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闻联播讯 记者朱淑英]10月24日,绥化市党政办公中心大礼堂内,座无虚席,海伦市北派二人转传承保护中心精心创作的大型现代龙江剧《这片黑土地》在这里上演,为广大市民带来了一场土香土色、原滋原味的时代史诗和农村大歌。

这部大戏是海伦市北派二人转传承保护中心继《海伦往事》之后又一经典力作,是为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和新中国成立70周年创作的献礼片。
大型现代龙江剧《这片黑土地》,特邀国家一级编剧费守疆创作,围绕着寒地黑土的保护与开发,讲述了一个动人心魄的故事。故事发生在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的中国东北松嫩平原上海伦一个小村落。1932年日本侵略者蚕食中国东北,著名抗日爱国将领马占山率黑龙江省军政人员将黑龙江省政府撤至海伦并在此与日寇展开了殊死搏斗。海伦入伍的子弟兵们战前约定:如果牺牲,都深埋在家乡黑土地,不留坟头,不竖墓碑,不践踏土地。

剧组特邀原中国剧协副主席、著名龙江剧表演艺术家白淑贤担任艺术总监,并邀请国家一级导演张丙山、省艺术研究院国家一级作曲王建仁、省评剧艺术中心国家一级舞美设计师郑海鹏、董磊等加盟,组成了创作实力雄厚的主创班底。为了增加艺术感染力,还特邀我国著名月琴大师冯少先(海伦籍)担任剧中弹弦老人,演唱主题歌。同时, 龙江剧海伦分院演职员队伍阵容整齐,拥有赵晓波(国家一级演员)、邓晓坤(国家一级演员)、孙野波(国家一级演奏员)、石文良(国家一级演奏员)等老中青艺术家。

《这片黑土地》以“守望黑土地”为主轴,进行艺术性和浪漫化的时空穿梭,通过生长在这片黑土地上的人们,讲述这片黑土地上的故事,彰显这片黑土地的宝贵,体现人们对这片黑土地的热爱和坚守。本剧采用了象征手法,将老榆树扎根黑土地寓意为人们的精神寄托,运用老人与三弦唱和的《黑土歌》,进一步将土地似爹娘与生命的意向贯穿始终,画外音和抗战情景的闪回,衬托出全剧的历史纵深感和人对土地的敬畏与感恩。从而诠释出守住国家农耕土地红线、守护寒地黑土的时代主旋律。音乐创作充分体现东北地域音乐的特色,豪放粗犷、自由奔放,全剧以龙江剧的两大声腔“咳腔”、“柳腔”为基本框架,剧中主要人物都有自己的个性乐句儿。舞美设计既有黑土地千里沃野的辽阔深远,又强调北国之风的空间感与质感。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片黑土地》彰显了寒地黑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践行“都城地”发展思路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群体宣言和艺术表达。同时,也为家乡戏的创作和发展在新时代找到了大舞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