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现场
【中国经济新闻联播海口讯 黄茂蓉报道】8月17日,中国(海口)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论坛在海口举办。作为2019年第十届中国国际创意设计推广周的主要活动之一,本届论坛围绕“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主题,邀请近40位知名行业专家,通过主题演讲和圆桌研讨的方式,探讨全国创意设计、文化、旅游等相关行业的融合,促进全国创意设计产品成果转化,助推文创产业的发展。
原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出席论坛并以“发挥非遗资源优势,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为主题发表演讲。
、
▲原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
周和平表示:“随着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文化已贯穿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呈现交互融合态势。文化创意产业以创造力为核心,通过技术创意产业化等方式,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和产业竞争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发展创新型经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要求,对催生新业态,带动就业,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周和平认为,中国民族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有着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天然优势。中国众多的文物古籍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国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国发展的根脉,中华民族的DNA,中国文化自信的底气所在,是中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源头活水。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为我们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也借助文化产业的发展更好地融入新时代,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对于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我们要深刻认识、全面梳理,合理利用,充分发挥我们独有的资源优势,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周和平说。
周和平指出,目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存在创新性、文化资源开发力度、与市场结合能力不足等问题,在国际文创产业市场中的竞争力较弱。只有不断提升文化意识,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对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型发展,才能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当代、走向世界。
为此,周和平建议:一是促进传统文化与当代产业融合发展,形成新的产业优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多彩,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重点源泉。两者的融合发展可以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在促进文创产业发展的同时,使中华传统文化在创新性发展中焕发新生。二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农村文创产业。积极发展农村非遗相关产业,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传承和发扬非遗手工技艺,发展乡村旅游,利用农村的传统节日,开展民俗活动,以此推动农村的非遗保护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三是在文旅产业的结合中注重发挥文化资源优势,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开发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的旅游项目,开发旅游相关纪念品。四是将非遗文创产品的开发与信息产业相结合,利用互联网强大的传播功能和资源优势,进一步开阔市场、扩大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