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10月7日郑州讯(朱文艳 通讯员徐晓炜)2021年10月3日至4日,由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主办、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家谱委员会承办的“第七届中华家谱展评大会暨老家河南家谱馆开馆仪式”在郑州隆重举行。来自全国18个省区市的336位专家学者和谱牒爱好者参加了会议。


河南省人民政府原省长助理卢大伟,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原党委书记、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会长林宪斋,中国科学院研究员袁义达,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所长、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张新斌,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联络委姓氏宗亲文化调研组组长聂振强,宁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钱茂伟,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原所长、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卫绍生,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穆朝庆,吉林省委党校教授宛福成,郑州大学教授赵长海,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立新,海南省原经贸厅厅长吴多兴,岳飞文化传承发展研究院常务院长岳敬玺,河南省档案馆接收征集处副处长牛珂,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杨兵,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李姓委员会会长、华美集团总裁李向才,原中国河南驻泰王国代表处代表、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马姓委员会会长马武举,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郭姓委员会会长郭启征,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家谱委员会会长魏怀习、党支部书记魏育林,河南省家谱文化研究院院长金涛等嘉宾出席活动并讲话。




本次会议参展家谱1862部,评选出“中华好家谱”94部。其中,特别贡献金奖1部,特等奖21部,一等奖49部,优秀奖23部。
10月3日下午,第七届中华家谱展评大会以“主编介绍+专家点评”的形式拉开帷幕。通过主编简明扼要的介绍和专家教授的现场评谱,将不同姓氏的家谱编修特色展现在人们的面前,以更直观的形式宣传家谱文化,进而提升各地家谱编修质量。

本次会议邀请了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华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主任袁义达;宁波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钱茂伟;郑州大学教授、历史文献研究专家赵长海;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历史与考古研究所所长张新斌;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卫绍生,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立新等六位专家现场评谱。
在第七届中华家谱展评大会上,河南省家谱文化研究院院长金涛向与会的家谱主编及谱牒爱好者发布了该院历时十年研发的智能家谱编修软件。
与会的谱牒爱好者们凝神聆听,不时为金涛院长的演讲鼓掌祝贺。大家认为,河南省家谱文化研究院发布的智能家谱软件功能强大、实用性强,对于促进各地各姓氏家谱编修工作将起到极大地推动作用。
10月4日上午,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原党委书记、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会长林宪斋出席家谱文化高层论坛并致辞。
林宪斋强调,老家河南家谱馆和中华家谱展评大会,都是由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家谱委员会具体承办的,而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家谱委员会是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100多个二级学会之一。可以说老家河南家谱馆是硬件,中华家谱展评大会是软件,这一硬一软两大项目,经过研究会广大同仁的多年努力,已经在全国形成了较大的影响,成为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两个响当当的品牌。


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家谱委员会党支部书记魏育林指出,去年以来,在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和河南省档案馆的大力支持下,家谱委员会建成了“老家河南家谱馆”。在坚持动静结合、展陈相融的布展特色的基础上,老家河南家谱馆分为8个展厅:分别是姓氏和家谱文化综合展厅、家谱陈列厅、姓氏独立展厅、家风家训厅等。为做好姓氏文化和家谱文化的展陈、收藏,传承、发展,特别是为家谱收藏、整理,查阅、寻根,编修、交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提供了优质的服务。
最后,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张新斌代表主办方做大会总结报告。


张新斌指出,本次会议吸引了来自江苏、陕西、山西、河南、贵州、湖北、四川、云南、内蒙古、广东、海南、湖南、江西、山东、北京、浙江、安徽、吉林等18个省区市336位谱牒爱好者参加。其中外省人数占了近一半,虽有疫情的冲击,但会议规模不逊于往年。 本届大会参展家谱1862部,评选出中华好家谱94部。这些数据显示着姓氏文化和家谱文化在民间蕴含的热情和力量,彰显出传统文化的勃勃生机。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及其家谱委员会将进一步加大家谱收藏力度,进一步提升家谱文化研究水平,努力将“中华家谱展评大会和老家河南家谱馆”打造成为一流的家谱文化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