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经联播讯(褚新兵 雨蝶 )10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法修正施行十周年之际,正式发布七大典型案例,涵盖行政复议监督、环境公益诉讼、知识产权保护、民行交叉争议解决等核心领域,以“审理一案、规范一片”的司法智慧,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与营商环境优化。十年间全国法院审结一审行政案件283.1万件,办结非诉执行案件208.5万件,行政争议实质化解能力显著提升。
案例一:部委行政复议被撤,司法监督显威
在“丙公司诉原国土资源部行政复议案”中,最高人民法院再审撤销了国家部委作出的采矿许可撤销决定。法院强调,行政机关撤销授益性行政行为须考量信赖利益保护与比例原则,避免“一刀切”式执法。该案推动行政机关在资源整合中更注重程序正义,避免企业因历史遗留问题陷入被动。
案例二:环保公益诉讼护航绿水青山
“剑川县检察院诉森林公安局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案”中,法院支持检察机关对行政机关未依法履行环保监管职责提起诉讼,督促修复被破坏的森林资源,彰显行政公益诉讼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利剑”作用,获评“中国十大环境司法案例”。
案例三:商标权纠纷明晰裁判规则
“广东好某科技集团商标权无效宣告案”确立了商标近似性判断的“整体比对+显著特征”标准,有效遏制恶意抢注行为,保护在先商标权利人合法权益,为知识产权行政审判提供类案指引。
案例四:民行交叉争议一揽子解决
“达某房屋登记及所有权确认纠纷案”首创行政诉讼与民事争议一并审理模式,通过“一庭审理、双轨裁判”机制,避免当事人就同一事实重复诉讼,实现“案结事了”的司法目标,节约司法资源超30%。
案例五:“红头文件”合法性审查促规范
“袁某某诉于都县政府物价行政征收案”中,法院审查发现地方政府擅自扩大污水处理费征收范围,违反上位法规定。判决后,于都县修订《征收标准调整方案》,成为全国首个因司法审查推动“红头文件”修改的典型,入选最高法规范性文件审查年度白皮书。
案例六:交通标志设置不当致处罚撤销
“秦某某行政处罚案”暴露基层执法痛点:重庆綦江某路段因“禁止驶入”标志设置位置不合理,导致5814车次被误罚。法院判决撤销处罚后,交管部门连夜优化标志设置,该案例推动全国开展交通标志标准化改造专项行动。
案例七:民营经济权益司法护航
“甲公司诉南阳市政府返还补偿款案”适用《民营经济促进法》作出裁判,明确行政机关不得以“新官不理旧账”为由拒绝履行补偿义务,切实保护民营资本投资信心,获评“全国法院服务民营经济十大案例”。
据最高法披露,2024年全国行政案件中,征地拆迁类占26.1%,行政处罚类占14.42%,上诉率达48.83%。本次发布的七大案例直指这些高发领域,通过“小切口”解决“大问题”。例如,针对征地拆迁纠纷,案例强化“程序正当+实质化解”理念;针对行政处罚,案例倡导“过罚相当”原则,避免“小错重罚”。
行政诉讼法修正十周年之际,最高法以七大典型案例为镜,既彰显司法监督行政的刚性,又体现服务大局的柔性。正如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庭负责人所言:“每一份判决都是法治中国的缩影,既要让行政机关感受到监督的压力,更要传递出支持依法行政的温度。”未来,人民法院将持续深化行政审判体制改革,为高质量发展筑牢法治根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