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12月22日广东东莞电】22日上午,万江中学、常平中学、麻涌中学、商业学校改扩建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东莞市万江中学项目现场举行。东莞市教育局副局长邓柏松、万江街道教育管理中心主任苏伟民、万江街道住建局局长袁志超、万江中学校长胡毅超、常平中学校长潘礼宏、麻涌中学校长姚中奎、商业学校校长邓任涛、金地集团开发管理公司总经理蔡戈鸣、中行建设工程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尚斌乾、华坤建设集团总裁饶振水出席了开工仪式。四所学校改扩建工程建成后将有效缓解东莞市学位紧张问题,增强教育教学质量,对东莞市教育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开工仪式现场
广东华坤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总裁饶振水致辞时表示,在项目整个施工过程中,将严把工程进度、质量、安全关,用匠心致力打造精品,向建设单位交付一个优质、满意的工程。

▲广东华坤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总裁饶振水致辞
中行建设工程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尚斌乾致辞时表示,中行建设工程顾问公司将严格履行合同赋予他们的监理职责,恪守职业道德,与各参建单位携手同心,确保工程安全、优质、高效的如期完成。

▲中行建设工程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尚斌乾致辞
项目代建管理方金地集团开发管理公司总经理蔡戈鸣致辞时表示,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振兴教育全民有责。在东莞市教育扩容提质千日攻坚行动的指引下,金地管理承接了首批学校类代建项目包,其中包括万江中学、常平中学、麻涌中学以及商业学校四校改扩建项目,并且是首批唯一一个需要四所学校全部于2021年陆续完成项目交付的项目包。代建的项目包地点分散、工期紧、任务重,金地管理深感使命沉重,也对打造精品工程,建设百年校园责无旁贷。
蔡戈鸣同时表示,在教育局领导的信任下、在各职能单位及校领导支持下,四所学校已取得施工许可。今天,四所项目集中开工。在后续建设过程中,金地代建团队将以科学筑家的使命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在安全施工的前提下,按照工程进度要求,高质量、高水平地完成建设任务,将四所学校建设成为精品工程。

▲金地集团开发管理公司总经理蔡戈鸣致辞
万江中学校长胡毅超致辞时表示,一直以来,万江中学高度重视师生发展,在“尊重、超越”的办学理念下,努力打造师生和谐、人文素养高、教育质量优良、文化氛围浓厚的可持续发展的优秀高中。胡校长同时承诺,在日后的建设工作中,将极力配合各参建单位,以严谨的工作态度,精益求精,确保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项目,早日为校园学子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为建设“湾区都市、品质东莞”作出积极的贡献。

▲万江中学校长胡毅超致辞
东莞市教育局副局长邓柏松致辞时表示,近年来,东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公办学校建设工作,为此全面开展教育扩容提质千日攻坚行动。教育扩容提质行动总投资约300亿元,拟新建改扩建236所公办中小学,增加学位34.78万个。此次集中动工的4个项目,总投资约6.3亿元,新增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建成后可增加学位5150个,预计可在明年秋季实施高一级扩招。
邓柏松指出,在日后的建设工作中,各相关单位要牢记使命,确保实行挂图作战,严格把控工程质量,贯彻安全文明施工,并以新校园启动为契机,瞄准更高定位,科学谋划未来发展,实现“扩一所优一所”的战略目标。

▲东莞市教育局副局长邓柏松致辞
据悉,万江中学改扩建项目位于东莞市万江泰新路118号万江中学校内,总建筑面积23827平方米,改扩后规划增设36个班级,扩招900人。预计投资约1.2亿元,将于2021年7月建成投入使用。
常平中学改扩建项目位于东莞市常平镇振兴路159号常平中学校内,总建筑面积约47842平方米,改扩后规划增设36个班级,扩招1800人。预计投资约2.3亿元,将于2021年7月建成投入使用。
麻涌中学改扩建项目位于麻涌镇太步路麻涌中学校内,总建筑面积约28216平方米,改扩后预计新增24个班级,扩招1200人。预计投资约1.3亿元,将于2021年7月投入使用。
商业学校改扩建项目位于东莞市莞城区学院路249号商业学校(莞城校区)校内,总建筑面积约30616平方米,改扩后规划扩招1400人。预计投资1.4亿元,将于2021年9月投入使用。

▲领导启动画轴宣布开工
另悉,在项目前期工作开展中,四所学校改扩建工程项目的设计方案得到了东莞市领导的一致认可,这离不开金地集团开发管理公司在行动上的高度重视。金地管理在项目初期快速组建专业的代建团队并开展相关工作,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领导合影
据了解,本项目的受托管理方金地集团开发管理公司是金地集团旗下独立经营代建业务的一级子公司。从2006年代建深圳市第一个政府代建项目——福田科技广场至今,金地集团代建业务累计开发管理面积超1000万平米,住宅项目累计货值超过700亿,覆盖全国近30余座城市,涵盖政府公建、住宅、办公、产业园、商用等多种物业类型。其中,在深圳、东莞在建的学校类代建项目已有将近20所,有着丰富的学校代建经验和良好服务;未来,金地管理将严格把控好质量关、进度关、成本关,把四所学校打造成为新时代的学校标杆之作,为政府匠造精品工程,尽企业社会责任,树金地品牌形象,助力民生,共建美好。(申成勇 李琳琳 曾广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