哈马带给这个城市的变化。
让人生更精彩
为什么马拉松格外引人关注?有学者将之归结为,马拉松可以磨炼意志、锻造人格、提升心智。
今年,我第三次参与马拉松报道,也是我人生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全马,在8月16日哈尔滨广场舞健身协会成立当日,就接到了哈尔滨市体育局和哈马体育的指示:在起点,半程和终点,派出120人的手鼓、腰鼓和军乐团助力2018中国哈尔滨国际马拉松。正如有人说,跑步让我们遇到了更好的自己。健康、阳光、坚持——这是属于跑者的精气神。而当广场舞遇上马拉松,让整个城市都“活”起来了、动起来了。

哈尔滨市广场舞健身协会军乐团在马拉松终点为参赛者助威
现在中国马拉松进入了高速发展期,赛事数量不断创新高。从2016年起,黑马系列赛事在哈尔滨、伊春、大庆、富锦、同江、抚远等地陆续开花,马拉松赛办到了三四线城市。甚至田间地头。今年的9月16日“丰收马拉松”即将在哈尔滨市依兰县举办,带你领略千年古城的古风古韵。

9月16日“丰收马拉松”即将在哈尔滨市依兰县开跑
在这些城市办赛,存在交通不便、投入不足、招商困难等问题,而运动健身理念的倡导、跑步人口的培育、跑步业态的打造,也不是一蹴而就。但要看到一场马拉松为当地留下的积极成果,比如对跑步的科学认知、对马拉松精神的理解、跑道等硬件的投入和改善。马拉松,让更多百姓享受到体育强国建设的获得感。
让交流更顺畅
来自美国的博圣今年40多岁,2016年第一次接到去黑龙江省五大连池风景区跑马通知,平时很喜欢运动的他,在两个月前就开始每天在跑步。本来作为一位嘉宾跑步,但是让他情不自禁的跑完了半程马拉松。在多家媒体采访他,他兴奋地告诉大家,“我在美国生活了30多年,真的还没有看到中国还有这么好的风景,在我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我就想,下一个风景更好看,千万别错过,并且把这种精神带给孩子,让他做个阳光男孩”。

来自美国阳光大男孩米勒博圣接受媒体采访
村上春树谈到他跑的那次100公里的超级马拉松的时候说,从55公里到75公里的那段区间内,他的身体感到极其痛苦,这期间他调整自己“不再看远方,只把目标放在前面3米远处,天空和风、草地、观众、喝彩声、现实、过去—所有这些都排除在外。”渐渐地,浑身的痛楚突然消失,整个人仿佛进入自动运行状态,开始不断超越他人,终于抵达终点。”
跑一次马,识一座城。在媒体进入移动化、视频化、社交化的今天,马拉松已成为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的载体。在这条路上,不管你是初跑者,还是六星跑者,不管配速是430,还是630,只要坚持跑下去,跑出的是健康,跟上的是时代的前进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