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经联播8月23日石家庄市电(王飞龙)石家庄市政协委员、河北美术学院雕塑院院长、党支部书记曾维林在日前召开的政协石家庄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充分挖掘历史、红色资源元素,应用到城乡规划建设中”的建议,受到与会人员的高度认可。

曾维林认为,充分挖掘历史、红色资源元素,把更多美术元素、艺术元素应用到城乡规划建设中,增强城乡审美韵味、文化品位,把美术成果更好服务于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需求,是落实石家庄市十一届党代会“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要求”的应有之义。
曾维林建议:
一、在石家庄建设一个雕塑文化艺术主题公园
鉴于石家庄市文化标识的主题表现还不够,与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的要求差距较大,建议在石家庄建设一个雕塑文化艺术主题公园;在石家庄城市入口、城市中心建设雕塑文化艺术元素的迎宾节点;在市区道路做几条特色的文化艺术元素的观光路线,应用到城乡规划建设中,增强城乡审美韵味、文化品位,把美术成果更好服务于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需求。雕塑是可观、可触、可感、可思、可讲的文化表现形式,是提升城市品位的良好表现,从而达到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的要求。
曾维林说,雕塑作为一座城市的“灵魂”“眼睛”“名片”和“历史教科书”,通过一件件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是不可缺少这一部分的,应当在石家庄滹沱河南岸湿地公园提升为雕塑公园,雕塑公园以收藏、展示国内外雕塑艺术品为主,是一处集雕塑艺术欣赏、研究、普及和休闲、娱乐、旅游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园林。到2025年,应有300余件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优秀雕塑、浮雕作品收藏于园中,体现出作品以及作者的国际性。园中雕塑作品,以现代、精粹、互动、发展为主题,其设计从视角、空间、尺度上,都与环境有机地融为一体,从而彰显出创作理念的国际性。因此,游览其间,不仅能欣赏到优美的园林环境,更能感受到高层次的雕塑艺术带来的文化冲击。这也正是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理念的体现 。
二、在石家庄城市入口、城市中心建设雕塑艺术元素的迎宾节点
曾维林认为,城市入口是第一印象的关键,是城市视觉形象及建立石家庄城市印象性的关键,作为石家庄城市空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与外界交流的主要流通场所,城市社会文明的重要载体,城市的历史特征、地域特征、红色文化特征、民族特征、文化符号等都直接与外界交流,提升城市品位,推动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新进程。
建议在城市中心区域设计标志性建筑,用标志性的文化元素来设计,石家庄文化多元化(红色文化、常山文化、中山文化、伏羲文化等),需要找一个文化的精髓来带动多元文化,和一些老专家沟通,石家庄的文化精髓是什么,是河北人的豪情,是古代讲的慷慨(忠义仁孝),这是文化之气,需要聚气发展,就如兰州的黄河母亲一样,母亲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母亲代表的黄河滋养着兰州每一位人,他就是用这样一个文化精髓来做指引。可以挖掘燕赵慷慨豪迈文化精髓来做牵引、聚文化之气,用赵州桥式的工匠精神来制作。慷慨豪迈是哪个人不重要,重要的是石家庄人,是燕赵人、河北人,用核心的多元文化精髓来设计城市各个入口,打造石家庄应该有的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的文化名片有大幅度提升。
三、在市区道路做几条特色的文化艺术元素的路线
曾维林说,一个文化名片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引领,是多元文化的领头羊,也是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理念的重要体现。通过对“古”文化、“红”文化、“绿”文化的系统挖掘、整理、提炼,进一步拓展石家庄的文化内涵、提升石家庄人民的精神境界。成都有宽窄巷、锦里,西安有大唐不夜城,上海有南京路,每个省会城市都有一条甚至几条特色的文化艺术元素的街区,石家庄一条也没有,有客人来了去哪里接待,没有什么合适的地方。要想成为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城市接待的特色文化艺术元素路线非常重要。往小说应当在桥西、新华、长安、裕华打造高标准步行街,有自己的特色,成为区域会客厅。往大说应当做一个整体的城市名片,打造中山路步行商业街区、裕华路现代化街区(现代化是一个“集大成”的过程,它具体表现为“心灵、技巧、管理妙、环境好”)、中华大街国际都市街区(城市文化国际化,设计国际化,外贸转型升级国际化,新业态加速发展,外资稳健增长,对外投资步伐稳健,世界级交通枢纽轮廓显现)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