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

北京市原有各类培训机构压减60% 全面停播培训广告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北京市坚定有序推进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线下学科类无证机构压减率98%,原有各类培训机构压减比例60%,无证机构动态清零的区12个。从严从快大力整顿校外培训营销乱象,市属媒体、公共场所等全面停播培训广告。

坚持高位推动,把“双减”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实。北京市委主要领导先后就“双减”工作作出批示200余次,主持召开市委书记专题会和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会13次。成立市区两级“双减”工作专班并集中办公,强化部门协同,形成挂图作战、集中办公、每周调度、每日情况报告工作机制。在市教委增设校外培训工作处,选派200余名驻区、驻企联络员联系各区和企业。发挥街道属地网格化管理和吹哨报到机制作用,强化日常监管。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领导带队,联合市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每周下区入校、入校外培训机构开展检查,挂牌责任督学对义务教育学校开展全覆盖日常督导。组织召开全市中小学书记、校长万人大会,举办专题研讨班,统筹北师大、首师大、北京教科院等科研力量,全面开展“双减”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召开新闻发布会,加强政策宣传引导。挖掘梳理典型经验、策略方法,组织媒体集体采访报道。在市属新闻媒体、“首都教育”官方平台开设专栏,为基层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坚持首善标准,坚定有序推进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出台“1+1+3”规范标准(“1”是建立预付费资金监管机制、“1”是加强办学许可证管理、“3”是明确办学培训的规范标准),研制“营转非”、“备改审”方案,以政策突破解决治理难题。线下学科类无证机构压减率98%,原有各类培训机构压减比例60%,无证机构动态清零的区12个。建立专门管理平台,实现资金、学生、教师、课程、机构“五个管起来”。以“四不两直”“双随机一公开”“24小时在线监测”等多种方式开展执法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双通报、双转办”,累计对120多家机构予以通报、对多名教师调离教师岗位,对多家违规企业顶格罚款1500余万元。

从严从快大力整顿校外培训营销乱象,市属媒体、公共场所等全面停播培训广告。建立区教委、区民政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同审联批”机制,设立“绿色通道”,统一做好非营利法人登记等相关手续。积极帮扶引导培训机构转型,多措并举提供22万余个岗位促进教培行业人员转岗再就业。制定学科类培训机构退租工作的指导意见,帮助机构渡过难关。结合“12345”市民热线、110接警、“冒烟指数”等数据信息,建立每日分析、随时预警工作机制。落实“一企一策一专班”要求,要求机构“应退尽退、能退尽退”,指导学生家长通过消课、退费、诉诸法律等方式妥善解决退费难问题。成立校外培训矛盾纠纷诉前调解中心,进行针对性处置化解。

坚持立德树人,持续发力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开展教学,坚持不超纲、不超标、不超前教学,布置作业,命题考试等,坚决刹住“抢跑”学习之风。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建设线上线下融合的双师课堂,选取200所试点学校,远郊区至少20%课时采用双师课堂并排入课表。在部分区开展主要课程试点,部分学科实行城区和郊区结对,共享优质课程资源。开展中学教师开放型在线辅导,覆盖全市初中学生。切实加强市区校三级教科研部门和专兼职结合教科研队伍建设,明确教研员工作职责和专业标准,健全准入、退出、考核激励和专业发展机制。不断丰富课后服务供给,把课后服务与教育教学一体设计、整体推进,制定实施意见,做到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学生全覆盖、周一至周五时间全覆盖。组织开展暑期托管服务,为家长分忧。积极研制考试招生改革方案,坚持以中考中招改革撬动义务教育减负。按照先教师后校长、先小学后初中、先试点后推开的原则,试点推进校长教师区域交流轮岗、骨干教师均衡配置、普通教师派位轮岗。


【责任编辑:欧阳雪】

大河城市发展《南京共识》发布,全球滨水城市携手共创可持续未来

南京明城墙上的斑驳砖石与秦淮河的悠悠流水,见证了一场跨越国界的城市对话,来自五大洲的市长们在此共谋滨水城市的未来。11月19日至21日,以“扬子潮涌 文明共启”为主题的“2025世界市长对话·南京”活动在南京举行。来自文莱、埃及、德国、意大利、塞尔维亚、纳米比亚、马来西亚、墨西哥、尼泊尔等国家的友好城市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城市市长及代表参会。与会

武铁护航澳门濠江学子荆楚研学

五星红旗与“欢送澳门濠江中学师生”红色横幅相映成趣,澳门濠江中学403名师生与铁路工作人员挥手告别,登上G337车次高铁离开,圆满地完成了为期4天的荆楚文化研学之旅。据了解,澳门濠江中学作为率先在澳门升起五星红旗的学校,始终以“家国同心”为育人根基。此次,该校组织师生从濠江之畔奔赴湖北,开启以“三国赤壁・英雄

福建:打造理想旅居目的地 探索“慢生活”新业态

旅居是一种结合长期居住与深度体验的现代生活方式,强调在异地环境中融入当地文化、自然和生活节奏。核心在于通过较长时间的停留(通常数周至数月),打破传统旅游的短暂性,实现身心放松与文化探索的双重目标。

绥芬河启动冬季冰雪旅游“百日行动” 五大板块打造中俄风情口岸冰雪体验

昨天,黑龙江省绥芬河市政府在市老干部局会议室召开2025-2026年冬季冰雪旅游“百日行动”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以“向北开放·冰雪逐梦”为主题,划分“绥”埠风情、“绥”宴启幕、“绥”梦冰雪、“绥”心相待、“绥”时守护五个板块,亦在为中外游客呈现一场别样的绥芬河冬日之旅。

新雪季点燃万亿市场 东北冰雪经济提质扩容加速跑

从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的科技焕新,到三省一区的协同布局,一场以“冰雪+”为核心的产业变革正在白山黑水间悄然上演。据最新数据显示,2024-2025冰雪季东北地区预计接待游客总量将突破2亿人次,冰雪经济正成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政策赋能:三省一区协同布局黑龙江省率先发布《冬季冰雪旅游“百日

武铁开行特色文旅专列 联动优惠激活消费活力

今天早上7点30分,由汉口站开出的Y859次银发旅游专列载着700余名旅客,奔向具有“仙山秀水”之称的湖北十堰地区,开启了一场专为银发一族精心打造的“探秘十堰”4日深度游之旅。据了解,这次旅程采用“一张车票管全程”模式,将交通、住宿、餐饮、门票等服务融为一体,免去老年人多次购票、频繁换乘的困扰,提升旅客游玩体验。

千年茶道再飘香 中俄蒙携手激活跨境旅游新通道

一条贯穿三国的历史商路,正通过旅游合作焕发新生。第九届中俄蒙三国旅游部长会议11月7日在蒙古国达尔汗市举行,三方共同签署了《中俄蒙“万里茶道”旅游合作发展计划(2025-2026)》。这份发展计划旨在挖掘“万里茶道”的文化与经济价值,加强旅游合作,推动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会议期间还举办了中俄蒙旅行商洽谈会、“万里茶道”主题展览和“万里茶道”自驾游启动仪式等活动,

专家论屏南实践:文创赋能古村 解锁乡村振兴深层密码

在八闽大地的群山深处,福建宁德屏南县的古村落曾长期处于“锁在深闺无人问”的窘境。大量村民为谋求更好的生计背井离乡,涌入城市成为新市民,只留下一座座老屋孤寂地守望田野,如同缺乏梳妆的俊俏姑娘,藏于深巷之中。幸运的是,一批古村落的守护者始终坚守根脉,用心守护着这些珍贵的文化遗存,为屏南乡村的后续振兴积蓄了宝贵的后发优势。▲夏地村春景▲甘棠乡巴地村“火凤凰”演

今冬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将扩大到120万平方米,解锁冬日新玩法

将打造三个面积超百万的冰雪旅游旗舰景区,其中,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园区面积将由100万平方米扩大到120万平方米。2025-2026年哈尔滨冰雪季即将盛装启幕,亚布力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区开板在即,哈尔滨冰雪大世界20万立方米存冰

从“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第七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公布,32处旧址开启活化新生

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开启新模式,探索“工业遗产+”科普教育、旅游休闲、产业重塑等新业态。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公布第七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火箭总装厂、二七机车总组装厂房、京张制造厂、华北制药厂等32个工业遗产上榜。本次名单是根据《国家工业遗产管理办法》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组织组织开展第七批国家工业遗产认定申报和第三批复核工作的通知》要求,经项目单位自愿申报、省级工业和信

流动中国再添风景线!主题列车开辟文旅融合新征程

串联千里江山,搭载特色文化,一趟趟主题鲜明的旅游列车正成为中国广袤土地上移动的风景线。今年前三季度,全国铁路发送旅客35.4亿人次,同比增长6%,再创历史同期新高。在这组令人瞩目的数据背后,是铁路部门持续优化的运输能力和日益多元的出行选择。近期,各地铁路部门充分利用客运淡季释放的运力资源,与文旅、教育等部门协调联动,精心组织开行旅游列车、银发列车、研学专列、

新雪季启幕!万亿冰雪经济乘风而起,全产业链蓄势待发

随着北方多地迎来初雪,2025-2026新雪季正式拉开帷幕。据《中国冰雪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5)》预测,我国冰雪产业规模将于年内突破万亿元大关,达到10053亿元。在技术革新、政策红利与消费升级的三重驱动下,冰雪旅游、冰雪装备、冰雪文化等全产业链企业正迎来黄金发展期。冰雪旅游:从“一季热”到“四季火”在黑龙江漠河,北极村滑雪场已提前开板,造雪机昼夜运转,景区民

北京绘制工业旅游“未来图谱”,三年后年收入冲30亿

曾经机器轰鸣的钢厂、科技感十足的汽车工厂、承载时代记忆的工业遗址,正变身为吸引年轻人争相打卡的“赛博乐园”。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近日联合发布《北京市推动工业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2025—2027年)》,为首都工业旅游绘制出一张清晰的“未来图谱”。根据方案,到2027年,北京市力争实现年工业旅游人数2000万人次、年旅游收入30亿元的目标。

龙海2025国庆“文旅大片”上映:非遗山海“碰撞” 畅享“放心游”

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福建考察,为八闽大地的发展擘画蓝图;一年后的2025国庆中秋双节,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以“放心游龙海”为片名,倾情上映一部叫好又叫座的文旅大片。当非遗传承邂逅山海风光,当港城联动点燃全民参与热情,龙海文旅市场活力迸发,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龙海有“戏”:非遗全域联动 港星燃爆现场“潮起月港・星耀非遗”第三届龙海非遗嘉年华,无

陕西文化“出圈”记:从“历史宝库”到“流量密码”的破局之路

解码“十四五”期间陕西文化资源转化的创新实践,西安连续三年蝉联“全国十大热门旅游目的地”榜首,汉服体验、非遗工坊、数字演艺等新业态订单量同比增长145%。这一现象背后,是陕西在“十四五”期间以文化资源为基、以创新驱动为翼,构建“文化+科技+旅游+商业”生态体系的系统性变革

上海旅游节闭幕,“一节两季”拉动消费超3000亿元

93天的欢腾留下了惊人数字——3132亿元旅游消费,1.63亿人次游客。10月6日晚,黄浦江边的世博文化公园在月色与灯光中迎来第36届上海旅游节的闭幕时刻。这场历时93天的城市节庆首次采用 “一节两季”长周期模式,从7月5日持续至10月6日。上海旅游大数据显示,本届旅游节累计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