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闻联播讯 记者朱淑英、王海珠】本月末,曾经引进《兄弟姐妹》《英雄广场》《2666》《理查三世》等在国内戏剧演出史上产生重要影响作品的驱动文化传媒公司,重磅推出“2019首届驱动戏剧邀请展”,包括《静静的顿河》《酗酒者莫非》《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茶馆》等中外佳作将在哈尔滨大剧院持续上演。未来,还将把上述作品带至国内其他城市, “打造驱动戏剧邀请展”成为一年内无固定地域的戏剧盛宴。
八小时史诗巨作《静静的顿河》投下“重磅弹”
俄罗斯马斯特卡雅剧院携三部作品首度来华

《静静的顿河》
近年来,随着圣彼得堡小剧院、瓦赫坦戈夫剧院等俄罗斯一流戏剧演出团体来华,使得中国观众有机会看到当代俄罗斯顶尖的戏剧制作。今年,驱动传媒邀请圣彼得堡马斯特卡雅剧院及其艺术总监格里高利·科兹洛夫首次来华,史无前例地带来《静静的顿河》《图尔宾一家的命运》《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三部重量的俄国戏剧作品。
圣彼得堡马斯特卡雅剧院创建于2010年,由圣彼得堡国立戏剧艺术学院教授格里高利·科兹洛夫指导的表演和导演班组建,科兹洛夫自1995年以来一直在该学院任教。科兹洛夫是当今俄罗斯最出色的戏剧导演之一,1994年执导的戏剧《罪与罚》使他名声大噪。今年邀请展中的《静静的顿河》《图尔宾一家的命运》两部巨作均由他导演。此外,科兹洛夫在马斯特卡雅剧院还执导过《卡拉马佐夫兄弟》《一个乡村医生的日记》《伪君子》《大师与玛格丽特》等作品。
科兹洛夫所指导的毕业生以他们的专业精神、杰出的舞美设计教育以及对圣彼得堡戏剧学院的美学和伦理原则的坚持而闻名(这些美学沿承于托夫斯托诺戈夫、卡斯特曼、科洛戈多夫斯基)。马斯特卡雅剧院所有的演员都是科兹洛夫教授班上的毕业生。这些年轻的演员们不仅是同班同学,而且属于同一所戏剧学校。他们已经以强有力的表演而闻名,每一次表演都成为一场戏剧事件,堪称教科书般的演绎。
《静静的顿河》首演于2013年5月18日,演出总时长共8小时,斩获俄罗斯国家表演艺术最高奖项“金面具”特别奖。在科兹洛夫和演员们杰出的诠释下,展现出那些简单而非凡的人们的生活,以及在革命、世界、内战和社会动荡的背景下展开的伟大而悲剧性的爱情故事。格里高利·麦列霍夫的个人悲剧与不和谐的世界秩序有关,在这种不和谐的世界秩序中,新的方式与他的道德观格格不入。麦列霍夫的征途是一个得到和失去的征途,是一个错误与失败的征途,是整个俄罗斯人民在上个世纪初所经历的征途。

《图尔宾一家的命运》
科兹洛夫导演的另一部《图尔宾一家的命运》,根据俄国作家布尔加科夫的小说《白卫军》改编而成,1926年首演于莫斯科艺术剧院,导演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故事发生在俄国内战期间。彼得留拉率领的乌克兰民族主义分子即将攻打基辅,乌克兰名义上的领导人、德军傀儡盖特曼却可耻地选择了逃跑。宣誓效忠盖特曼的白卫军军官被蒙在了鼓里,很有可能将会白白送死。与此同时,在上校图尔宾的家里,内战的恐怖并没有改变这里的温馨……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12月将上演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是苏联著名作家瓦西里耶夫的代表作。小说通过一个凄美的故事,向人们展示战争对人,尤其是对妇女的摧残,对美好生活和人类文明造成的灾难,表达了强烈的反侵略的主题思想和深刻的人性关怀。该小说曾被改编成多种形式而上演,在这马斯特卡雅剧院此版话剧中,舞台对准了一个荒谬而残酷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男人杀戮女人,美丽、女性而母性被摧残……
驱动传媒出品制作
《铸剑》《酗酒者莫非》再度从冰城起航

《铸剑》
作为本届邀请展的一部原创大戏,由北京驱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和上海戏剧学院联合出品的《铸剑》,将于3月28-31日在哈尔滨大剧院连续上演四场。
曾以《殉道者》和《4.48精神崩溃》引发剧场热潮的波兰新生代导演格热戈日·亚日那,正在以肢体视觉和全息投影,铸造战国时期的复仇利剑——改编自鲁迅小说《故事新编》之《铸剑》篇。《铸剑》讲述的是一个关乎命运轮回的故事:在眉间尺16岁生日那天,他得知了他那未曾谋面的父亲——干将的秘密。楚王曾命令他的父亲干将铸造一把举世无双的宝剑。而当干将把剑奉上王宫之时,楚王却割下了他的头颅为绝后患——他不会为敌人铸造兵器了。但楚王不曾料到,干将已经铸造了一把相同的宝剑藏于家中。许多年后,眉间尺将剑挖出,执剑趋城欲为父报仇。在路上,眉间尺遇见了一个全身黑色的人——晏之敖,晏之敖告诉他,自己可以替其报仇。而他只需要两样东西:这把具有魔力的剑,与眉间尺的头颅。
本剧导演亚日那以世界语汇讲述中国故事,突出强调演员的肢体呈现,利用高精尖多媒体舞台技术,包括全息投影、视频影像等运用先进的剧场技术,展开了一次中国与世界的未来之旅。

《酗酒者莫非》
作为震撼2017中国戏剧舞台上的原创大戏,由波兰戏剧大师克里斯蒂安·陆帕执导的《酗酒者莫非》将于4月19-20日上演。该剧曾于2017、2018年两度在哈尔滨大剧院上演,引起极大关注。
欧洲戏剧奖得主克里斯蒂安·陆帕是波兰当代久负盛名的戏剧导演之一,他曾于2014-2016年分别带来《假面·玛丽莲》《伐木》《英雄广场》三部戏剧作品,给中国戏剧界带来震撼。《酗酒者莫非》改编自史铁生唯一一部剧本体中篇小说《关于一部以电影作舞台背景的戏剧之设想》,同时参考了史铁生大量生前资料和作品,加入了《我与地坛》《合欢树》《宿命》等作品的内容。这部作品也延续了陆帕“大戏”的一贯特色,时长达到5个小时。
剧中,陆帕在舞台后方精心设计了一块投影银幕用以表现原作中虚幻的电影背景,银幕中放映的是莫非脑海中看到的现实与虚幻的影像,它们与莫非形成了不同时空的互动,达到兼具视觉冲击力和震撼性的舞台效果。在文本上,陆帕不但融入了史铁生的多部作品,还从国际戏剧人的视野加入了许多自身的体会与思考,使观众得以从一个社会边缘人莫非的角度思考人类共有的问题。著名演员王学兵此次将继续出演《酗酒者莫非》当中的主角莫非。对于已经巡演了多次的他来说,莫非已经是一个非常熟悉的人物,就像熟悉自己一样的熟悉他,而每一次演绎莫非对自己来说也是一种新的升华,不止是对戏剧本身理解,也是对人物更深的感受。
值得注意的是,从《酗酒者莫非》首演至今,已相继受邀赴上海、广州、北京、杭州演出,并获得第七届国际戏剧“学院奖”(表演奖)优秀剧目奖、最佳主角奖,“三联·松果2017年底好戏”, 第二届华语戏剧盛典“最佳男主角”奖等奖项。
虔诚致敬传统经典
独特解构全新演绎

《里里奥姆》
2013年,法国圣丹尼国立戏剧创作中心曾凭借《四川好人》在国内惊艳亮相。这一次,该剧院导演让·贝洛里尼亲自执导作品将再度来华,那就是将于4月5-6日上演的、改编自匈牙利剧作家费伦克•莫纳原作的《里里奥姆》。
费伦克•莫纳,1878年生于布达佩斯,凭借其梦幻现实主义和带有神秘色彩的象征主义的喜剧作品享誉世界。作于1909年《里里奥姆》,曾三次被改编成电影版本。导演贝洛里尼通过七幅舞台图景,建构了一部郊区的传奇故事,讲述了一个“一文不名”的布达佩斯郊区小混混的生与死。《里里奥姆》是现实的,是梦幻的,更是忧伤的。伴着亦舒亦的音乐,观众走进角色起起伏伏内心世界的同时,也将触碰着自己的灵魂。

川话版《茶馆》
《茶馆》是中国话剧的经典之作,从1957年话剧剧本问世,1958年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出,历经半个多世纪经久不衰。几十年来,上演数百场并巡演于世界各国,观众称赞《茶馆》为东方的艺术明珠。
2017年末,四川人民艺术剧院携手著名导演李六乙,首次带来全新演绎的四川话版《茶馆》。除保留原著经典味道外,川话版《茶馆》更创造性地将故事场景设置在四川,演员全场使用四川话表演。在舞美设计方面,除了保留经典的三张桌子,川版《茶馆》还增加了川西民居式的空间布局,使用盖碗等四川特色茶具,力求最大化还原四川风土人情。致敬中国话剧界经典之作,创新改编先锋演绎,是四川话版《茶馆》的最大亮点。

《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最著名的悲剧作品之一。在这个作品中,哈姆雷特所生活的世界本身就像是一场演出,每个人物在剧中都有自己的职责。而哈姆雷特这个角色也是这个演出世界中的一 员,即使他并不喜欢和接受自己所分配到的角色。他孤独地想要追寻真相,比他看到的情况更加真实的真相,在途中,哈姆雷特试图去了解自己并去全面了解身边的每一个人,而当他用疯狂去诠释自己的角色时,哈姆雷特的内心逐渐破碎了。
在巴西仓库剧团版本的《哈姆雷特》中,他们试着去探索这部莎士比亚的经典剧目是如何与当代社会产生对话的,7 个优秀的演员将剧中的每一个角色都演活了。其中哈姆雷特的角色在剧中是由女演员帕特西亚扮演,有评论说帕特西亚所演的哈姆雷特将载入史册,雄伟、感性与理性并存、吸允着人类疯狂的绝望以及邪恶的欲望。而女性的出演给人物注入了更多的敏感和不稳定性,强化了在大时代背景下无力的人们的悲惨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