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闻联播6月23日武汉电(记者雷世斌 通讯员杨佩佩)作为湖北省最大的文化产业商会,有必要为大家带来一场关于遗产文化的知识普及。物质文化遗产,顾名思义,有形文化遗产,包括历史文物、历史建筑、人类文化遗址。如甘肃敦煌莫高窟,陕西秦始皇陵及兵马俑,长城、故宫等。那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呢?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下殿堂级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景泰蓝。

(传统景泰蓝)



(东琅公司出品景泰蓝手工艺品)
2006年,景泰蓝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景泰蓝,又称“铜胎掐丝珐琅”,是一种将多颜色珐琅釉附在铜胎上烧成的工艺品,最早出现于元朝,在明朝景泰年间盛行,工艺成熟并达到顶峰,景泰蓝是皇家和王府的专用品,皇帝偶尔赠赏给大臣,因此,景泰蓝的尊贵、珍稀价值非同一般。景泰蓝之高贵,尽显皇家风范;景泰蓝之气质,磅礴大气独凛然。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国人的文化自信逐渐树立起来,传承历史文化,发扬民族精神,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为此中国的景泰蓝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继承传统古法景泰蓝技艺的同时,发明改良多项景泰蓝工艺。

(左:湖北省文化产业商会秘书长,右:武汉东琅工艺品有限公司创始人)
武汉东琅工艺品有限公司及时创新,将景泰蓝与DIY手工相结合,让国家级非遗“走下神坛”,走进校园,走进社区,走进景区,走进千家万户,让全中国人民自己亲自动手劳动制作,感受这种传统手工艺的文化。为此目标,与同样是弘扬荆楚文化瑰宝,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湖北省文化产业商会达成深度战略合作,将共同运营,共促非遗文化繁花。

(接待外国元首夫人,体验景泰蓝DIY)


(景泰蓝获外国领导人接待)



(景泰蓝非遗文化进校园)



(景泰蓝走进妇联,创造再就业)


(景泰蓝走进少儿DIY)



湖北省文化产业商会和景泰蓝制作公司联手合作,将皇亲国戚、达官显贵使用和爱好的国家级非遗景泰蓝走下神坛,贴近百姓生活,同时,商会将重点实施:
景泰蓝下乡(扶贫攻坚致富);
景泰蓝走进校园(文化传承和手工劳作)
景泰蓝走进研学基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产业商会,传承非遗经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