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

“牛转乾坤”书画艺术作品线上迎春展在哈尔滨举行

【中经联播2月3日哈尔滨讯】人逢盛世牛报喜,满园春色燕衔来。在神州大地喜迎新春,全国人民砥砺奋进新征程,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由中国友好画院主办,“牛转乾坤”线上书画作品迎春展2月3日在冰城哈尔滨举行。

中国书画是具有强烈民族性的先进文化艺术。此次画展的宗旨是: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弘扬中国文化精神,扩大书画家之间的交流,同时为收藏家和收藏爱好者搭建一个鉴赏、收藏的平台。

e1cf35d555c8c5e951c2e65c5302e70.jpg

画坛名家吴团良(左一)书法家迟文斌(左二)画家王立新(左三)画家李成全(左四)

据主办方介绍,此次画展,由画坛名家吴团良先生领衔,携著名书法家迟文斌、画家王立新、画家李成全共同参展,展出40余幅他们近期精心创作的书画作品。其中吴团良先生的精品力作《牛转乾坤》作品,主题鲜明,造型生动,笔墨酣畅,别开生面。

fa9a6e8636ef4d4631dee09f3764be2.jpg

吴团良,达斡尔族,中国友好画院副院长,原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委员、现任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工笔画学会顾问、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黑龙江省中国画学会会长,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黑龙江省文史馆馆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6cb4f56da623338c8e47a57c581f39d.png


1db8244ae11fb4e0b8d8c849cde122d.jpg

c863767c926b4b6c668bef135f5b217.png

吴团良先生的作品,在中华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宏大叙事背景下,以对游牧文明的精准把握与独到刻画,尽显禅意与圣洁之美。他以画笔抒发来自灵魂的图景,在人之灵性的天空和艺无止境的探寻中,成为中西技法运用娴熟的集大成者。解读他的画作是一次精神洗礼之旅与心灵盛宴的畅享。

4697600ae01baa8865f0138e043dafb.jpg

书法家迟文斌先生,民革党员,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理事、黑龙江省文史馆研究员、黑龙江省书法家协会理事、民革中山书画院书法院院长、哈尔滨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3bb45f411a7705ef24bb4bc150557fe.png

b7e7f4f081bdddb920c6a5f7698f2e7.png

 对于书法家迟文斌来说,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笔耕不辍,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慢活”人生。他从孩童时期最简单的描红本开始,到今天能够在宣纸上笔走龙蛇,能够让他坚持不变的,唯有心中那份对书法的热爱。

e361dd2545eccb6de954332b6c1bc06.png

纸墨笔砚中触摸千年文化,挥毫泼墨间体会人生百态,迟文斌在笔尖上表达真性情,通过线条描绘人生。字写的俊秀,舒朗,颇具仁墨风骨。

6c6c33fe7fd5ce3c2949b6194526edc.jpg

著名画家王立新,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理事,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友好画院画家。

b316e4fa423c20be017d9a15de63c09.png

e37f4dfb8ef3c383ed6028785462f68.png

d8a72c81673e15273d42812be056537.png

王立新先生的画,像春风一样阵阵袭来,沁人心脾,令人耳目一新。他博观约取,师古不泥,在色彩的运用上,大胆尝试。他把对自然的感受通过自己的认识、加工后表现在纸面上,以墨破色,不求形似,但求神似,画出了北方山水的浑厚、壮美特色,因此广为收藏,并多次在中国美协举办的展览中获奖。

3c0f6d603ad005e4c75825a2e138588.jpg

青年画家李成全先生,是龙江美术界的后起之秀。他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却对书画情有独钟。现任中国友好画院画家,中国冰雪艺术研究院特聘画家,民革中山画院画家,黑龙江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8a0a962f49c6f135646368ca48ec305.png

e209d8766269de5b0906391aebec789.png

2e49409f7c38b0670c88c7aee65b011.png

李成全的冰雪山水画,以独特的形式传达丰富的内容,自然、自在具有视觉审美的独特风格,带着诗情画意,暂时逃脱现实的烦嚣,栖居到一个理想的地方去......


【责任编辑:欧阳雪】

大河城市发展《南京共识》发布,全球滨水城市携手共创可持续未来

南京明城墙上的斑驳砖石与秦淮河的悠悠流水,见证了一场跨越国界的城市对话,来自五大洲的市长们在此共谋滨水城市的未来。11月19日至21日,以“扬子潮涌 文明共启”为主题的“2025世界市长对话·南京”活动在南京举行。来自文莱、埃及、德国、意大利、塞尔维亚、纳米比亚、马来西亚、墨西哥、尼泊尔等国家的友好城市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城市市长及代表参会。与会

武铁护航澳门濠江学子荆楚研学

五星红旗与“欢送澳门濠江中学师生”红色横幅相映成趣,澳门濠江中学403名师生与铁路工作人员挥手告别,登上G337车次高铁离开,圆满地完成了为期4天的荆楚文化研学之旅。据了解,澳门濠江中学作为率先在澳门升起五星红旗的学校,始终以“家国同心”为育人根基。此次,该校组织师生从濠江之畔奔赴湖北,开启以“三国赤壁・英雄

福建:打造理想旅居目的地 探索“慢生活”新业态

旅居是一种结合长期居住与深度体验的现代生活方式,强调在异地环境中融入当地文化、自然和生活节奏。核心在于通过较长时间的停留(通常数周至数月),打破传统旅游的短暂性,实现身心放松与文化探索的双重目标。

绥芬河启动冬季冰雪旅游“百日行动” 五大板块打造中俄风情口岸冰雪体验

昨天,黑龙江省绥芬河市政府在市老干部局会议室召开2025-2026年冬季冰雪旅游“百日行动”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以“向北开放·冰雪逐梦”为主题,划分“绥”埠风情、“绥”宴启幕、“绥”梦冰雪、“绥”心相待、“绥”时守护五个板块,亦在为中外游客呈现一场别样的绥芬河冬日之旅。

新雪季点燃万亿市场 东北冰雪经济提质扩容加速跑

从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的科技焕新,到三省一区的协同布局,一场以“冰雪+”为核心的产业变革正在白山黑水间悄然上演。据最新数据显示,2024-2025冰雪季东北地区预计接待游客总量将突破2亿人次,冰雪经济正成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政策赋能:三省一区协同布局黑龙江省率先发布《冬季冰雪旅游“百日

武铁开行特色文旅专列 联动优惠激活消费活力

今天早上7点30分,由汉口站开出的Y859次银发旅游专列载着700余名旅客,奔向具有“仙山秀水”之称的湖北十堰地区,开启了一场专为银发一族精心打造的“探秘十堰”4日深度游之旅。据了解,这次旅程采用“一张车票管全程”模式,将交通、住宿、餐饮、门票等服务融为一体,免去老年人多次购票、频繁换乘的困扰,提升旅客游玩体验。

千年茶道再飘香 中俄蒙携手激活跨境旅游新通道

一条贯穿三国的历史商路,正通过旅游合作焕发新生。第九届中俄蒙三国旅游部长会议11月7日在蒙古国达尔汗市举行,三方共同签署了《中俄蒙“万里茶道”旅游合作发展计划(2025-2026)》。这份发展计划旨在挖掘“万里茶道”的文化与经济价值,加强旅游合作,推动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会议期间还举办了中俄蒙旅行商洽谈会、“万里茶道”主题展览和“万里茶道”自驾游启动仪式等活动,

专家论屏南实践:文创赋能古村 解锁乡村振兴深层密码

在八闽大地的群山深处,福建宁德屏南县的古村落曾长期处于“锁在深闺无人问”的窘境。大量村民为谋求更好的生计背井离乡,涌入城市成为新市民,只留下一座座老屋孤寂地守望田野,如同缺乏梳妆的俊俏姑娘,藏于深巷之中。幸运的是,一批古村落的守护者始终坚守根脉,用心守护着这些珍贵的文化遗存,为屏南乡村的后续振兴积蓄了宝贵的后发优势。▲夏地村春景▲甘棠乡巴地村“火凤凰”演

今冬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将扩大到120万平方米,解锁冬日新玩法

将打造三个面积超百万的冰雪旅游旗舰景区,其中,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园区面积将由100万平方米扩大到120万平方米。2025-2026年哈尔滨冰雪季即将盛装启幕,亚布力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区开板在即,哈尔滨冰雪大世界20万立方米存冰

从“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第七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公布,32处旧址开启活化新生

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开启新模式,探索“工业遗产+”科普教育、旅游休闲、产业重塑等新业态。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公布第七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火箭总装厂、二七机车总组装厂房、京张制造厂、华北制药厂等32个工业遗产上榜。本次名单是根据《国家工业遗产管理办法》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组织组织开展第七批国家工业遗产认定申报和第三批复核工作的通知》要求,经项目单位自愿申报、省级工业和信

流动中国再添风景线!主题列车开辟文旅融合新征程

串联千里江山,搭载特色文化,一趟趟主题鲜明的旅游列车正成为中国广袤土地上移动的风景线。今年前三季度,全国铁路发送旅客35.4亿人次,同比增长6%,再创历史同期新高。在这组令人瞩目的数据背后,是铁路部门持续优化的运输能力和日益多元的出行选择。近期,各地铁路部门充分利用客运淡季释放的运力资源,与文旅、教育等部门协调联动,精心组织开行旅游列车、银发列车、研学专列、

新雪季启幕!万亿冰雪经济乘风而起,全产业链蓄势待发

随着北方多地迎来初雪,2025-2026新雪季正式拉开帷幕。据《中国冰雪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5)》预测,我国冰雪产业规模将于年内突破万亿元大关,达到10053亿元。在技术革新、政策红利与消费升级的三重驱动下,冰雪旅游、冰雪装备、冰雪文化等全产业链企业正迎来黄金发展期。冰雪旅游:从“一季热”到“四季火”在黑龙江漠河,北极村滑雪场已提前开板,造雪机昼夜运转,景区民

北京绘制工业旅游“未来图谱”,三年后年收入冲30亿

曾经机器轰鸣的钢厂、科技感十足的汽车工厂、承载时代记忆的工业遗址,正变身为吸引年轻人争相打卡的“赛博乐园”。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近日联合发布《北京市推动工业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2025—2027年)》,为首都工业旅游绘制出一张清晰的“未来图谱”。根据方案,到2027年,北京市力争实现年工业旅游人数2000万人次、年旅游收入30亿元的目标。

龙海2025国庆“文旅大片”上映:非遗山海“碰撞” 畅享“放心游”

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福建考察,为八闽大地的发展擘画蓝图;一年后的2025国庆中秋双节,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以“放心游龙海”为片名,倾情上映一部叫好又叫座的文旅大片。当非遗传承邂逅山海风光,当港城联动点燃全民参与热情,龙海文旅市场活力迸发,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龙海有“戏”:非遗全域联动 港星燃爆现场“潮起月港・星耀非遗”第三届龙海非遗嘉年华,无

陕西文化“出圈”记:从“历史宝库”到“流量密码”的破局之路

解码“十四五”期间陕西文化资源转化的创新实践,西安连续三年蝉联“全国十大热门旅游目的地”榜首,汉服体验、非遗工坊、数字演艺等新业态订单量同比增长145%。这一现象背后,是陕西在“十四五”期间以文化资源为基、以创新驱动为翼,构建“文化+科技+旅游+商业”生态体系的系统性变革

上海旅游节闭幕,“一节两季”拉动消费超3000亿元

93天的欢腾留下了惊人数字——3132亿元旅游消费,1.63亿人次游客。10月6日晚,黄浦江边的世博文化公园在月色与灯光中迎来第36届上海旅游节的闭幕时刻。这场历时93天的城市节庆首次采用 “一节两季”长周期模式,从7月5日持续至10月6日。上海旅游大数据显示,本届旅游节累计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