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经联播5月31日北京讯(李新民 王硕新)一批影响深远的新规明起实施,重塑学前教育、人脸识别、快递包装等民生领域规则。
6月1日起,我国首部《学前教育法》正式施行,明确幼儿园不得教授小学课程。
与此同时,人脸识别技术应用迎来严格规范——宾馆客房、公共浴室等私密场所禁止安装人脸识别设备,且任何场所不得将“刷脸”作为唯一验证方式。
在快递领域,修订后的《快递暂行条例》新增“快递包装”专章,剑指每年千亿快递包装污染问题。
这些新规与中小企业权益、医疗预交金管理等共同构成6月民生新规体系,标志着多个领域治理进入法治化新阶段。
01 首部学前教育法:普惠与减负并重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将于6月1日正式实施,填补了我国学前教育领域专门法律的空白。新法确立“政府主导、以政府举办为主”的发展原则,明确**国家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有条件地区将逐步推进免费学前教育。
新法直击“幼儿园小学化”顽疾。法律规定幼儿园必须科学实施符合学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活动,严禁教授小学阶段课程内容。这一规定回应了社会长期关注的幼儿教育超前教学问题。
针对资源不均衡现状,法律要求大力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保障农村地区和民族地区学前教育供给。专家分析指出,该法实施将推动学前教育从“有园上”向“上好园”转变,为三孩政策配套完善打下基础。
02 人脸识别新规:为“脸”护航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与公安部联合公布的《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办法》同样在6月1日生效,对人脸信息采集划出明确禁区。
新规明确:宾馆客房、公共浴室、卫生间等私密空间严禁安装人脸识别设备;公共场所安装设备必须设置显著提示标识。针对强制刷脸乱象,规定要求任何场所都不得将人脸识别作为唯一验证方式,必须提供密码、门禁卡等替代选项。
“新规赋予公民明确拒绝权,”法律界人士指出,“当商家要求刷脸验证时,消费者可选择其他方式,企业不得强制。”
数据保护方面,新规要求人脸信息存储遵循“本地优先”原则,一般不得通过互联网传输;存储超10万人脸信息的机构需向省级网信部门备案。违规处理人脸信息情节严重的,责任人最高可面临7年有期徒刑。
03 快递包装革命:全链条治理启动
修订后的《快递暂行条例》6月1日实施,首次增设“快递包装”专章,将原本1条原则性规定扩展为15条具体条款,构建全链条治理框架。
新规明确要求快递企业“在保障安全前提下节约使用包装物”,鼓励在快递点、小区设置回收设施,并通过积分奖励、寄件优惠引导用户重复使用包装。这一变革针对的是2024年全国1750亿件快递带来的包装污染——当年人均接收快递超过120件。
“新规形成了‘前端减量—中端循环—末端回收’的绿色供应链闭环,”清华大学刘建国教授分析称,标志着治理模式从单环节管控转向全链条协同。
快递企业已积极布局:中通研发“多生命”纸箱可重复使用3次以上;顺丰“丰调箱”使荔枝包裹减重1公斤;京东物流去年减少二次包装超10亿件。这些实践表明,绿色转型既可降低环境负担,又能节约企业成本。
04 中小企业款项支付:30天付款红线
修订后的《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6月1日施行,为中小企业资金链注入强心剂。
新条例规定:机关、事业单位采购中小企业货物、工程、服务,应当自交付之日起30日内支付款项;合同另有约定的最长不得超过60日。同时严禁大型企业利用优势地位拖欠账款或附加不合理交易条件。
拖欠中小企业款项行为将面临失信惩戒,这一严厉措施有望缓解中小企业的现金流压力。
在供应链金融领域,6月15日实施的《关于规范供应链金融业务的通知》要求核心企业及时支付中小企业款项,明确应收账款电子凭证付款期限最长不超过1年。双重保障形成合力,为中小企业健康发展营造更优环境。
05 医疗、网店、餐饮领域新变化
公立医院预交金制度迎来重大调整。根据国家卫健委等6部门要求,6月30日起医保患者住院预交金额度将降至同病种个人自付平均水平,减轻患者垫资压力。此前,门诊预交金已于3月31日全面停止收取。
网络交易监管同步加强。6月1日实施的《自然人网店管理规范》统一了平台对网店入驻、运营、退出的管理标准,按照“最小必要”原则采集信息,便利市场准入同时强化合规经营。
《餐饮业促进和经营管理办法》将于6月15日生效,新规增加反食品浪费具体要求,从供餐环节、消费场景等角度设定约束,同时鼓励地方特色餐饮培育和数字化发展。
此外,《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修订版6月1日实施,加强品种名称管理,不符合命名规定的可能被宣告无效;《公共信用综合评价规范》国家标准同日实施,为构建信用监管新机制提供技术支撑。
快递包装绿色转型已初见成效:截至2024年底,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比例超过95%,智能装箱技术使包装耗材减量达20%。德邦快递采用高强度瓦楞纸替代传统木架后,既保障运输安全又降低材料成本;申通推广的环保芯片袋可重复使用70次以上。
随着新规实施,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将告别无序扩张,回归安全边界;幼儿园教育将遵循儿童发展规律,摆脱小学化倾向。这些变化标志着中国社会治理正朝着更精细、更专业的方向迈进,法治框架下的民生领域迎来深刻变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