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经济新闻联播网《廉政教育》频道从今天开始组播。
廉政的提法路人皆知,因为它也属于年年讲月月讲日日讲的内容,见诸于各报端以及大大小小的各级别会议。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各有所叙。
我在这里也谈一点所见:
一,廉政应该是所有公务单位的底线
在好一段时间里,因为不正之风和腐败之风的积聚,让我们的反腐败斗争工作进入了白热化的状态,所以我们所听到的议论——如果上升到舆论,似乎一个单位,因为其做到了廉政,我们会把它视为先进单位,很光荣,受表扬,作为议论中的模范。
这其实是一种不正常的认知状态,它似乎在告诉人们:把公务单位处于不廉政看作是常态。
对于宣传部门的宣传效果来说,这是一种谬误,应予以纠正。
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所有公务单位的成员,无论是公务员还是在岗的非公务员,都应该是廉政的。服务工作的水平有高有低,但是廉政应该是工作的底线标准。如果做不到,公务单位的廉政就失去了基础,因为公务单位是由人组成的,包括领导和所有在岗的工作人员。
二,以宣传工作效果的角度来看,“倡廉反腐”的提法要比“反腐倡廉”的提法更有利于对廉政的宣传。
一个官员或者工作人员的腐败行为,多数并不是一开始就达成选择的,有许多人在刚开始参加工作时,表现还都是不错的,甚至也还是先进的,他们之所以以后成为贪官或者贪污者,除了自身的原因之外,单位的廉政教育不到位,倡廉工作力度不够,氛围不浓,对公职人员的思想约束和规范不够,因而导致他们思想滑坡,加上同样因为廉政的措施不足,不严格,造成贪腐人员有机会实施贪腐,受到法律的惩治。
所以,倡廉是反腐败的首要工作程序和积极措施因素。
“倡廉反腐”的提法,其作用,属以正面教育,提携正气,给人以积极的向上的导引,更加符合与防腐反腐的因果关联关系。
“反腐倡廉”的提法,亡羊补牢,也是一种战术性的教育措施。
三,廉政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不想腐”的境界
反腐永远在路上。
在现阶段,我们的工作安排是要造就一个公务单位里形成公务人员“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的工作环境和社会环境。
“不敢腐”,是因为腐败将受到法律的惩治;
“不能腐”,需要建立一套防止腐败的制度和规矩,杜绝实施腐败的机会和条件。
“不想腐”,是从思想上防微杜渐,用先进的思想克服落后的思想,提高觉悟,生成廉洁奉公的品质,将腐败的欲求连根拔出。
这是当前反腐败工作的战役性的部署和步骤。
但从战略上来讲,反腐败首先第一位的工作是思想教育,力争达到“不想腐”的境界,但是不可能人人都达到这种境界,因此,就要建立与“不能腐”有关的各项规章制度和规矩,以限制还存有腐败意识的公务人员的侥幸心理和投机行为,使他们不能遂心所願。对于那些不能遵守这些制度和规矩,挺而走险的贪腐人员,则实施法律制裁!
因此,达成“不想腐”是我们进行廉政教育的最高要求,最终目标。
贪腐现象相当大的因果都是与经济活动的交易相伴而生的。 因此,在《中国经济新闻联播网》上的《廉政教育》频道显然将更多的担当宣传责任和义务。做好工作,很有意义,我们将乐此不疲,不断努力。
最近中央九部委发布了文件:《农业农村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教育部 科技部 财政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自然资源部 退役军人部 银保监会关于深入实施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培育行动的意见
农产发〔2020〕3号》,“到2025年,农村创新创业环境明显改善,创新创业层次显著提升,创新创业队伍不断壮大,乡村产业发展动能更加强劲。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达到100万以上,农业重点县的行政村基本实现全覆盖。”
我们都很清楚,如果他们所在的农村基层组织——公务体制单位的风气不正,纵使他们有干劲,有能力,也很难施展出来。
所以对全国的农村干部进行培训,其中廉政教育,肯定是会作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对于建设农村基层组织,包括党支部,村民委员会,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配合九部委文件布署的这一工作,我们将在《廉政教育》频道,推出纪实性的,关于模范乡村基层组织落实廉政工作的历程故事,供广大农村干部及基层组织借鉴,参考和学习。
办好《廉政教育》,为广大基层组织和公务人员服务,是我们的初心,欢迎对我们的工作不足之处,给予监督和批评,以利于我们改进编组和报导工作,提高水平,为在大变局的新时代征程中,做出我们的应有的贡献。
(图文整理:那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