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闻联播12月12日哈尔滨电(记者朱淑英)文以载道 、琴艺载道 ,中国的文化精神和社会前进的面貌在一篇篇保存遗留下来的文章中和著述中鲜活流传;中国的人文风骨和对礼乐的虔敬在一首首传承至今的古琴曲和弦歌里跌宕流传,由德韵古琴文化研究院历经三年打造的《左琴右书》系列音画剧第四部“典藏千古琴颂”昨晚在哈尔滨大剧院交相辉映,给观众留下耳目一新、视觉盛宴。

典藏千古琴颂《左琴右书》通过舞台艺术的多元化手段将历史记述中的部分感人故事以情、景、音、画等手法呈现出来,以表达对伟大恢弘的历史的敬畏和尊重。

古琴音乐创作和演奏达至儒家人格的“和顺积中,而英姿华发”的精神圆融之美,这一双重发展共生的文化现象是我们中国古典文化发展历史中一个独特的而又美丽充满情味的现实表征,自古以来演化出一幕幕震撼人心的场景和催人进步的文化力量,锤炼着文人墨客的心扉也留下了时代风貌和烙印,如同精神的底片一样,拓印出一代又一代的人文印记和底蕴传承。

在已经出演的【左琴右书】系列情景音画剧中第一部《太古神话·琴赞》、第二部《礼乐诗篇·琴礼》、第三部《词曲闳衍·琴梦》中,我们尝试使用多种艺术形式和手段演绎描摹塑造了诸多文人和琴人的形象,通过场景打造和屏幕互动的视频营造时空感知、将文字记述展现为场景音画。

在第四部《典藏千古·琴颂》中我们通过装置艺术重新塑造了虚实相连的舞台效果、选取了【神奇秘谱】的诞生作为一个承接,讲述发生在明代的一个关于古琴的重要事件;同时选取广陵琴派门人学琴生活纪事,展现建国后三代琴人的普通一天,以平淡而又有坚持的生活状态让大家了解师门传承在古琴发展中的重要;再以一曲现代经典名家的梅花吟铺陈,展现新中国对古琴文化的重视与弘扬,新时代琴人对这门古典艺术的追求与发展,古琴琴弦的震颤勾勒出文人雅士的千古风流;
琴音的抑扬顿挫间交织着每一个丰满历史人物的起承转合的多变人生;历史人物命运轨迹的不同却又有不变的古琴音韵贯穿、历史在闪现、蒙太奇手法在呈现、音符在跳动流淌、古韵在弦歌里漫漶......

这场演出德韵古琴文化研究院还特意邀请了古琴艺术家陶艺、梅世军、口技表演艺术家海洋、书法家宋奕同台献艺,届时将有精彩节目呈现。

琴焦无俗韵、笔瘦有清词,历经三年打造的四部【左琴右书】系列情景音画剧是德韵古琴文化研究院向建国70年献礼的作品。演出排练和演出的过程中得到了各级领导、师长和艺术界朋友们的鼎力支持和无私奉献,也有诸多的演员、艺术家加盟参演,作为融合了多门艺术形式的作品,这四场演出在传播古琴艺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做了大胆的尝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