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12月12日深圳电】近日,深圳市华本影视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奕廷一行前往汕头,先后拜访了汕头油画院院长方声涛和汕头市政府宣传部副部长,广东潮剧院院长、党委书记黄奕瑄,得到了各位领导的热情接待。李奕廷代表华本影视祝贺汕头市在第十四届广东省艺术节中荣获一等奖,并表示非常荣幸能与领导们共同分享获奖的喜悦和共同见证汕头文化的崛起。

据了解,汕头是潮汕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有大海的地方就有潮人”,有潮人的地方无疑就有潮汕文化的存在。汕头潮汕文化历史悠久、起源于潮汕先民、成型于秦汉、发展于唐宋、昌盛于明清、创新于现代,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分支,有中外文化兼容的特点,汕头有自己的潮汕方言、潮剧、潮绣、潮乐、潮菜、工夫茶、潮汕工艺、潮汕民俗等特色。

黄奕瑄院长向华本介绍了潮剧文化,潮剧是中国十大剧种之一,广东三大剧种之一种,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南国奇葩”的美誉,以优美动听的唱腔音乐和独特的表演形式,融合成极富地方特色的戏曲而享誉海内外。潮汕文化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支脉,潮剧名角姚璇秋一直受到国家领导人的关心。

据悉,潮剧已有600多年历史,在五六十年代,潮剧界能人甚多,老艺人和新文艺工作者济济一堂,社会上的文人学者也无微不至地关注着潮剧,当时对传统的整理传承达到了一个高峰。专家学者对大量的传统剧目进行了甄别筛选,绝大多数有提炼价值的剧目经过加工,成为潮剧的经典和保留剧目。这批剧目剧本紧凑,立意高,唱词文雅,文学价值很高;音乐既保留了传统,也融入了新素材;动作设计与人物塑造紧密相连,并保留了潮剧细腻典雅的特色和独有的表演程式。老舍、曹禺先生曾一再叮嘱,要十分珍惜潮汕文化遗产,把富有地方特色的潮剧传承和发扬光大。

黄奕瑄院长表示,除了潮剧等本土文化,汕头也是一个具有电影基因的城市。电影之父郑正秋,中国进步电影的先驱者蔡楚生,人民艺术家陈波儿都是汕头人,他们是中国电影届的先驱者,为中国电影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1922年,郑正秋与他人合作创建明星影片公司。1932年,自编自导了电影《自由之花》;1934年2月13日,自编自导的剧情片《姊妹花》上映;1935年6月5日,参与执导的战争电影《热血忠魂》上映。

1926年,蔡楚生成立了“汕头进业电影制片公司”,把自己编写的滑稽短剧《呆运》拍成电影,在汕头公映。1934年,他自编自导剧情电影《渔光曲》,获得莫斯科电影节荣誉奖,成为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1947年,与郑君里合作执导剧情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 。《渔光曲》和《一江春水向东流》,都分别创造了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国产影片最高上座纪录,轰动海内外。

1949年底陈波儿奉命调到北京,担任了电影局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艺术处处长。1950年由她直接领导并提出编创建议,完成了26部国产影片。这些影片的问世和在国内外的放映,给新中国电影事业奠定了一个初步基础,新中国电影以一个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世界人民的面前。这是她丰富的经验、实干精神和领导者的才能与气魄结出的硕果。电影局在陈波儿的领导下,筹备表演艺术研究所,也就是现在北京电影学院的前身,陈波儿任所长。

时至今日,汕头也还在影视的道路上努力着。1999年,汕头拍摄的29集电视剧《家园》获得了中国电视剧的最高奖项——第20届飞天奖三等奖。豆瓣评分8.1。20年前,汕头拍摄的关于潮汕题材的作品就已经能达到如此的高度,那假如让我们再创作一次,可以言说的东西或许更多。

2012年,独立电影《鮀·恋》以“潮汕本土第一部电影”的标签进入公众的视野。亲切的家乡方言、熟悉的生活背景,一时激起潮汕学子们的观影热情。《鮀恋》没有做商业宣传,却收到省内十几所高校的放映邀请。电影主创们在缺资金、少支持的情况下,坚持完成拍摄及后期制作,这样的坚守打动了不少观众。

2018年,《爸,我一定行的》霸占了潮汕人的朋友圈。功夫茶,潮剧英歌等潮汕文化穿插其中,方展荣、李树浩、陈锦标、苏细珍等潮汕本地家喻户晓的老戏骨客串出演,勾起了许多80、90后的回忆。还有电视剧《厝边头尾》、《潮糖之路》等都是以潮汕文化作为基础的影视作品。

黄奕瑄院长表示,根据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聚焦汕头发展新定位新目标新任务,按照市委“1146”工程关于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突出做好“侨”的文章、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部署,积极做好汕头产业园规划建设工作,用深厚的文化底蕴去涵养汕头的文化内涵,让汕头这座老城市焕发新活力,进一步引导人们认识到汕头经济特区的今天来之不易,从中感悟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越性,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第一个“1”,是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第二个“1”,是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4”是做大做强先进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文化旅游业、现代农业等4个新兴支柱产业;“6”是突出提升发展能级、做好“侨”的文章、全周期管理、保障改善民生、精神文明建设和安全发展等6个着力点。
为此,深圳市华本影视传媒有限公司注册成立华本影视传媒(汕头)有限公司,并计划建立电影产业园,为以后对接汕头市文化和影视项目做好准备。

另悉,电影产业园将以电影工程研究院为核心,以影视工程技术人才培育培训、项目研发为宗旨,为汕头乃至全国的影视及新媒体产业基础工业产业发展研发系列培训标准及认证标准,同时为影视工业全产业链构建产业集群,为影视相关项目,如:影视科技旅游、影视体验式旅游、影视产业示范基地、影视青少年科技实训基地等战略性新兴影视产业发展提供行业研究论证依据,定期出台相应研究成果及行业发展蓝皮书。

影视交易也是电影产业区的功能之一。电影产业中创作、融资、放映及后产品开发等是以营销发行交易为中心的,而目前国产电影仍存在制片、发行、放映等各方之间对接较难的现状,特别是投资主体多元化后,电影各环节的营销和交易亟需搭建一个规范、规模、开放的营销交易场所和平台。而该项目正是搭建了一处能够同时满足电影营销交易各方,进行有效沟通与互动的平台。

深圳市华本影视董事长李奕廷表示,近几年中国电影产业取得跨越式发展,但产业链不完整,诸多尚待开发的电影产业项目,产业引导、行业培训、产品整合、项目升级、衍生产品等急需进入市场营销交易,而此项目就是建设这样一个平台,让电影产业各环节都能够实现快速、批量对接交易,使得更多的产品能够进入市场,更多的投资能够得到回报,进而带动整个产业价值链的建立和完善,形成正常和良性的循环。这意味着一个高端规范、规模便捷、公开权威公共服务平台的诞生,将有效完成与市场的对接。

黄奕瑄院长表示,为深入贯彻国家有关发展电影产业的决策部署,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机遇,积极响应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联合有关部门“中国由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转变”号召。汕头正在构建具有战略性和可持续发展性的创新型影视增值模式,旨在促进汕头市乃至全国的影视新兴产业科研成果向产业转移,在新兴产业技术发展和探索产学研用合作机制中发挥引领、示范、带动、骨干作用。同时通过创新型产业、技术和企业及新兴产业集群的培育,促进汕头市第三产业的发展,使其成为国内知名的影视产业综合性研究智库、技术转移和产业化基地。

▲汕头市委原副秘书长林炳元(右四)、汕头油画院院长方声涛(右三)与李奕廷董事长(左四)合影
黄奕瑄院长表示,华本影视是一家有信心、有情怀、有担当的文化传媒公司。电影产业属于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的文化产业。大力繁荣发展电影产业,对于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对于扩大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电影产业作为文化产业中的重要内容,已经成为城市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与人民的精神文化息息相关。
李奕廷表示,此项目受到了汕头市政府的高度认同和支持,华本有信心将电影产业园发展起来,为汕头影视文化产业实现更好的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提供更好的服务。坚信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华本必将不负众望,在汕头这片充满着创业和追梦的土地上,让汕头电影产业园成为中国电影强国梦想中的主力军。(申成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