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3月5日海口讯(郭俊利、闫晓亮)3月4日,中经联播《直通海南自贸港》栏目组邀请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文化促进会书画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陈国华走进演播室,和我们讲述他的书法“艺”生。
陈国华,江苏南通人,自幼酷爱国学文化和书画艺术,四五岁时便跟随家中一长辈练习书法,认真刻苦。经常拿着一小铁棍在家附近的沙地上写字,一写就是一天,也不觉得累。入小学后师从江南私塾名士刘汉基学习书法;少时临摹二王、米芾、欧阳询等古代名家名碑;青年时期曾参加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高级研修生班深造,并遍访书界名家,先后拜吴传麟、刘艺、张德育为师精研书画艺术。回忆起进京学艺往事,陈国华说:“有一次惊险难忘,那是刚到京去往老师家的高速路上,遭遇车祸,恰是手臂受伤,见到医生,我的第一句话就是:‘我的手还能写字吗?’,由于右手骨折,一段时间内我一直坚持左手练习书法,书法是我的生命,我像热爱生命一样热爱书法。”
将书法作为一生追求的陈国华,其作品先后获得首届文化艺术国际金球奖书法成果金奖;全国书画大赛一等奖;“鸿运杯”“韩侯杯”“天马杯”“森保杯”等全国书画大赛优秀作品奖;中国艺术人才书画精品奖;第三届、第四届、第八届北京电视书法大赛二等奖。入选第三届、第四届北京国际书法双年展,首都统战系统“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书画摄影展,“东方墨舞”第四届北京国际书法双年展,第十六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共和国六十华诞大型公益书画展。作品《李白、张继诗各一首》被中南海陈列收藏,《韩愈诗——初春小雨》被中央军委八一大楼收藏,纪念甲午战争120周年书法作品——秋瑾诗《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被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还有部分力作被人民大会堂收藏。
陈国华作为一名书法工作者,还经常参加中国文联、中国书协和北京文联组织的文化惠民活动,扎根人民,传承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和书法艺术。他说:“我这几年来,随文联先后赴西藏慰问6次,还随文联台湾、莫斯科和贵州遵义,云南普耳,西沙版纳,河北正定等地采风和文化交流公益活动。每到一处,都会认真采集好素材,静下心来搞创作,把最满意的书法作品奉献给当地干群和军营官兵,这种接地气的文化惠民活动,使我创作灵感大大提升,受益匪浅。”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作为以书法为代表的传统文化,陈国华讲到:“历史和现实表明,一个国家和民族要自立自强,首先在文化上要自觉自信。中华民族素有文化自信的气度,正是有了这种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才形成了深厚的文化根脉和独特的文化优势,获得了坚守正道的定力、砥砺前行的动力、变革创新的活力。我希望传统文化能从娃娃抓起,从小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教育,若干年后,文化之树一定会根深叶茂,万古长青。”
文化产业是海南自贸港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中指出要建设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重视文化传播,在海南自贸港建设中有很大的实际意义。此次来到海南自贸港,也激发了陈国华的创作灵感。在接受采访时,他表示:“正值海南自贸港建设之际,来到海南能够感受到这里充满了希望,如春天般朝气蓬勃、生机盎然,我愿意用手中的笔为海南自贸港文化繁荣添砖加瓦。”随后,他写下了“春天的故事”表达了对海南自贸港未来发展的美好祝福。

陈国华(左二)献给海南自贸港墨宝
(更多详情,请搜索并关注微信公众号:“中经联播”、“中经评论”、“走进自贸港”、“天下江苏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