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讯(周子智 刘莎莎 崔岳莺 )1月7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这是我国首次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印发关于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标志着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迈入新的发展阶段。

《意见》指出,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迫切要求,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务,事关亿万百姓福祉,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为加快建设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服务体系,更好保障老有所养,让全体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意见》提出了全面而具体的改革发展目标与路径。
《意见》明确,主要目标是:到2029年,养老服务网络基本建成,服务能力和水平显著增强,扩容提质增效取得明显进展,基本养老服务供给不断优化;到2035年,养老服务网络更加健全,服务供给与需求更加协调适配,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服务体系成熟定型。
为实现上述目标,《意见》从多个方面进行了部署:
加快健全覆盖城乡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
《意见》提出,要建设县级综合养老服务管理平台,依托县级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和养老服务信息系统,统筹推动县域养老服务资源高效利用。同时,加强乡镇(街道)区域养老服务能力建设,改扩建为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发挥专业照护、服务转介、资源链接等作用。此外,还要完善村(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站点,大力发展嵌入式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互助性养老服务站点,满足老年人就近就便养老服务需求。
贯通协调居家社区机构三类养老服务形态
《意见》强调,要巩固居家养老基础作用,完善老年人床边、身边可感可及的养老服务政策措施。强化社区养老依托作用,扩大社区养老服务有效供给,发展嵌入式社区养老服务。优化机构养老专业支撑作用,因地制宜推进养老机构分类改革,调整完善供给结构,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
构建养老服务事业产业发展三方协同机制
《意见》指出,要发挥养老服务事业发展政府主导作用,强化政府对养老服务的规划引导、政策支持、组织保障、监督管理。同时,发挥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市场配置资源作用,充分激发市场活力,支持各类市场主体按市场化原则积极参与养老服务。此外,还要发挥养老服务社会参与作用,构建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统筹协调,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力量参与的社会支持养老服务格局。
强化有力有效的养老服务要素保障
《意见》要求,要科学规划养老服务设施布局,逐步提高养老服务设施用地比例或增加养老服务设施空间安排。完善财政支持相关政策,中央预算内投资积极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养老护理职业吸引力。大力发展养老金融,积极满足养老服务机构信贷融资需求。加快养老科技和信息化发展应用,推广智能化家居和智慧健康产品,探索开展居家养老安全风险预警和防范服务。
《意见》的发布,对于推动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途径。未来,随着各项政策措施的逐步落地实施,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将更加完善,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