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佛法——虔诚佛教信徒永恒的使命
——专访深圳市三强精品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余永强
【中国经济新闻联播深圳讯 记者申成勇报道】佛教在中国有两千多年历史,渗透到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呈现出多元化态势。信仰佛教的人越来越多,结构层次越来越高,在这个忙碌的信息时代,我们应该借助新的传播工具弘扬佛法、普度众生。让普通民众感受到佛法普度众生的愿望和慈悲。

余永强董事长接受中国经济新闻联播采访
深圳市三强精品实业有限公司自2016年4月份成立伊始,就以“弘扬佛法”为发展宗旨,同时投入巨资,采用现代化工艺与传统工艺相结合,经过30余道工序,匠心打造一整套十二生肖属相者之“本命佛”法像,供人们奉请供养,同时让人们早日与佛结缘。日前,本网记者有幸走近深圳市三强,走近虔诚佛教信徒余永强。
余永强告诉本网记者,其对佛教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只要我们用现代的语言诠释佛法,同现代社会的发展进步相融合,结合时代特征,不断吸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精华,不断丰富宗教领域的文化结构,佛教这一古老的宗教就一定能够焕发出时代的活力。

表面鎏金的佛像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国佛教,一直在做着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努力。进入21世纪,当全球化成为世界发展的主流大势,中国佛教的现代化命题已然置身于东西方文化大交融的世界格局之中。这是一个不同文化、不同价值观彼此频繁互动、深入互渗的时代,也是新的现代文明理念及文明模式重新建构的历史契机。中国佛教的现代转型拥有了前所未有的自我定位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开放性。
余永强告诉本网记者,经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国佛教将自身建设所积蓄的强大正能量,转化为服务社会、传承文化、推动世界和平的强烈责任感和积极行动力,为社会进步、文化繁荣、国家安定团结与人类和平幸福做出了新的贡献。

而对于佛教正法的弘扬,恰恰是佛教面对现实的永恒使命。而使命分明是一种精神,同时也是一种动力。只有如此,佛教才能正本清源,佛教才会有不朽的生命力。追寻古德先贤的足迹,我们会找到一个使命的支点;回到现实中的我们,自然会承担起应尽的义务和职责;未来的佛教,将会因为我们的努力,而生机勃勃。
唯其如此,我们的使命才会更重要、更神圣,我们才更要努力。因为我们相信,佛法可以塑造一个崭新的自我,从此将告别消极和萎靡。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这也正是在利他中完成自利的菩萨种姓。

深圳市三强精品实业有限公司匠心打造的表面鎏金佛像
余永强接受中国经济新闻联播采访时表示,信“佛”,能使人们的心胸得到开阔,心情愉悦,能让人心静、平和、避祸消灾。从另外一个角度讲,信“佛”也是一个宗教信仰。一个人有了信仰,心灵就有了归宿,很多事情就不会迷惑了,被国际上公认的宗教信仰都是导人向善的。人们有了信仰,这样就能增进社会的和谐,这也是国家尊崇佛教的原因。
拜“佛”,是让人们能多亲近佛,而去懂“佛”,学“佛”则得到“佛”的护佑与加持力来帮助我们的色身转化,使我们的色身转化成为报身。学“佛”是人生的最高享受,同时也是最好的心理医生。学“佛”会教会你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让人过得轻松愉快。
余永强同时告诉本网记者,“佛祖家当,本地风光。”对弘法使命的直下承当,是我们佛教信徒的希望所在。佛法因果律告诉我们,“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那么,所有现在的努力都将不会付诸东流,佛教的明天会因为我们的耕耘而更有希望,而我们个人会因对弘法使命的尽责而在未来结出丰硕无比的果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