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没有奥运会,没有世界杯,对于世界来说是安静的一年,但对中国体育来说,却是丰收年。各项目百花齐放,女排男篮成绩喜人进军奥运会,广州恒大再次赢得亚冠杯,游泳世锦赛上中国选手大放异彩,孙炳更是在田径短跑上跑出了10秒内的好成绩,这一切都让人们对于中国体育有了更多的期待。
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党组书记刘鹏,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篮球运动员姚明,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鲍明晓11日做客两会报道专门推出的大型全媒体栏目“两会e客厅”,与本期主持人郑轶共同探讨“深化改革,引领体育发展新格局”话题。针对如何激活、扶持、规范体育产业的发展格局,刘鹏介绍了国家体育总局的思路和举措。
刘鹏说,国务院46号文件出台以来,国家体育总局与相关部门合作,推动各地制定实施细则,到去年年底,全国31个省(区、市)都制定了实施细则。下一步,国家体育总局将重点推进以下工作:
第一,继续推动市、县把适合当地特点的实施细则制定出来。
第二,大力扶持体育消费观念的发展,让更多人把体育消费当成一种习惯,这样才能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需求。
第三,通过对体育产业基地的扶持和帮助,尽快打造出一些有较高品牌效应的“中国造”体育产品。
第四,进一步制定国务院若干意见的配套措施。
第五,推动体育产业拓宽视野、创新方式。体育产业包括体育用品制造业、健身休闲服务业、竞赛表演业以及其他的诸如会展咨询等等,是一个多元的结构。作为中国来说,虽然体育用品制造业量已经很大,但还要提质增效,也需要通过供给侧改革来提升。
刘鹏说,去年我国体育产业占GDP的比重是0.64%,已经比前几年有大幅增长,而体育产业发达的国家一般占比可达到1%到2%,所以,我国的体育产业在竞赛表演业、健身休闲服务业上还大有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