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

郑州餐饮人为了一线医护吃上家乡味,最美逆行驰援武汉

中国经济新闻联播河南郑州2月26日电(记者屈伟林 李吉远 通讯员杨素芳 程立飞)晴暖的天气,突然降温。郑州市英协路阿五黄河大鲤鱼饭店门口,一群人站在呼啸的寒风中,正为出征武汉的6名厨师壮行。这6名厨师,离开相对安全的郑州,出发武汉,是为了支援20多天前驰援重灾区的白衣天使们。

2.jpg

▲郑州餐饮协会的会长樊胜武为6位厨师壮行

1.jpg

这个世界,有两种职业穿白大褂。一个是医生,一个是厨师。在河南的医生们驰援武汉,20多天一线救死扶伤的时候,今天,河南的厨师们也勇敢出发,带着河南人的心意和特色美食,去为一线的白衣战士们做后勤保障。

事情得从两天前讲起。24号,也就是二月初二龙抬头这天,一个电话打给了郑州餐饮与饭店行业协会会长樊胜武。打电话的人,是武汉市青山区商务局的局长蔡丽华。蔡丽华说,20多天前驰援武汉的河南医疗队队员们,水土不服,吃不惯当地的饭菜,再加上精神压力有点大,很多人都上火了,“起了满嘴泡。吃不好也睡不好,看着特别可怜。”电话里,蔡丽华掉了眼泪。她说,看看河南的餐饮协会能否支持一下,给支援武汉的医疗队员们派几个厨师,做些家乡的饭菜。“让白衣战士们吃好睡好。否则作为武汉人,我觉得心里不安。”

3.jpg

郑州餐协接到电话之后,工作人员就紧急商量了一下,拟好通知,在协会会员群里呼吁。郑州的餐饮人也相当给力,在群里纷纷接龙,捐钱捐物捐人捐车的都有。“不到一天的时间,50家企业,就筹备了价值30余万元的食材和物资。”

4.jpg

41.jpg

43.jpg

44.jpg

45.jpg

42.jpg

带着现金和物资出发的,是三个企业的6名厨师。杜永闯是群里第一个报名的。他不仅是一名厨师,还是土房子怪味鱼的老板。捐款捐物值得点赞,捐人捐老板就有点少见,也更加难得了。杜永闯说,之所以没派员工去,一是因为店里的厨师都是做火锅的,没有做中餐团餐的经验。另一个是怕年轻人到了武汉上街乱跑,不安全。“我毕竟做过多年的厨师,与其让公司还有员工家里人担心,不如亲自去吧。”杜永闯坦言,报名后跟媳妇一说,媳妇两晚上都没睡好觉。“还是担心安全。我就劝她,该出事躲到哪儿也跑不了,不该有事上战场也没事儿。更何况我们就是在酒店里,在大后方做好服务,有啥不放心的?”

5.jpg

马允是二合馆经三路店的厨师长。本来正在老家休假,看到群里的通知,老板一个电话就到了。他说,其实这段时间,在微博微信上,看到医生护士们在一线救人,吃泡面睡地上,心里挺难受的。“那么多人都去支援武汉,漂亮的护士们把头发都剃了(妥当不妥当咱先不说),我作为大老爷们还有啥敢去不敢去的?”

6.jpg

▲马允:左三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出发武汉的6名厨师队伍中,阿五的厨师,就占了4个。宋建平是阿五黄河大鲤鱼的厨师长。看到李保军老总在厨师群里发的通知后,他第一时间就发了短信,要求去武汉。“我想,我是阿五人,也是一个退伍军人。在有危险的地方,当过兵的阿五人,一定得顶上。”

7.jpg

宋建平是报名确定之后,才给老家的媳妇打电话说的。电话里媳妇听到他要去武汉,说啥不让去。“我说我们是在酒店,每天消毒杀菌,只要不出门,不会有事的。”宋建平说,“我会把河南的美味黄河大鲤鱼,做给咱们的医务人员吃。”金乾武是阿五万象城店的厨师。他看到公司群里的通知后,也报了名。“刚开始李总没同意。我说,公司这么难,还捐款,还按时给我们开工资,我能做点什么呢?除了用手艺多做点好吃的饭菜,让医护人员少吃点苦,我想不到还有更好的办法。这也是人生不留遗憾吧。”李娟是此次驰援武汉厨师团唯一的女厨师。作为阿五海尚店的厨师,她坦言一开始的时候还是有点害怕,毕竟疫情还没有完全控制住。“但看到医护人员端着泡面盒饭蹲在地上吃,我看着看着都哭了。大家都在捐款捐物,我能有机会去武汉做点小事,做点水煎包,烙些葱油饼,让他们吃的舒服一点,也挺开心的。”

8.jpg

跟三个同事相比,阿五建业路店的厨师长朱高鹏更乐观一些。他说,这个世上只有两种人穿白大褂,一种是医生,一种是厨师。“医生们都去一线了,我们肯定也得去啊。”朱高鹏笑着说起小时候家里人给他算过卦,生命线很长的,“我们把事儿做好,平平平安安地去,平平安安地回。”

樊胜武作为阿五黄河大鲤鱼品牌的创始人,也是郑州餐饮与饭店行业协会的会长,说起两天之内筹备的驰援武汉厨师团,感触很多。

10.jpg

▲樊胜武右二(阿五黄河大鲤鱼品牌的创始人)

樊胜武说,从接到武汉青山区商务局和武汉餐协会长刘囯梁的电话之后,餐协的工作人员就开始上报相关政府和部门,拟写通知,发到各个相关群里,不到两天的时间,就筹备好了6名厨师和30余万元的食材物资,“这50家餐饮企业,真的很给力。”

樊胜武说,在此之前,郑州的餐饮企业已经有过一波儿自发的捐款捐物。如阿五、鲁班张、巴奴、炉小哥、姐弟俩、76人、阿庄等等。“26号这一次,是郑州餐饮人有组织的第二次支援,不仅捐款捐物,还捐人上前线。”对这一次的武汉驰援,樊胜武在现场对6个厨师说了几点要求。第一是要做好检查验货,要对出品负责,把菜做好吃,保证安全美味。“你们代表的是郑州厨师,是河南人。所以一定要把河南的特色美味做给我们的白衣战士,这次我们设计的菜单,从热菜、凉菜、面点、汤羹等等,有50多道。不局限于这些,包子饺子胡辣汤烩面大鲤鱼,他们想吃啥咱就做啥,而且一定要做好。”

11.jpg

20.jpg

22.jpg21.jpg

第二打消顾虑,保护好自己。这一次出行武汉,郑州餐协为每一个厨师准备了足量的口罩、防护服、护目镜、消毒液,还为每一个人买好了价值100万元的保险。“你们是与河南医疗队住在一个酒店,每天酒店都会做好消杀,所以不要有过多担心。”

最后一点,樊胜武特别交代6个厨师,一定平安归来。“到了武汉,你们就不是三个企业,而是一个团队,20多天的时间,要听从指挥,早日平安归来。”樊胜武说,在他的记忆里,长江抗洪能记住的是大堤上支锅拉面的杨记。“汶川地震是15年前,非典也17年了吧?其实人这一辈子,又能经历多少大事呢?在每一场危机来临的时候,不做旁观缺失者,做点力所能及的正能量的事。这样老了的时候,起码我们不后悔。”

不仅仅是捐款捐物,也捐人捐老板不止是三五天,而是二十多天。6个人,带着50家餐饮企业的捐赠,带着河南餐饮人的心意,就这样向武汉出发。

 12.jpg

▲华夏易通提供的冷链专车满载着郑州餐饮人的心意出发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里有这样一句话:坚强的人只能救赎自己,伟大的人才能拯救他人。而在樊胜武看来,这样的举动,或许不敢称为伟大,但起码值得我们点赞并大力传播。和平年代,生活平庸雷同,大善大恶都被覆盖。但一旦到了非常时期,比如战争、灾难,人性中的善恶就全部张扬开来。那些无私无畏者,那些舍己为人者,那些吹哨人,才是真正推动历史进步的英雄。他们被记录下来,口口相传,一代又一代,绵延至今。

13.jpg

26号,郑州的餐饮圈,为6位勇敢的厨师送别。期待你们带着家乡的美食,抚慰千里之外的故乡人。也期待着你们这些穿白大褂的逆行人,带着疫情消散的佳音,早日平安归来。

14.jpg

(感谢郑州市餐饮与饭店行业协会,好食记提供图片)


【责任编辑:李文文】

大河城市发展《南京共识》发布,全球滨水城市携手共创可持续未来

南京明城墙上的斑驳砖石与秦淮河的悠悠流水,见证了一场跨越国界的城市对话,来自五大洲的市长们在此共谋滨水城市的未来。11月19日至21日,以“扬子潮涌 文明共启”为主题的“2025世界市长对话·南京”活动在南京举行。来自文莱、埃及、德国、意大利、塞尔维亚、纳米比亚、马来西亚、墨西哥、尼泊尔等国家的友好城市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城市市长及代表参会。与会

武铁护航澳门濠江学子荆楚研学

五星红旗与“欢送澳门濠江中学师生”红色横幅相映成趣,澳门濠江中学403名师生与铁路工作人员挥手告别,登上G337车次高铁离开,圆满地完成了为期4天的荆楚文化研学之旅。据了解,澳门濠江中学作为率先在澳门升起五星红旗的学校,始终以“家国同心”为育人根基。此次,该校组织师生从濠江之畔奔赴湖北,开启以“三国赤壁・英雄

福建:打造理想旅居目的地 探索“慢生活”新业态

旅居是一种结合长期居住与深度体验的现代生活方式,强调在异地环境中融入当地文化、自然和生活节奏。核心在于通过较长时间的停留(通常数周至数月),打破传统旅游的短暂性,实现身心放松与文化探索的双重目标。

绥芬河启动冬季冰雪旅游“百日行动” 五大板块打造中俄风情口岸冰雪体验

昨天,黑龙江省绥芬河市政府在市老干部局会议室召开2025-2026年冬季冰雪旅游“百日行动”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以“向北开放·冰雪逐梦”为主题,划分“绥”埠风情、“绥”宴启幕、“绥”梦冰雪、“绥”心相待、“绥”时守护五个板块,亦在为中外游客呈现一场别样的绥芬河冬日之旅。

新雪季点燃万亿市场 东北冰雪经济提质扩容加速跑

从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的科技焕新,到三省一区的协同布局,一场以“冰雪+”为核心的产业变革正在白山黑水间悄然上演。据最新数据显示,2024-2025冰雪季东北地区预计接待游客总量将突破2亿人次,冰雪经济正成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政策赋能:三省一区协同布局黑龙江省率先发布《冬季冰雪旅游“百日

武铁开行特色文旅专列 联动优惠激活消费活力

今天早上7点30分,由汉口站开出的Y859次银发旅游专列载着700余名旅客,奔向具有“仙山秀水”之称的湖北十堰地区,开启了一场专为银发一族精心打造的“探秘十堰”4日深度游之旅。据了解,这次旅程采用“一张车票管全程”模式,将交通、住宿、餐饮、门票等服务融为一体,免去老年人多次购票、频繁换乘的困扰,提升旅客游玩体验。

千年茶道再飘香 中俄蒙携手激活跨境旅游新通道

一条贯穿三国的历史商路,正通过旅游合作焕发新生。第九届中俄蒙三国旅游部长会议11月7日在蒙古国达尔汗市举行,三方共同签署了《中俄蒙“万里茶道”旅游合作发展计划(2025-2026)》。这份发展计划旨在挖掘“万里茶道”的文化与经济价值,加强旅游合作,推动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会议期间还举办了中俄蒙旅行商洽谈会、“万里茶道”主题展览和“万里茶道”自驾游启动仪式等活动,

专家论屏南实践:文创赋能古村 解锁乡村振兴深层密码

在八闽大地的群山深处,福建宁德屏南县的古村落曾长期处于“锁在深闺无人问”的窘境。大量村民为谋求更好的生计背井离乡,涌入城市成为新市民,只留下一座座老屋孤寂地守望田野,如同缺乏梳妆的俊俏姑娘,藏于深巷之中。幸运的是,一批古村落的守护者始终坚守根脉,用心守护着这些珍贵的文化遗存,为屏南乡村的后续振兴积蓄了宝贵的后发优势。▲夏地村春景▲甘棠乡巴地村“火凤凰”演

今冬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将扩大到120万平方米,解锁冬日新玩法

将打造三个面积超百万的冰雪旅游旗舰景区,其中,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园区面积将由100万平方米扩大到120万平方米。2025-2026年哈尔滨冰雪季即将盛装启幕,亚布力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区开板在即,哈尔滨冰雪大世界20万立方米存冰

从“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第七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公布,32处旧址开启活化新生

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开启新模式,探索“工业遗产+”科普教育、旅游休闲、产业重塑等新业态。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公布第七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火箭总装厂、二七机车总组装厂房、京张制造厂、华北制药厂等32个工业遗产上榜。本次名单是根据《国家工业遗产管理办法》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组织组织开展第七批国家工业遗产认定申报和第三批复核工作的通知》要求,经项目单位自愿申报、省级工业和信

流动中国再添风景线!主题列车开辟文旅融合新征程

串联千里江山,搭载特色文化,一趟趟主题鲜明的旅游列车正成为中国广袤土地上移动的风景线。今年前三季度,全国铁路发送旅客35.4亿人次,同比增长6%,再创历史同期新高。在这组令人瞩目的数据背后,是铁路部门持续优化的运输能力和日益多元的出行选择。近期,各地铁路部门充分利用客运淡季释放的运力资源,与文旅、教育等部门协调联动,精心组织开行旅游列车、银发列车、研学专列、

新雪季启幕!万亿冰雪经济乘风而起,全产业链蓄势待发

随着北方多地迎来初雪,2025-2026新雪季正式拉开帷幕。据《中国冰雪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5)》预测,我国冰雪产业规模将于年内突破万亿元大关,达到10053亿元。在技术革新、政策红利与消费升级的三重驱动下,冰雪旅游、冰雪装备、冰雪文化等全产业链企业正迎来黄金发展期。冰雪旅游:从“一季热”到“四季火”在黑龙江漠河,北极村滑雪场已提前开板,造雪机昼夜运转,景区民

北京绘制工业旅游“未来图谱”,三年后年收入冲30亿

曾经机器轰鸣的钢厂、科技感十足的汽车工厂、承载时代记忆的工业遗址,正变身为吸引年轻人争相打卡的“赛博乐园”。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近日联合发布《北京市推动工业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2025—2027年)》,为首都工业旅游绘制出一张清晰的“未来图谱”。根据方案,到2027年,北京市力争实现年工业旅游人数2000万人次、年旅游收入30亿元的目标。

龙海2025国庆“文旅大片”上映:非遗山海“碰撞” 畅享“放心游”

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福建考察,为八闽大地的发展擘画蓝图;一年后的2025国庆中秋双节,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以“放心游龙海”为片名,倾情上映一部叫好又叫座的文旅大片。当非遗传承邂逅山海风光,当港城联动点燃全民参与热情,龙海文旅市场活力迸发,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龙海有“戏”:非遗全域联动 港星燃爆现场“潮起月港・星耀非遗”第三届龙海非遗嘉年华,无

陕西文化“出圈”记:从“历史宝库”到“流量密码”的破局之路

解码“十四五”期间陕西文化资源转化的创新实践,西安连续三年蝉联“全国十大热门旅游目的地”榜首,汉服体验、非遗工坊、数字演艺等新业态订单量同比增长145%。这一现象背后,是陕西在“十四五”期间以文化资源为基、以创新驱动为翼,构建“文化+科技+旅游+商业”生态体系的系统性变革

上海旅游节闭幕,“一节两季”拉动消费超3000亿元

93天的欢腾留下了惊人数字——3132亿元旅游消费,1.63亿人次游客。10月6日晚,黄浦江边的世博文化公园在月色与灯光中迎来第36届上海旅游节的闭幕时刻。这场历时93天的城市节庆首次采用 “一节两季”长周期模式,从7月5日持续至10月6日。上海旅游大数据显示,本届旅游节累计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