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闻联播10月23日海口电【记者张晓敏】10月19日至23日,由江苏省科学传播中心主办,中国经济新闻联播(海南)传媒基地承办的“2020年度江苏省科学传播理论研讨班”第三期在海口开班。

“2020年度江苏省科学传播理论研讨班”合影
研讨班采用“理论课程+实践教学考察”的模式,通过学习海南优秀历史文化知识与参观兴隆热带植物园、海南省博物馆、文昌国际航天城等实地教学相融合,旨在通过跨界培训、学习,探索新时代科普工作的新路径。江苏省市县科协40多位有关同志参加了此次培训活动。
本次研学班邀请了知名专家、学者为大家带来了精彩纷呈的课程。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教授海滨主讲的《中华优秀历史文化在海南》拉开了此次研讨班的“第一课” 。

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海滨教授
深入挖掘和阐释了海南优秀历史文化,重走苏东坡在海南时所走的“东坡路”,市县联动,推动西线文旅融合发展;聚焦东山岭,以万州城里的讲学修志与东山岭上的题诗刻石二者互为表里、互相映发,推动东线文旅“东山再起”;探秘东坡书院、琼台书院等书院文化,展示海南历史文化中的优质教育资源与优良教育传统;重读丘濬、王弘诲等海南大贤对接海洋战略与国际交流,推动中西文化交流;寻根茶与沉香文化,为海南文旅产业发展赋能。

海南政法职业学院副院长朱绵茂
海南政法职业学院副院长朱绵茂以《海南自贸港和智慧海南政策解读》为题,从贸易自由便利、投资自由便利、跨境资金流动自由便利、人员进出自由便利、运输来往自由便利、数据安全有序流动等方面对海南自贸港的总体方案进行深度解读,对标国际最高水平的开放形态,打造智慧化海南,向学员全方面、多角度、立体化展示了美好新海南。

马来西亚林国荣创意科技大学管理学博士张开震
延边大学历史学硕士、马来西亚林国荣创意科技大学管理学博士张开震在题为《政商风云动华夏,海空并进通五洲》的授课中,带领学员回溯了1840年前以苏轼为典型代表的海南历史,以“宋氏家族”的成长轨迹及对海南影响为典型的海南移民潮,及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重要意义。激发了学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一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贡献的豪情斗志。

学员参观兴隆热带植物园
本次研讨班采用专题教学与实地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实地参观兴隆热带植物园。兴隆热带植物园作为中国热带地区十分重要的热带作物科研教育基地、试验、示范基地和物种基因库,收集保存有3000多种独具特色的热带、亚热带作物(植物)种质,已成为一座集科研、科普、生产、加工、观光和种质资源保护为一体的综合性热带植物园,工作人员详细的为学员们介绍了热带香辛料植物、热带饮料植物、热带果树、热带经济林木等12类植物的起源及传播的相关情况,让学员实地感受海南热带植物园丰富的植物资源及海南热带植物的魅力。
此外,学员们实地参观了海南省博物馆、文昌国际航天城等科普教育基地。海南省博物馆依托“华光礁1号”沉船的保护修复及沉船中出水的近万件瓷器,对海南的历史、少数民族文化、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物遗产等进行了全方位的展示。
文昌航天发射场作为中国首个开放性滨海航天发射基地、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低纬度发射场之一,可以发射长征五号系列火箭与长征七号运载火箭,主要承担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大质量极轨卫星、大吨位空间站和深空探测卫星等航天器的发射任务。让学员实地感受伟大的中国航天工程及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的航天精神。

学习现场
通过此次研讨活动,学员全面了解了海南这颗南海明珠将在自由贸易港的历史进程中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辉。学员们一致表示将以开拓创新、争创一流的科研人为榜样,积极响应国家的政策号召,努力做到刻苦钻研,以振兴国家为己任,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扎扎实实地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做出贡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更多详情,请搜索并关注微信公众号:“中经联播”、“亚洲品牌会客厅”、“走进自贸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