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

致青春 致未来 - 献给五四青年节

(一)引子

1919年5月4日,属于青年人的高光时刻。

人们无数次地怀想:那些心怀“国之大者”的青年,是如何发起震古烁今的运动,重塑了一个国家的命运。

此后,1921年石库门里的13位代表平均年龄只有28岁,只有50多人的中国共产党发展成了拥有近亿名党员的百年大党;百年来曾经屈辱的中国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跨越。五四精神,成为穿越时空的“青春密码”,镌刻在中华民族的灵魂深处。回望历史,我们或许可以这样告慰五四先贤:“这身经百劫的民族,归来仍是少年!”

(二)晨曦

时钟,拨回百年之前,我们看到斑驳的历史影像,如吉光片羽,勾勒一个灾难深重的古老国度在一次又一次耻辱击打中缓缓沉没的轮廓。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东方巨龙贫病积弱、列强环伺、任人宰割。

“西方世界轰隆隆地前进,而东方世界却沉寂异常;西方像个巨人一样立于世界之上,所及之处无边无际。古老的东方核心,而今已沦落为边缘地带。”一位西方历史学家这样写道。

一位伟人以犀利的评论为二十世纪的开篇写下注脚:“中国是带着首都被敌人攻占的耻辱进入到20世纪的。”

五四运动,作为中国历史中推动转折的神来之笔,挥毫泼墨,为中华民族画出了一个明亮的晨曦——中国古老的身躯中骤然迸发出复兴的精神,青春的地火喷涌成革命洪流,青春的呐喊一刹那震动寰宇……历史的长河,在此处转弯!

(三)觉醒

1919年5月4日,来自北京10多所学校的3000多名学生齐集天安门,举行声势浩大的反帝爱国大游行。黑发白衫的少年们,走上街头,强烈要求拒签巴黎和约,惩办卖国贼。游行受阻后,学生们转赴东交民巷,火烧赵家楼。

“今日各校学生游街,复赴曹汝霖家,因阻止入内打破电灯,曹宅焚毁、学生数人被捕”“章宗祥在曹宅受伤甚重”“北京学生界发表宣言书,联合各校一致行动,为露天演说唤醒国民……”5月5日在上海出版的《新申报》推出号外,报道五四运动爆发。

青春的火焰燃烧,只因深深的爱——爱祖国,爱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灿烂文明,爱脚下这片厚重而沧桑的土地。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爱国主义运动!

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五四运动时,面对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一批爱国青年挺身而出,全国民众奋起抗争,誓言“国土不可断送、人民不可低头”,奏响了浩气长存的爱国主义壮歌。

这份情感之纯粹、之浓烈,超越了历史上任何一次国难当头之际的离乱情愁和存亡忧患,因为爱国再也不必被冠以忠君的帽子——我爱的不再是李唐王朝、赵宋江山、朱明社稷、满清天下,我爱的就是脚下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

年轻的心和滚烫的大地紧紧拥抱在一起。五四运动,成就了一次惊天动地的大觉醒。

五四一代新青年,激荡叛逆青春,在时代的巨变中嘶吼。

更大的觉醒,是少数知识分子举起火炬,把觉醒传给了普罗大众。星星之火,必然燎原。五四运动,始于北京的学生运动,而接续于上海街巷的工人罢工。

一旦觉醒,打破了黑屋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革命火种熊熊燃烧,必将开辟鸿蒙淬炼出一个新天地。

(四)青春

人们说,青春是最美的歌。

何为青春?书生陈独秀一袭长衫自日本归来,在廊下酣畅淋透一场江南春雨……创立《新青年》以启蒙中国青年的想法,在这场春雨中油然而生。

何为新青年?百年前的五四运动,中国最优秀的年轻人在血与火的淬炼中觉醒,奋起救国,为中国之富强,虽万死而不辞……他们风华正茂:中共一大召开时毛泽东是28岁,周恩来参加中国共产党时是23岁,邓小平参加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时仅18岁。

他们的青春,是大爱中的觉醒,是立志后的奋斗——爱脚下的吾乡吾土吾国,志在谋中华之崛起。

陈独秀说,“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身”。

李大钊说:“青年之文明,奋斗之文明也,与境遇奋斗,与时代奋斗,与经验奋斗。故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

五四风雷,激荡百年。奋斗精神,一脉相承。

“经过五四运动洗礼,越来越多中国先进分子集合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1921年中国共产党宣告正式成立,中国历史掀开了崭新一页。”

“五四运动以来的100年,是中国青年一代又一代接续奋斗、凯歌前行的100年,是中国青年用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青春之民族的100年。”

许多青春的面庞身影,在这奋斗牺牲的漫漫征途中永远定格:35岁的杨靖宇、33岁的王伟、31岁的赵一曼、30岁的黄文秀、29岁的江姐、26岁的邱少云、22岁的雷锋、21岁的黄继光、20岁的李向群、15岁的刘胡兰……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无数新青年以壮美青春,投入开天辟地的伟业,方使今日中国的一切幸福美好生活成为可能。后来,更多的青年英杰亦慷慨踏歌,以奋斗报效祖国:航天报国的嫦娥团队、神舟团队平均年龄是33岁,北斗团队平均年龄为35岁……

理想远大、热爱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这是今天青年的集体画像。

百年前的新青年在新旧文化之间曾经历迷惘与撕裂,而今天的新青年已真正可以放眼世界、海纳百川,勇立于世界科技和互联网技术发展的潮头浪尖,又可以满怀敬意对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发展。一代代新青年于无声之处完成梦想与使命的传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

可以预见,这一代的新青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征程中,必将涌现如百年前觉醒时代一般的风云人物,必将涌现更多造福于人类的精英智者。

(五)传承

2021年4月,献礼建党百年的革命历史影片《1921》发布了预告片“新生”“奔赴”。

“五四这场由知识分子发起的运动,第一次得到了举国的支持。这是中国历史的第一次,是无比珍贵的第一次,是激荡人心的第一次……彻底改变中国的日子就要来了。我们的使命,才将将开始!”影片中的旁白振聋发聩。

回望五四,那个时代已不可复制。而青年,亿万活泼的中国新青年,依然向光而行、奔跑、成长,创造改变。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在二十一世纪风云变幻的舞台上,这一代“90后”“00后”中国新青年们的使命,才将将开始。

有人说,五四不只是理想,更是承诺。理想可能化为幻梦,而承诺意味着必将被实现——这承诺中蕴含着为未来而奋斗的创造力。

眼下,东方巨龙正以活力四射的姿态腾跃于世界之巅。中国人民拥有了前所未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吧!”

眼下,无数网民一边大喊“刀心”,一边追问《觉醒年代》“续集在哪里?”

“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就是你们故事最好的续集!”

(六)未来

如今的中国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如今的新青年同样面对着时代风云、家国重任、个人道路的选择。

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主题,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方向,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使命,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人民一道,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只有心怀“国之大者”,才能担当民族复兴重任。

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青年志存高远,就能激发奋进潜力,青春岁月就不会像无舵之舟漂泊不定。正所谓“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梁启超当年的预言,言犹在耳。

在知乎上,有人留言:“以前,我以为五四只是历史书上必背的一个考点,而从未理解它的真正意义。今天,穿越百年,先辈们给予的勇气和信仰依然存在。相信新一代的有志青年,会带着无比坚定的心奔向另一个百年!”

春风浩荡之中,五四精神正在神州大地上荡漾、奔涌。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每一个春天都永远铭刻着五四的记忆,每一代新青年都眼中有光、心中有梦、肩负家国情怀赋予的责任与信仰……

百年风云且翻涌,革命自有后来人。

今天的新青年们,脚下依然有千山万水,前路也依然有艰难险阻,他们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起;他们敢在真刀真枪的实干中成就一番事业;他们必将书写和咏唱无愧前人、无愧时代、无愧人民的青春之歌。歌声中一定会有这样一句: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新华社北京5月3日电记者孙闻、孙丽萍


【责任编辑:李文文】

大河城市发展《南京共识》发布,全球滨水城市携手共创可持续未来

南京明城墙上的斑驳砖石与秦淮河的悠悠流水,见证了一场跨越国界的城市对话,来自五大洲的市长们在此共谋滨水城市的未来。11月19日至21日,以“扬子潮涌 文明共启”为主题的“2025世界市长对话·南京”活动在南京举行。来自文莱、埃及、德国、意大利、塞尔维亚、纳米比亚、马来西亚、墨西哥、尼泊尔等国家的友好城市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城市市长及代表参会。与会

武铁护航澳门濠江学子荆楚研学

五星红旗与“欢送澳门濠江中学师生”红色横幅相映成趣,澳门濠江中学403名师生与铁路工作人员挥手告别,登上G337车次高铁离开,圆满地完成了为期4天的荆楚文化研学之旅。据了解,澳门濠江中学作为率先在澳门升起五星红旗的学校,始终以“家国同心”为育人根基。此次,该校组织师生从濠江之畔奔赴湖北,开启以“三国赤壁・英雄

福建:打造理想旅居目的地 探索“慢生活”新业态

旅居是一种结合长期居住与深度体验的现代生活方式,强调在异地环境中融入当地文化、自然和生活节奏。核心在于通过较长时间的停留(通常数周至数月),打破传统旅游的短暂性,实现身心放松与文化探索的双重目标。

绥芬河启动冬季冰雪旅游“百日行动” 五大板块打造中俄风情口岸冰雪体验

昨天,黑龙江省绥芬河市政府在市老干部局会议室召开2025-2026年冬季冰雪旅游“百日行动”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以“向北开放·冰雪逐梦”为主题,划分“绥”埠风情、“绥”宴启幕、“绥”梦冰雪、“绥”心相待、“绥”时守护五个板块,亦在为中外游客呈现一场别样的绥芬河冬日之旅。

新雪季点燃万亿市场 东北冰雪经济提质扩容加速跑

从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的科技焕新,到三省一区的协同布局,一场以“冰雪+”为核心的产业变革正在白山黑水间悄然上演。据最新数据显示,2024-2025冰雪季东北地区预计接待游客总量将突破2亿人次,冰雪经济正成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政策赋能:三省一区协同布局黑龙江省率先发布《冬季冰雪旅游“百日

武铁开行特色文旅专列 联动优惠激活消费活力

今天早上7点30分,由汉口站开出的Y859次银发旅游专列载着700余名旅客,奔向具有“仙山秀水”之称的湖北十堰地区,开启了一场专为银发一族精心打造的“探秘十堰”4日深度游之旅。据了解,这次旅程采用“一张车票管全程”模式,将交通、住宿、餐饮、门票等服务融为一体,免去老年人多次购票、频繁换乘的困扰,提升旅客游玩体验。

千年茶道再飘香 中俄蒙携手激活跨境旅游新通道

一条贯穿三国的历史商路,正通过旅游合作焕发新生。第九届中俄蒙三国旅游部长会议11月7日在蒙古国达尔汗市举行,三方共同签署了《中俄蒙“万里茶道”旅游合作发展计划(2025-2026)》。这份发展计划旨在挖掘“万里茶道”的文化与经济价值,加强旅游合作,推动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会议期间还举办了中俄蒙旅行商洽谈会、“万里茶道”主题展览和“万里茶道”自驾游启动仪式等活动,

专家论屏南实践:文创赋能古村 解锁乡村振兴深层密码

在八闽大地的群山深处,福建宁德屏南县的古村落曾长期处于“锁在深闺无人问”的窘境。大量村民为谋求更好的生计背井离乡,涌入城市成为新市民,只留下一座座老屋孤寂地守望田野,如同缺乏梳妆的俊俏姑娘,藏于深巷之中。幸运的是,一批古村落的守护者始终坚守根脉,用心守护着这些珍贵的文化遗存,为屏南乡村的后续振兴积蓄了宝贵的后发优势。▲夏地村春景▲甘棠乡巴地村“火凤凰”演

今冬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将扩大到120万平方米,解锁冬日新玩法

将打造三个面积超百万的冰雪旅游旗舰景区,其中,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园区面积将由100万平方米扩大到120万平方米。2025-2026年哈尔滨冰雪季即将盛装启幕,亚布力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区开板在即,哈尔滨冰雪大世界20万立方米存冰

从“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第七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公布,32处旧址开启活化新生

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开启新模式,探索“工业遗产+”科普教育、旅游休闲、产业重塑等新业态。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公布第七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火箭总装厂、二七机车总组装厂房、京张制造厂、华北制药厂等32个工业遗产上榜。本次名单是根据《国家工业遗产管理办法》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组织组织开展第七批国家工业遗产认定申报和第三批复核工作的通知》要求,经项目单位自愿申报、省级工业和信

流动中国再添风景线!主题列车开辟文旅融合新征程

串联千里江山,搭载特色文化,一趟趟主题鲜明的旅游列车正成为中国广袤土地上移动的风景线。今年前三季度,全国铁路发送旅客35.4亿人次,同比增长6%,再创历史同期新高。在这组令人瞩目的数据背后,是铁路部门持续优化的运输能力和日益多元的出行选择。近期,各地铁路部门充分利用客运淡季释放的运力资源,与文旅、教育等部门协调联动,精心组织开行旅游列车、银发列车、研学专列、

新雪季启幕!万亿冰雪经济乘风而起,全产业链蓄势待发

随着北方多地迎来初雪,2025-2026新雪季正式拉开帷幕。据《中国冰雪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5)》预测,我国冰雪产业规模将于年内突破万亿元大关,达到10053亿元。在技术革新、政策红利与消费升级的三重驱动下,冰雪旅游、冰雪装备、冰雪文化等全产业链企业正迎来黄金发展期。冰雪旅游:从“一季热”到“四季火”在黑龙江漠河,北极村滑雪场已提前开板,造雪机昼夜运转,景区民

北京绘制工业旅游“未来图谱”,三年后年收入冲30亿

曾经机器轰鸣的钢厂、科技感十足的汽车工厂、承载时代记忆的工业遗址,正变身为吸引年轻人争相打卡的“赛博乐园”。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近日联合发布《北京市推动工业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2025—2027年)》,为首都工业旅游绘制出一张清晰的“未来图谱”。根据方案,到2027年,北京市力争实现年工业旅游人数2000万人次、年旅游收入30亿元的目标。

龙海2025国庆“文旅大片”上映:非遗山海“碰撞” 畅享“放心游”

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福建考察,为八闽大地的发展擘画蓝图;一年后的2025国庆中秋双节,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以“放心游龙海”为片名,倾情上映一部叫好又叫座的文旅大片。当非遗传承邂逅山海风光,当港城联动点燃全民参与热情,龙海文旅市场活力迸发,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龙海有“戏”:非遗全域联动 港星燃爆现场“潮起月港・星耀非遗”第三届龙海非遗嘉年华,无

陕西文化“出圈”记:从“历史宝库”到“流量密码”的破局之路

解码“十四五”期间陕西文化资源转化的创新实践,西安连续三年蝉联“全国十大热门旅游目的地”榜首,汉服体验、非遗工坊、数字演艺等新业态订单量同比增长145%。这一现象背后,是陕西在“十四五”期间以文化资源为基、以创新驱动为翼,构建“文化+科技+旅游+商业”生态体系的系统性变革

上海旅游节闭幕,“一节两季”拉动消费超3000亿元

93天的欢腾留下了惊人数字——3132亿元旅游消费,1.63亿人次游客。10月6日晚,黄浦江边的世博文化公园在月色与灯光中迎来第36届上海旅游节的闭幕时刻。这场历时93天的城市节庆首次采用 “一节两季”长周期模式,从7月5日持续至10月6日。上海旅游大数据显示,本届旅游节累计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