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经联播讯(吉子祥 江霞 彭飞 )公安部宣布,自2025年11月1日起,全国将全面推行国产小客车新车上牌“一件事”服务,通过全链条信息共享、一站式数字化办理,实现群众购车上牌“零跑腿”。这一改革被视为公安交管领域“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标杆举措,预计每年惠及超1500万车主,节约交通成本超2亿元。
全链条数字化:购车、缴税、上牌“一网通办”
根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局长王强介绍,新措施通过“交管12123”APP集成选车、购险、缴税、选号、上牌全流程服务,群众无需再提交纸质材料,也无需往返车管所、税务局、保险公司等多部门。具体改革亮点包括:
信息共享破壁垒:公安交管部门与税务、金融监管等部门实现车辆销售发票、购置税、保险等信息实时联网核查,覆盖全国30余家汽车生产企业“新车预查验”数据。
流程再造减时限:新车上牌时间从线下2小时压缩至线上半小时,重庆等试点城市已实现购车、缴税、上牌“一站式”集成服务。
智能服务全覆盖:车主可通过APP直接完成选号、牌证寄递到家,纯进口小客车因预查验条件限制暂不纳入服务范围。
试点成效显著:8城验证“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
自2025年5月起,河北保定、内蒙古鄂尔多斯、江苏常州、浙江杭州、浙江金华、广东广州、广东深圳、重庆等8个城市率先试点新车上牌“一件事”。数据显示:
试点期间,群众办事材料减少5000万份,预计全国推广后年减纸质材料超1亿份。
重庆试点城市通过“新车预查验”和税务、保险信息联网,实现购车后“一键上牌”,群众满意度达98.7%。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副局长齐耀忠透露,试点城市二手车交易登记、驾驶人考试等关联业务办理量同比增长23%,带动汽车消费市场活跃度提升。
“互联网+交管”再升级:6项新措施同步落地
除新车上牌“一件事”外,公安部同步推出6项“一网通办”服务:
网上解除抵押登记:与金融机构信息联网,机动车所有人可通过APP直接办理解押,免去窗口排队。
电子证照全覆盖:机动车登记证书、行驶证补换领实现全流程线上办理,牌证寄递到家。
跨省通办再扩容:机动车转籍、大件运输临牌申领等业务全面支持异地办理,惠及千万物流企业。
考试服务更灵活:驾驶人考试取消、准驾车型变更等业务可通过APP在线操作,年便利考生超5000万人次。
改革背后:超4.6亿辆机动车保有量的服务升级压力
截至2025年9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6亿辆,驾驶人突破5.5亿人,均居世界第一。公安部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累计推出160余项便民举措,减少群众办事成本超1000亿元。王强强调:“此次改革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服务理念的革新。通过‘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我们正在重塑政务服务生态。”
汽车消费流通迎来新机遇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李明表示,新车上牌“一件事”将直接降低经销商运营成本,预计4S店“代上牌”服务费年均减少180亿元。同时,数字化服务将加速二手车流通,推动汽车产业全链条降本增效。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表示,将持续优化“交管12123”APP功能,推动更多交管业务“指尖办”。随着11月1日改革措施全面落地,中国汽车消费环境有望进一步优化,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