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

姚咏梅:《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启示

22.jpg

中国经济新闻联播9月24日电(王海珠综合)

作者:姚咏梅 中外企业文化杂志

哪吒火了!《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后吸引了一大批观众,截至9月10日,猫眼票房显示累计票房已飙升至48.23亿。成为今年国产动漫中不折不扣的冠军。既然这么受宠,我也不能落了空,为票房贡献出我的一份功劳。在9月开学季充当小朋友赶了一下时髦。

看后,却颠覆、挑战了我对哪吒固有的看法:正邪在一念之间!

传统的颠覆

在人物造型上的颠覆。印象里的哪吒形象是这样的:扎两个冲天鬏,光着两小脚丫,踩着两风火轮,乾坤圈手中拿,混天绫护着他,三头六臂显威力!是一个粉雕玉琢的小娃娃,或者说是英姿飒爽的小英雄。而这里的哪吒则是突破传统概念,一改传统固有的形象:面带烟熏妆、鲨鱼齿、黑眼圈、爱插兜、不信命,又丑又萌。

敖丙历来都是十分丑陋,高傲自大、吊着眼角,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人的形象。这里的敖丙却是妥妥的男神形象了,一袭蓝发白衣温润儒雅,性格也善良温柔。应该是本片的颜值担当,许多网友看过这部影片后,纷纷吐槽,这是中国神话里最帅气的一版敖丙了。

传统观念的颠覆。三字经首句“人之初,性本善”,也是我一直信任的一句话。可是这里却推翻了传统固有的观念:因为申公豹的报复心理,使本应该接受“灵珠”哪吒阴差阳错的成为“魔丸”的接收者,因而一出生就是“性本恶”的魔王。而被囚禁在海底龙宫的龙王之子敖丙出生时却被注入“灵珠”,虽出生囚门,却单纯善良、清秀帅气,还自觉勤学苦练,是标准的“别人家孩子”。

成见是座山

因为“魔丸”哪怕哪吒还只是刚出生的婴儿,毫无一点攻击能力,也使得大家惊慌失措认为无法改变是魔的事实要除去哪吒。李靖夫妇却舍不得,坚持留下哪吒,即使他是魔丸。如果没有母亲舍命的呵护可能就见不到哪吒也就没有故事了。命虽然留下了,由于百姓对“魔丸”的恐惧与憎恶,无法改变哪吒是妖魔的成见。

为了能活着,哪吒用自由来交换。每天的活动空间都被控制在有限的范围内,还有专人把守,偶尔伺机偷跑出去,好不容易有孩子接受他要陪他玩,却因为百姓固有的成见纷纷远离,还侮辱谩骂他为妖魔,挑战他的容忍极限。种种表现也给哪吒自己种下了“我是妖魔”的心锚。

虽然在父母师傅不厌其烦的引导教育和爱的感召下,哪吒也一心要做好个人,做拯救百姓的英雄,无奈他一出门就被误解,费尽力气打跑妖魔救下小妹妹,却还是被人喊作妖魔。成见让他不断地颓废,哪吒的那句台词证明:“生活你全是泪,越是折腾越倒霉,垂死挣扎你累不累,不如瘫在床上睡”。

敖丙接受了灵珠,因而成为生性善良、乖巧、聪颖、勤勉、温柔、听话的男神。但龙族长辈给他灌输的是:他是龙族复兴的工具。师傅申公豹告诉他妖魔就是妖魔,是永远改变不了的现实。当他救下李婧夫妇准备离开的时候却被李靖扯下面纱,露出龙角,所有人忘记他刚刚救下了李靖夫妇,害怕会被伤害并认为龙族是妖魔只能在海底龙宫不能出来而要置他于死地。以至于他与哪吒的争斗中也认为自己是“妖”。

由此可见,成见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是多么重要。反派角色申公豹的话对成见有精辟的解说:“人心中的成见就像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也休想搬动。”他的这句话成为了电影的一句金句,让许多人联想到了自己的经历,生活中、工作中的成见要打破谈何容易?

爱是能量场

虽然百姓对哪吒有成见,但他周围最亲近的人却用各自的方式给了他满满的爱。当刚出生的哪吒要被众人除去的时候,母亲的怀抱给了哪吒一个安全的港湾;为了让百姓减轻对哪吒的怨恨,母亲殷夫人用陪伴哪吒的时间去降魔除妖;父亲李靖不想让哪吒遗憾度过一生,请太乙真人给他传道受业教他仙术;母亲殷夫人温柔又坚强对哪吒有着满满的母爱,父亲李靖对于哪吒的爱不输夫人,甚至愿意用自己的生命为哪吒换命。他用“他是我儿”四个字实力诠释了什么叫“父爱如山”,虽然不善于表达情感,却可以全心为孩子遮风挡雨。虽然哪吒并不服师傅还调皮捣蛋,但师傅并没有责怪而是不断地诱导他感化他,最终赢得师傅的认可。师傅太乙真人对哪吒的学业教育没用太多的笔墨,但用浓墨体现了对哪吒思想的引导教育可谓是循循善诱、不离不弃,真是一片苦心。哪吒受这“立世之德”影响终成正果。

每个关心哪吒的人都用自己的方式爱着哪吒。哪吒最终能够打破人心中的成见,从人人躲避的妖魔成为拯救广大百姓的大英雄,是这些爱不断凝聚形成超大能量感化的结果。爱的能量,坚不可摧!

命运的斗争

“若命运不公,就和它斗到底”是《哪吒之魔童降世》中脍炙人口的台词。

因为成见,哪吒活在了别人的眼中。然而爸妈的鼓励,让他活出了自己的人生。经历了许多的故事后,在爱的引导下用爱的能量做基础,哪吒有了与命运斗争的资本。师傅告诉哪吒“不认命就是哪吒的命”,父亲告诉哪吒“你不必太在意别人的看法,你是谁,由你自己决定!”他们都相信哪吒并鼓励哪吒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最终哪吒也不负众望,勇敢的承担起这份信任与鼓励。

哪吒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证明了“若命运不公,就和它斗到底”。当敖丙为了拯救龙族而欲将陈塘关沉入海底时,哪吒为了百姓生命的安危,毅然与自己惟一的朋友大打出手,正义感、正能量彻底爆发。

哪吒告诉敖丙:“去他个鸟命!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决定!”还自豪的告诉敖丙:“别人的看法都是狗屁,你是谁只有你自己说了才算,这是爹教我的道理。”

确实,我们无法选择出生,但我们可以选择我们想要走的路!唯有与命运抗争,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才能实现最真实的自己!不认命不应只是哪吒的命,也应该是我们每个人的命!不管别人对我们抱有怎样的成见,都应该以对自己人生负责的态度去与命运斗争!

改革开放40年,一代又一代企业家们身上有一些共同的符号——坚韧、突破、不认命。企业家为改革发展添砖加瓦,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成为中国经济实现转型的关键角色。柳传志在2018年亚布力年会上曾说,“中国企业家真的是有一种特殊的追求的精神,真的是打不烂、拖不跨,有坚韧不拔的意志,聪明、肯吃苦、肯耐劳、学习强,这就是中国企业家的特点。”“不认命”也应是中国企业应有的精神!

打破成见,不认命,用爱的能量做优秀的自己!应该就是《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精髓所在!

18.jpg

作者简介:

姚咏梅,号素心,中外企业文化杂志编委、中企联企业文化评审委员会专家、企业文化中国论坛专家、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北京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会员、中国女摄影家协会会员、北京杂文学会会员、首都书画院副院长、北京市决策学学会理事、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理事。

近20年的新闻媒体工作经历养成了用独特的视角捕捉新闻,通过对于光远、成思危、吴敬琏、林毅夫、樊纲、世界经济论坛主席克劳斯·施瓦布等等专家、学者的访谈培养了积极、热情、轻易不言输的个性。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是她的座右铭!做知性优雅女人、做最好的自己是她的追求!热爱生活,善于发现身边的美是她的行动指南!

【责任编辑:王海珠】

大河城市发展《南京共识》发布,全球滨水城市携手共创可持续未来

南京明城墙上的斑驳砖石与秦淮河的悠悠流水,见证了一场跨越国界的城市对话,来自五大洲的市长们在此共谋滨水城市的未来。11月19日至21日,以“扬子潮涌 文明共启”为主题的“2025世界市长对话·南京”活动在南京举行。来自文莱、埃及、德国、意大利、塞尔维亚、纳米比亚、马来西亚、墨西哥、尼泊尔等国家的友好城市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城市市长及代表参会。与会

武铁护航澳门濠江学子荆楚研学

五星红旗与“欢送澳门濠江中学师生”红色横幅相映成趣,澳门濠江中学403名师生与铁路工作人员挥手告别,登上G337车次高铁离开,圆满地完成了为期4天的荆楚文化研学之旅。据了解,澳门濠江中学作为率先在澳门升起五星红旗的学校,始终以“家国同心”为育人根基。此次,该校组织师生从濠江之畔奔赴湖北,开启以“三国赤壁・英雄

福建:打造理想旅居目的地 探索“慢生活”新业态

旅居是一种结合长期居住与深度体验的现代生活方式,强调在异地环境中融入当地文化、自然和生活节奏。核心在于通过较长时间的停留(通常数周至数月),打破传统旅游的短暂性,实现身心放松与文化探索的双重目标。

绥芬河启动冬季冰雪旅游“百日行动” 五大板块打造中俄风情口岸冰雪体验

昨天,黑龙江省绥芬河市政府在市老干部局会议室召开2025-2026年冬季冰雪旅游“百日行动”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以“向北开放·冰雪逐梦”为主题,划分“绥”埠风情、“绥”宴启幕、“绥”梦冰雪、“绥”心相待、“绥”时守护五个板块,亦在为中外游客呈现一场别样的绥芬河冬日之旅。

新雪季点燃万亿市场 东北冰雪经济提质扩容加速跑

从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的科技焕新,到三省一区的协同布局,一场以“冰雪+”为核心的产业变革正在白山黑水间悄然上演。据最新数据显示,2024-2025冰雪季东北地区预计接待游客总量将突破2亿人次,冰雪经济正成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政策赋能:三省一区协同布局黑龙江省率先发布《冬季冰雪旅游“百日

武铁开行特色文旅专列 联动优惠激活消费活力

今天早上7点30分,由汉口站开出的Y859次银发旅游专列载着700余名旅客,奔向具有“仙山秀水”之称的湖北十堰地区,开启了一场专为银发一族精心打造的“探秘十堰”4日深度游之旅。据了解,这次旅程采用“一张车票管全程”模式,将交通、住宿、餐饮、门票等服务融为一体,免去老年人多次购票、频繁换乘的困扰,提升旅客游玩体验。

千年茶道再飘香 中俄蒙携手激活跨境旅游新通道

一条贯穿三国的历史商路,正通过旅游合作焕发新生。第九届中俄蒙三国旅游部长会议11月7日在蒙古国达尔汗市举行,三方共同签署了《中俄蒙“万里茶道”旅游合作发展计划(2025-2026)》。这份发展计划旨在挖掘“万里茶道”的文化与经济价值,加强旅游合作,推动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会议期间还举办了中俄蒙旅行商洽谈会、“万里茶道”主题展览和“万里茶道”自驾游启动仪式等活动,

专家论屏南实践:文创赋能古村 解锁乡村振兴深层密码

在八闽大地的群山深处,福建宁德屏南县的古村落曾长期处于“锁在深闺无人问”的窘境。大量村民为谋求更好的生计背井离乡,涌入城市成为新市民,只留下一座座老屋孤寂地守望田野,如同缺乏梳妆的俊俏姑娘,藏于深巷之中。幸运的是,一批古村落的守护者始终坚守根脉,用心守护着这些珍贵的文化遗存,为屏南乡村的后续振兴积蓄了宝贵的后发优势。▲夏地村春景▲甘棠乡巴地村“火凤凰”演

今冬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将扩大到120万平方米,解锁冬日新玩法

将打造三个面积超百万的冰雪旅游旗舰景区,其中,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园区面积将由100万平方米扩大到120万平方米。2025-2026年哈尔滨冰雪季即将盛装启幕,亚布力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区开板在即,哈尔滨冰雪大世界20万立方米存冰

从“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第七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公布,32处旧址开启活化新生

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开启新模式,探索“工业遗产+”科普教育、旅游休闲、产业重塑等新业态。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公布第七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火箭总装厂、二七机车总组装厂房、京张制造厂、华北制药厂等32个工业遗产上榜。本次名单是根据《国家工业遗产管理办法》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组织组织开展第七批国家工业遗产认定申报和第三批复核工作的通知》要求,经项目单位自愿申报、省级工业和信

流动中国再添风景线!主题列车开辟文旅融合新征程

串联千里江山,搭载特色文化,一趟趟主题鲜明的旅游列车正成为中国广袤土地上移动的风景线。今年前三季度,全国铁路发送旅客35.4亿人次,同比增长6%,再创历史同期新高。在这组令人瞩目的数据背后,是铁路部门持续优化的运输能力和日益多元的出行选择。近期,各地铁路部门充分利用客运淡季释放的运力资源,与文旅、教育等部门协调联动,精心组织开行旅游列车、银发列车、研学专列、

新雪季启幕!万亿冰雪经济乘风而起,全产业链蓄势待发

随着北方多地迎来初雪,2025-2026新雪季正式拉开帷幕。据《中国冰雪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5)》预测,我国冰雪产业规模将于年内突破万亿元大关,达到10053亿元。在技术革新、政策红利与消费升级的三重驱动下,冰雪旅游、冰雪装备、冰雪文化等全产业链企业正迎来黄金发展期。冰雪旅游:从“一季热”到“四季火”在黑龙江漠河,北极村滑雪场已提前开板,造雪机昼夜运转,景区民

北京绘制工业旅游“未来图谱”,三年后年收入冲30亿

曾经机器轰鸣的钢厂、科技感十足的汽车工厂、承载时代记忆的工业遗址,正变身为吸引年轻人争相打卡的“赛博乐园”。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近日联合发布《北京市推动工业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2025—2027年)》,为首都工业旅游绘制出一张清晰的“未来图谱”。根据方案,到2027年,北京市力争实现年工业旅游人数2000万人次、年旅游收入30亿元的目标。

龙海2025国庆“文旅大片”上映:非遗山海“碰撞” 畅享“放心游”

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福建考察,为八闽大地的发展擘画蓝图;一年后的2025国庆中秋双节,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以“放心游龙海”为片名,倾情上映一部叫好又叫座的文旅大片。当非遗传承邂逅山海风光,当港城联动点燃全民参与热情,龙海文旅市场活力迸发,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龙海有“戏”:非遗全域联动 港星燃爆现场“潮起月港・星耀非遗”第三届龙海非遗嘉年华,无

陕西文化“出圈”记:从“历史宝库”到“流量密码”的破局之路

解码“十四五”期间陕西文化资源转化的创新实践,西安连续三年蝉联“全国十大热门旅游目的地”榜首,汉服体验、非遗工坊、数字演艺等新业态订单量同比增长145%。这一现象背后,是陕西在“十四五”期间以文化资源为基、以创新驱动为翼,构建“文化+科技+旅游+商业”生态体系的系统性变革

上海旅游节闭幕,“一节两季”拉动消费超3000亿元

93天的欢腾留下了惊人数字——3132亿元旅游消费,1.63亿人次游客。10月6日晚,黄浦江边的世博文化公园在月色与灯光中迎来第36届上海旅游节的闭幕时刻。这场历时93天的城市节庆首次采用 “一节两季”长周期模式,从7月5日持续至10月6日。上海旅游大数据显示,本届旅游节累计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