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11月21日黑龙江齐齐哈尔讯】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齐齐哈尔市龙沙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把改革作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按照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改革思路,着力解决课堂教育质量不高、教育资源不均衡、学生课业负担重等热点难点问题,持续推进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向纵深发展,实现教育发展多点突破。

优化资源配置,大力推行“县管校聘”改革
龙沙区建立编制动态管理新机制,在区级“县管校聘”文件未下发前,率先建立“周转账户”,确保招聘教师工作的顺利实施。同时,按照“总量控制、统筹使用”原则,核算出龙沙全区教师岗位结构比例,拟订具体统筹分配方案并组织实施。中冶新城小学率先实施“县管校聘”,聘请各县区名优教师,促进学校发展。为确保专任教师“退补相当”,今年已招聘教师40人。区域内教师调动将由主管教育部门办理相关手续,人社部门备案管理,优化了教师流动工作流程,拓宽教师补充新渠道。

创新办学模式,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
龙沙区实行名校办分校机制,由名校输出资源在辖区异址办分校。目前,龙沙小学南苑校区已建成,永安小学南校区正在筹建。同时施行委托式办学、学区化办学。由三十四中托管五中、恒昌中学托管四中。小学分成五个协作性学区,初中一个大学区,每个学区由1所学区长学校牵头管理,实现学区内师资、教学设备设施、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同时探索“公办民助”办学模式,联合中冶集团投资500万元升级改造新城小学,全力将中冶新城小学打造成高配置、高起点、高质量的特色品牌学校。

强化阵地作用,着力提升课堂教学质效
龙沙区积极构建绿色课堂,建立健全课堂监管制度,提高课堂教学质效。龙沙全区20所中小学全面实施课题研究,构建了“12345”绿色生态“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即1 个中心、2个原则、3个主题、4个理论支柱、5个教学环节。组织开展“行动研究”“互联网+教育”“小课题、大教研”、中小幼衔接研讨、教师赛课研课、名优教师引领课等系列活动,促进全区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同时,成立线上教学指导团队, 精选教学平台和资源,加大校际间互动交流。召开线上教学阶段总结会,查找存在问题,及时补齐短板,高质量推进线上教学,保证了线上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聚焦深化改革,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通过优化作用管理、精准控辍保学、落实课后服务等方法全力打造数字化、服务化教育管理模式。建立作业评价、展示、调查制度,引导教师重视作业设计质量。制定《龙沙区关于控制辍学生规定》《龙沙区中、小学学籍管理办法》,建立控辍保学专项平台。定期宣传义务教育法规,在全区形成依法治教、兴学控辍的浓厚舆论氛围。强化学籍管理,做到学籍清查经常化。同时,制发《龙沙区小学课后看护服务实施方案》《龙沙区进一步加强小学课后看护服务工作指导意见》,全面启动课后看护服务,补充专项资金40余万元,龙沙全区课后看护率达到96.6%以上,为学生的课后服务提供了有力保障。
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强化顶层设计。制定《龙沙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规划》,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对基本均衡国家验收中存在的问题进 行梳理,制定整改措施。逐年按计划开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达标学校评估,确保完成创建任务。改善办学条件。教育经费投入均实现“三个增长”,义务教育学校生均教学辅 助用房面积、运动场馆面积、教学仪器设备值等逐步接近优 质均衡发展标准。积极拓展资金渠道,巩固提高义务教育均 衡发展水平,截至目前,已争取到专项建设资金697.9万元。加强队伍建设。健全校长教师交流机制,按照交流比例各校选派人员进行交流,组成6个黑龙江省级骨干教师团队帮扶薄盟学校。完善中小学绩效工资制度,充分调动龙沙全区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创建名园长工作坊、各校名师工作室,积极发挥工作室头雁引领示范作用。(魏伯勤 刘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