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

校园欺凌调查:哪些孩子容易被欺凌?如何防治?

近来热映的电影《少年的你》,再度揭开了校园欺凌的“创伤”——“她们一直在欺负我,你们为什么不做点什么?”年轻的生命终结前这最后的责问,发人深省、锥心刺骨。校园欺凌,是个老话题,但每每出现,却总能牵动无数人的神经,因此,无论是从其影响面的广泛性还是不良后果的严重性而言,这个问题都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面对校园欺凌,我们不禁想问,在最是朝气蓬勃、热情洋溢的青春时光,在本该宁静纯美的校园里,为何欺凌的“恶”总相伴相随?欺凌与被欺凌,是什么让它一次次上演?面对校园欺凌,我们该如何防如何治?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组织实施的大型社会调查项目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一直把校园欺凌作为主要的研究内容之一。对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数据的分析显示,家庭和学校在应对校园欺凌上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本期,我们通过数据分析,与专家学者一起展开探讨,溯本求源,探寻最有力的手段,对校园欺凌说“不”!

样本介绍

从2013年起,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对分布在全国20个省级单位的112所学校的10279名初中一年级学生进行了持续的追踪调查。至2019年,这批学生已全部年满18岁,完成了高中阶段的教育,进入了大学或是步入了社会。在2018-2019学年,中国教育追踪调查又启动了一个从小学阶段开始的研究队列,对分布在全国21个省级单位的200所小学的36389名四年级小学生进行时间跨度为33年的追踪调查。

校园欺凌近年来日益受到各方面的广泛关注。触目惊心的案例让我们意识到校园欺凌就发生在身边,周围的每一个孩子都可能成为校园欺凌的受害者,他们的身心健康、人格与行为方式、价值观和世界观等都可能由于校园欺凌带来的伤害而受到深远的影响。对于校园欺凌,除了用典型事例来让社会公众认识到其恶劣性和严重性以外,也需要科学的数据来揭示我国校园欺凌的现状、影响因素以及诸多方面的后果。

初中阶段校园欺凌发生率高于小学和高中

从形式上划分,校园欺凌表现为言语欺凌、社交欺凌、肢体欺凌和网络欺凌四种形式。

在小学与初、高中阶段,校园欺凌的发生率也有所不同。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的数据显示:在小学阶段遭受过言语欺凌的学生比例为40.6%,遭受过社交欺凌的比例为34.1%,遭受过肢体欺凌的学生比例为16.6%,遭受过网络欺凌的学生有9.1%;有50.1%的学生受到过至少一种形式的校园欺凌,32.3%的学生曾受到过不止一种形式的欺凌,有49.9%的学生在小学阶段没有受到过校园欺凌。在初中阶段遭受过言语欺凌的学生比例为52.3%,遭受过社交欺凌的比例为41.8%,遭受过肢体欺凌的比例为21.7%,遭受过网络欺凌的比例为16.8%,有61.2%的学生受到过至少一种形式的校园欺凌,40.1%的学生曾受到过不止一种形式的欺凌,只有38.8%的学生在初中阶段没有受到过校园欺凌。而在高中阶段,遭受过言语欺凌的学生比例为41.1%,遭受过社交欺凌的比例为32.1%,遭受过肢体欺凌的比例为15.3%,遭受过网络欺凌的比例为19.8%;有49.6%的学生受到过至少一种形式的校园欺凌,31.3%的学生曾受到过不止一种形式的欺凌,有50.4%的学生在高中阶段里没有受到过校园欺凌。

从数据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初中阶段是校园欺凌发生率最高的阶段,各种形式欺凌的发生率基本上都高过小学和高中阶段。国外的研究也揭示出相同的模式,其原因主要是少年们在初中阶段进入了青春期而导致心理状态和行为模式的改变。从小学直到高中的整个基础教育阶段,有75.3%的学生遭受过至少一种形式的校园欺凌。

相对于校园欺凌的不同形式,校园欺凌的程度更为重要。

通过遭受校园欺凌的频度、遭受校园欺凌的类型数(广度)、校园欺凌对于身心健康的伤害程度(深度)来综合评判校园欺凌的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度欺凌、中度欺凌、重度欺凌。数据结果显示,除了有24.7%的学生没有遭受过校园欺凌外,在整个中小学阶段,有42.7%的学生遭受过轻度校园欺凌,有26.5%的学生遭受过中度校园欺凌,而遭遇过重度校园欺凌的学生占4.1%。

哪些孩子更容易成为校园欺凌的对象

尽管所有的孩子都有可能成为校园欺凌的受害者,但数据也显示,具有某些个体特征的孩子更容易成为校园欺凌的对象。

男孩子相对于女孩子更容易成为校园欺凌的对象。男生在中小学阶段遭受过校园欺凌的比例为81.8%,女生的比例则是70.9%,但是,在遭受重度校园欺凌的比例上,男女生之间则并不存在明显的差异,两者分别为4.2%和4.1%。

学习成绩是影响校园欺凌发生的重要因素。数据显示,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在中小学阶段遭受过校园欺凌的比例为62.4%,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遭受校园欺凌的比例为74.9%,而学习成绩差的学生遭受过校园欺凌的比例则达到了80.1%。

学生的相貌和体型胖瘦会影响校园欺凌的发生。认为自己长得漂亮的学生遭受校园欺凌的比例为73.1%,认为自己长相一般的学生遭受校园欺凌的比例为72.9%,这两者之间基本上不存在显著的差异;而认为自己长得丑的学生遭受校园欺凌的比例则要高得多,达到了78.8%。通过计算BMI(身体质量指数)来评判学生的体重肥胖水平,分析结果显示:体重正常学生遭受校园欺凌的比例为71.4%,体重瘦小学生遭受校园欺凌的比例为77.1%,而肥胖学生遭受校园欺凌的比例最高,达到了80.5%。

学生的性格也是影响其是否会遭受校园欺凌的因素。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利用大五人格量表测量了学生的性格,分析结果显示,在人格的五个维度中,内向的学生遭受校园欺凌的比例要明显高过外向的学生,宜人性程度高的学生遭受校园欺凌的比例明显低于宜人性程度低的学生,神经质维度上得分高的学生遭受校园欺凌的比例也显著的高,而谨慎性和开放性这两个人格维度在学生遭受校园欺凌的发生率上则没有明显区别。

重度校园欺凌的发生要从家庭和学校找原因

尽管学生的个体特征是影响其是否会遭受校园欺凌的因素,但我们不能因此就将校园欺凌的原因归结到学生个人身上。实际上,学生所在的家庭和学校对于校园欺凌的发生、严重程度以及后果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数据的分析也显示,学生的个体特征只是对轻度和中度校园欺凌的发生造成差异,而在重度校园欺凌的发生上,学生的个体特征基本上都无显著的影响,只能是从家庭和学校来寻找造成差异的原因。

家庭居住安排对于学生是否会遭受校园欺凌以及严重程度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分析结果显示,由于工作、学习、父母离异等多种原因,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有将近四分之一(24.8%)没有与父母双方住在一起。而没能受到父母双方的照料大大增加了学生遭受校园欺凌的可能性,他们遭受过校园欺凌的比例高达83.3%,遭受重度校园欺凌的比例则为6.9%;而与父母双方住在一起的学生遭受过校园欺凌的比例为72.6%,遭受重度校园欺凌的比例为3.2%。

良好的家庭亲子关系能有效地降低校园欺凌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分析结果显示,与父母沟通不顺畅、得不到父母充分照料的学生遭受校园欺凌的风险会大大增加。例如数据显示:在初中阶段近视的学生中竟然有约20%的家长不知道他们的孩子已经近视了,这部分学生遭受过校园欺凌以及重度校园欺凌的比例分别高达84.1%和7.8%,而家长能准确掌握其视力情况的学生遭受过校园欺凌以及重度校园欺凌的比例则分别下降到了73.2%和3.3%。

良好的校园管理是控制校园欺凌发生、严重程度及不良后果的有效手段。分析结果显示,农村学校的校园欺凌平均发生率为78.1%,明显高过城市学校70.3%的发生率。提供学生住宿学校的校园欺凌平均发生率为79.3%,高于不提供学生住宿学校的70.9%的发生率。在高中阶段,在职业学校就读的学生有69.4%的遭受过校园欺凌,而在普通高中就读的学生只有48.6%的遭受过校园欺凌。具体来说,良好的校园管理是控制校园欺凌发生、严重程度以及不良后果的有效手段,数据显示,师生比高、学校与家长沟通密切如经常召开家长会以及进行家访、教师工作满意度高等体现出良好管理的学校在学生遭受过校园欺凌的比例、严重校园欺凌的发生率上都明显低于其他学校。

校园欺凌会造成诸多不良后果

校园欺凌的不良后果首先表现在学生的身心健康上。从心理健康上看,没遭受过校园欺凌的学生平均心理抑郁得分为44.3分,遭受过轻度校园欺凌的学生心理抑郁得分为49.5分,遭受过中度校园欺凌的学生心理抑郁得分为56.1分,遭受过重度校园欺凌的学生心理抑郁得分则高达66.8分。从生理健康上看,在初中阶段没有遭受过校园欺凌的学生在初中毕业后的一年里有59.7%的没有生过病,遭受过轻度校园欺凌的学生有59.4%的没有生过病,遭受过中度校园欺凌的学生有52.3%的没有生过病,遭受过重度校园欺凌的学生在初中毕业后的一年里有只有48.1%没生过病。

校园欺凌的不良后果也表现在学生的学业成绩和认知能力发展上。从学业成绩上看,没有遭受过校园欺凌的学生在初中三年里学习成绩在班上的排名平均前进了2.4%,遭受过轻度校园欺凌的学生平均前进了0.3%,遭受过中度校园欺凌的学生平均退步了1.5%,遭受过重度校园欺凌的学生在初中三年里学习成绩在班上的排名平均退步了5.1%。在认知能力发展上,从初一到初三,没有遭受过校园欺凌的学生认知能力得分平均增长了28.3%,遭受过轻度校园欺凌的学生增长了25.5%,遭受过中度校园欺凌的学生增长了17.1%,遭受过重度校园欺凌的学生在初中三年里认知能力得分只增长了8.1%。

校园欺凌的不良后果还表现在学生成年后所形成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上。数据显示,没有遭受过校园欺凌的学生在成年后的主观幸福感得分平均为54.4分,遭受过轻度校园欺凌学生幸福感得分为54.6分,遭受过中度校园欺凌学生幸福感得分为48.1分,遭受过重度校园欺凌学生的幸福感得分则只有39.6分;在社会信任上,以5分代表最高分,没有遭受过校园欺凌的学生在成年后社会信任得分平均为3.6分,遭受过轻度校园欺凌的为3.4分,遭受过中度校园欺凌的为2.9分,而遭受过重度校园欺凌的学生社会信任感平均只有2.1分;在社会公平感上,成年后认为社会不公平的比例分别为:没有遭受过校园欺凌的学生是25.4%,遭受过轻度校园欺凌学生是28.1%,遭受过中度校园欺凌学生是33.9%,而遭受过重度校园欺凌学生则高达45.6%。

(作者:唐丽娜,系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讲师;王卫东,系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心理学研究所所长)


【责任编辑:欧阳雪】

大河城市发展《南京共识》发布,全球滨水城市携手共创可持续未来

南京明城墙上的斑驳砖石与秦淮河的悠悠流水,见证了一场跨越国界的城市对话,来自五大洲的市长们在此共谋滨水城市的未来。11月19日至21日,以“扬子潮涌 文明共启”为主题的“2025世界市长对话·南京”活动在南京举行。来自文莱、埃及、德国、意大利、塞尔维亚、纳米比亚、马来西亚、墨西哥、尼泊尔等国家的友好城市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城市市长及代表参会。与会

武铁护航澳门濠江学子荆楚研学

五星红旗与“欢送澳门濠江中学师生”红色横幅相映成趣,澳门濠江中学403名师生与铁路工作人员挥手告别,登上G337车次高铁离开,圆满地完成了为期4天的荆楚文化研学之旅。据了解,澳门濠江中学作为率先在澳门升起五星红旗的学校,始终以“家国同心”为育人根基。此次,该校组织师生从濠江之畔奔赴湖北,开启以“三国赤壁・英雄

福建:打造理想旅居目的地 探索“慢生活”新业态

旅居是一种结合长期居住与深度体验的现代生活方式,强调在异地环境中融入当地文化、自然和生活节奏。核心在于通过较长时间的停留(通常数周至数月),打破传统旅游的短暂性,实现身心放松与文化探索的双重目标。

绥芬河启动冬季冰雪旅游“百日行动” 五大板块打造中俄风情口岸冰雪体验

昨天,黑龙江省绥芬河市政府在市老干部局会议室召开2025-2026年冬季冰雪旅游“百日行动”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以“向北开放·冰雪逐梦”为主题,划分“绥”埠风情、“绥”宴启幕、“绥”梦冰雪、“绥”心相待、“绥”时守护五个板块,亦在为中外游客呈现一场别样的绥芬河冬日之旅。

新雪季点燃万亿市场 东北冰雪经济提质扩容加速跑

从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的科技焕新,到三省一区的协同布局,一场以“冰雪+”为核心的产业变革正在白山黑水间悄然上演。据最新数据显示,2024-2025冰雪季东北地区预计接待游客总量将突破2亿人次,冰雪经济正成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政策赋能:三省一区协同布局黑龙江省率先发布《冬季冰雪旅游“百日

武铁开行特色文旅专列 联动优惠激活消费活力

今天早上7点30分,由汉口站开出的Y859次银发旅游专列载着700余名旅客,奔向具有“仙山秀水”之称的湖北十堰地区,开启了一场专为银发一族精心打造的“探秘十堰”4日深度游之旅。据了解,这次旅程采用“一张车票管全程”模式,将交通、住宿、餐饮、门票等服务融为一体,免去老年人多次购票、频繁换乘的困扰,提升旅客游玩体验。

千年茶道再飘香 中俄蒙携手激活跨境旅游新通道

一条贯穿三国的历史商路,正通过旅游合作焕发新生。第九届中俄蒙三国旅游部长会议11月7日在蒙古国达尔汗市举行,三方共同签署了《中俄蒙“万里茶道”旅游合作发展计划(2025-2026)》。这份发展计划旨在挖掘“万里茶道”的文化与经济价值,加强旅游合作,推动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会议期间还举办了中俄蒙旅行商洽谈会、“万里茶道”主题展览和“万里茶道”自驾游启动仪式等活动,

专家论屏南实践:文创赋能古村 解锁乡村振兴深层密码

在八闽大地的群山深处,福建宁德屏南县的古村落曾长期处于“锁在深闺无人问”的窘境。大量村民为谋求更好的生计背井离乡,涌入城市成为新市民,只留下一座座老屋孤寂地守望田野,如同缺乏梳妆的俊俏姑娘,藏于深巷之中。幸运的是,一批古村落的守护者始终坚守根脉,用心守护着这些珍贵的文化遗存,为屏南乡村的后续振兴积蓄了宝贵的后发优势。▲夏地村春景▲甘棠乡巴地村“火凤凰”演

今冬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将扩大到120万平方米,解锁冬日新玩法

将打造三个面积超百万的冰雪旅游旗舰景区,其中,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园区面积将由100万平方米扩大到120万平方米。2025-2026年哈尔滨冰雪季即将盛装启幕,亚布力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区开板在即,哈尔滨冰雪大世界20万立方米存冰

从“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第七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公布,32处旧址开启活化新生

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开启新模式,探索“工业遗产+”科普教育、旅游休闲、产业重塑等新业态。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公布第七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火箭总装厂、二七机车总组装厂房、京张制造厂、华北制药厂等32个工业遗产上榜。本次名单是根据《国家工业遗产管理办法》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组织组织开展第七批国家工业遗产认定申报和第三批复核工作的通知》要求,经项目单位自愿申报、省级工业和信

流动中国再添风景线!主题列车开辟文旅融合新征程

串联千里江山,搭载特色文化,一趟趟主题鲜明的旅游列车正成为中国广袤土地上移动的风景线。今年前三季度,全国铁路发送旅客35.4亿人次,同比增长6%,再创历史同期新高。在这组令人瞩目的数据背后,是铁路部门持续优化的运输能力和日益多元的出行选择。近期,各地铁路部门充分利用客运淡季释放的运力资源,与文旅、教育等部门协调联动,精心组织开行旅游列车、银发列车、研学专列、

新雪季启幕!万亿冰雪经济乘风而起,全产业链蓄势待发

随着北方多地迎来初雪,2025-2026新雪季正式拉开帷幕。据《中国冰雪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5)》预测,我国冰雪产业规模将于年内突破万亿元大关,达到10053亿元。在技术革新、政策红利与消费升级的三重驱动下,冰雪旅游、冰雪装备、冰雪文化等全产业链企业正迎来黄金发展期。冰雪旅游:从“一季热”到“四季火”在黑龙江漠河,北极村滑雪场已提前开板,造雪机昼夜运转,景区民

北京绘制工业旅游“未来图谱”,三年后年收入冲30亿

曾经机器轰鸣的钢厂、科技感十足的汽车工厂、承载时代记忆的工业遗址,正变身为吸引年轻人争相打卡的“赛博乐园”。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近日联合发布《北京市推动工业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2025—2027年)》,为首都工业旅游绘制出一张清晰的“未来图谱”。根据方案,到2027年,北京市力争实现年工业旅游人数2000万人次、年旅游收入30亿元的目标。

龙海2025国庆“文旅大片”上映:非遗山海“碰撞” 畅享“放心游”

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福建考察,为八闽大地的发展擘画蓝图;一年后的2025国庆中秋双节,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以“放心游龙海”为片名,倾情上映一部叫好又叫座的文旅大片。当非遗传承邂逅山海风光,当港城联动点燃全民参与热情,龙海文旅市场活力迸发,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龙海有“戏”:非遗全域联动 港星燃爆现场“潮起月港・星耀非遗”第三届龙海非遗嘉年华,无

陕西文化“出圈”记:从“历史宝库”到“流量密码”的破局之路

解码“十四五”期间陕西文化资源转化的创新实践,西安连续三年蝉联“全国十大热门旅游目的地”榜首,汉服体验、非遗工坊、数字演艺等新业态订单量同比增长145%。这一现象背后,是陕西在“十四五”期间以文化资源为基、以创新驱动为翼,构建“文化+科技+旅游+商业”生态体系的系统性变革

上海旅游节闭幕,“一节两季”拉动消费超3000亿元

93天的欢腾留下了惊人数字——3132亿元旅游消费,1.63亿人次游客。10月6日晚,黄浦江边的世博文化公园在月色与灯光中迎来第36届上海旅游节的闭幕时刻。这场历时93天的城市节庆首次采用 “一节两季”长周期模式,从7月5日持续至10月6日。上海旅游大数据显示,本届旅游节累计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