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讯(庄秋风 林建辉 通讯员 蓝雅贞 蓝陈圆)为进一步推动法学教育与司法实践深度融合,10月16日,福建漳州漳浦法院与华侨大学法学院开展院校共建交流调研活动。漳浦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林跃轶,华侨大学法学院院长刘超、副院长陈斌彬、博士陈梓铭及法院相关院领导、部门负责人参加座谈。

座谈会上,双方围绕福建省污染防治地方立法评估研究、生态环境损害修复等议题进行深入研讨,聚焦当前生态环境司法实践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结合福建省污染防治地方立法的实施情况,从理论支撑、制度完善、实践操作等层面展开交流。针对生态环境损害修复的责任认定、赔偿标准、执行监督等关键环节,与会人员结合典型案例与前沿理论,深入剖析问题根源,提出具有针对性、可行性的对策建议,为环境资源审判中遇到的复杂问题提供了坚实的法理论证与智力支持。
此次研讨是漳浦法院推动审判实践与法学研究深度融合的又一举措。通过院校联动,一方面借助高校的科研优势,强化司法裁判的理论支撑,提高调研能力;另一方面以司法实践反哺法学教育,促进教学科研贴近实务需求,实现“双向赋能”。双方表示,将进一步完善常态化交流机制,在课题研究、人才培养、案例共享等方面深化合作,共同为生态文明建设与法治发展注入新动能。
下一步,漳浦法院将以此次交流共建活动为契机,聚力搭建理论与实践深度交融互动平台,持续推动与高校之间资源互通、优势互补,进一步构建具有地域特色的生态司法保护模式,以更高水平合作服务高质量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大局。
【责任编辑:崔岳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