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与法

走发展新路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在浙江嘉兴桐乡市濮院大圣果蔬农场,一条条葡萄长廊果实累累。往左看,“浪漫红颜”葡萄如一串串红宝石。往右看,高档品种“阳光玫瑰”葡萄藏身于专用套果纸袋内。

农场负责人沈金跃摘下一串葡萄,拧下底端最小的一粒,把汁水挤在一个小仪器上。仪器屏幕马上显示出葡萄甜度:20。“这批葡萄符合客户需求,可以发货。”沈金跃满意地说,“今天要发出1000斤‘阳光玫瑰’,每斤均价在30元以上。我们有106亩果园,可以采摘到9月底,又是一个丰收年!”

丰富产品,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嘉兴的农业丰收场景,不仅仅在葡萄园里。

在南湖区,湘家荡农业数字化工厂的现代化大棚里,水果彩椒从绿叶中探出头来,个头饱满,长势喜人。蔬菜的根系扎在椰糠条包里,经四级过滤处理的纯净水精准滴灌,补光灯、捕虫灯抑制病虫害,不用喷洒农药。

在桐乡市崇福镇农创园,小虫草堂园艺有限公司的产品很特别:一盆盆捕虫草,有的长着“小夹子”,有的长着“小瓶子”,有的是带黏液的美丽小花。负责人刘国明说,2015年,他在这里租赁2300平方米的大棚创业,现在已成长为有较大知名度的捕虫草卖家。“这里有很多创业伙伴,大家经常相互交流。有些邻居擅长销售,还可以帮忙扩大销量。”

同在桐乡,眼下的梧桐街道桃园村,虽然不处于檇李的产季,但村里生产的檇李冰淇淋、檇李啤酒、檇李汽水正卖得火热。“檇李是本地的一种特色水果品种。每年3月开始,是赏花游、采摘游的好时节。等檇李下市后,再进行深加工,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富了口袋!”桃园村党总支书记凌峰说。

嘉兴市农业农村局党委委员、总农艺师王志舫介绍,嘉兴农业已形成以粮油为战略产业,以蔬菜、水果、畜牧、水产、蚕桑等为主导产业的发展结构,粮经比为50.8∶49.2,主导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74.4%。农业标准化生产程度达65%,绿色优质农产品比例达57.3%,所有县市区都设立了农业经济开发区。

更新技术,科技引领绿色高效

近年来,嘉兴以科技化、数字化引领农业产业整体发展,推动农业生产稳步迈向中高端。南湖区建成两家省级数字农业工厂,22家种养基地完成数字化改造。

湘家荡农业数字化工厂内,智能灌溉施肥机、智能喷雾车、运输机器人、陆轨两用采摘车等设备,共同打造了一个无污染、全绿色的生态农业园区。在这里,蔬菜基本实现周年生长,每平方米产量在75公斤左右,是普通大棚产量的8至10倍,预计年产值将达到700万元以上。

站在浙江东郁广陈果业有限公司的在建工厂前,很难想象,眼前这座几十米高的全封闭厂房,竟然是用于农业生产。“这里将通过立体种植来培育新品种。农产品将像工业产品一样,以严格的标准化程序生产出来。”公司设施种植部门经理马新远说。

如今,科技化、数字化推动嘉兴的农业产业链不断延伸,由育种开始,优质农产品需求越来越旺盛,品类越来越多。

在秀洲区洪合镇的浙江美之奥种业公司,育种实验室的组培架上器皿琳琅满目,里面是正在培养的植株。它们长大后将被移栽到大棚里,生长成熟,待开花结果后,采下的种子就是优良育种材料。公司副总经理余永辉说,“公司有现代化分子设计育种实验室、种子加工车间,2018年还建成院士工作站,研发出优质的甜瓜、番茄、西蓝花等多个品种。”

数字农业的不断发展,还带来了更多改变。平湖市实现全域农产品绿色生产,买农药要“刷脸”,全市81台人脸识别一体机覆盖农资企业和农资店,数据系统会根据每个农户的种地面积自动算出农药的总用量,控制农户的农药购买总量;登录“浙农服”平台,供需双方实现“云上合作”,销售公司根据实时更新的门店销售量、畅销单品,及时向生产基地反馈,农户掌握市场需求后,什么好卖种什么,哪里畅销供哪里。

充实力量,千方百计培养人才

“随着农业数字化快速推进,用工难题得到了一定缓解。”马新远说,“在我们2000平方米的植物工厂,只需要2到3个工人。但总的来看,农业企业招工还是难,工人年纪普遍偏大。”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农业领域缺人,不仅缺一线操作员,更紧缺的是未来的经营者。

为此,崇福镇规划建设了面积达2000亩的农创园,吸引年轻创业者入驻。崇福镇农业经济服务中心主任冯志刚说,目前农创园核心区有40个团队,大部分是创业的大学生,平均年龄不到30岁。政府建好薄膜大棚低价出租,每亩土地年租金1000元,设施年租金每亩3000元,前3年每年享受2000—3000元的设施费减免优惠,这样每亩的年租用成本最低只需1000元。

不只崇福镇,为解决人才短缺问题,嘉兴多地都推出了农业人才计划。平湖市聘请“乡村振兴规划师”,着力培养基层人才。海宁市每年选派农技人员和生产大户到浙江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校挂职锻炼、培训学习。嘉善县成立“善农客”领创人才联盟,目前已吸纳成员30名,为农业农村发展输送了一批优秀创业人才。

2020年,嘉兴农业农村领域流入人才数量创近年新高,新增农业创业者、新农人207名。(记者 顾 春)

贵州毕节挖掘自身潜力,推动产业融合

转变方式 增收致富

4亩酥李,丰产可收获五六千斤,保底进账两三万元。在贵州毕节黔西市大关镇丘林村,别人想的是如何卖个好价,刘勤军却选择把酥李送人。这是为什么?

“李子负责引客,我这里主打农家乐和旅馆,哪怕在淡季,一个月最低能赚1.5万元,你说算不算丰收?”刘勤军手指路旁,继续补充道,“这两年来体验采摘的人越来越多,要是玩累了,这里还有旅馆。”事实证明,这种发展模式,的确不一般。

近年来,毕节市主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农业同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走出一条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广大农户因此受益。

培育特色,以农业带动乡村旅游

在乌江支流鸭池河畔拐角处,一半是水,另一半果树掩映的人家,就是丘林村了。

个大皮薄,外披白色果粉,咬一口下去,甜中带酸,清香萦绕,这是产自丘林村的酥李。

“除去退耕还林的地,全村还有3500亩果林,大多数种的是酥李。”聊起水果,村党总支副书记李永华开门见山,“一亩酥李,至少能卖好几千元,去年村里人均收入1.2万元,水果大致贡献四成。”

在丘林村的地里,起初是玉米占大头,水果仅是零星种植。后来赶上退耕还林、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村里种酥李的人越来越多。2009年,外出打工的刘勤军,返乡种起酥李。

“5到7元钱一斤,要么背到集市卖,要么批发商上门收。”刘勤军发现,丘林村地处河谷,李子早熟,口感脆甜,随着名气越来越大,体验式采摘也逐渐兴起,“这让我们的水果有了新卖点。”刘勤军说,相对零售,采摘价要高不少,村民的积极性显然更高。

眼看水果产业日渐起势,当地政府决定再助一臂之力。

“丘林村已培育出特色产业,如何进一步释放产业价值?我们瞅准了乡村旅游。”大关镇党委书记胡述利介绍,为培育市场、吸引客流,从2009年起,政府每年在丘林村举办桃李花节,“春天赏花,夏天摘果,每个季节各有特色,争取做大乡村旅游品牌。”

2017年,当地政府争取资金3000万元,完善提升丘林村及其周边基础设施。去年3月,村里开始套种金丝皇菊,为秋季旅游做准备。

如今,在政府引导下,丘林村有15家农家乐和29家民宿,大伙儿纷纷吃上“旅游饭”。

拓展链条,实现高质高效发展

中秋前夕,按照约定时间,货车准时开进赫章县威奢乡大营村。提前等候的村民立即抬出自家蚕茧,接着打包、上秤、装车。一个小时后,蚕茧被运抵加工厂;一个月后,至少4种产品将销往海内外。

2017年,听闻邻村养蚕,大营村村民李德方赶紧跟着村里人一起过去了解情况。省农科院的专家也来看过,当地自然条件相当适合。几经考量,他们发现这行挺赚钱。

“选村民代表,到外地参观学习,再逐个到村民组动员、统计,最后开群众会讨论。”大营村村委会主任郭继贵介绍,得到群众响应后,政府帮忙引进了一家蚕茧销售企业,“企业负责提供蚕种、技术,进行销售,村民负责养殖。”

2019年,政府出资从浙江采购桑苗,免费向村民提供,同时争取项目资金400余万元,修建了5个养蚕房、一个育雏房和一个烘干房,大营村的桑蚕养殖正式起步。

“我们提供场地和设备,吸引老百姓到基地养蚕,多劳多得。”郭继贵说,村里跟引进的企业签订保底收购协议,让养殖户放了心。

为延长桑蚕产业链,实现高质高效发展,2020年底,赫章县引进的贵州丝路兴蚕纺织有限公司投产。“我们投资3000万元做精深加工,产品包括蚕丝被、丝绸、白厂丝等,此外对桑叶、桑枝也进行加工。”公司总经理李惠强说。

有了产业链,村民底气更足。“今年打算再加大投入,争取明年养殖六七批蚕。”李德方盘算着。

突破瓶颈,加速弥补薄弱环节

无论是发展水果产业,带动乡村旅游,还是立足桑蚕产业,推进精深加工,要让农民富裕富足,还有一些薄弱环节需要弥补。

“出去打工的年轻人,差不多占全村人口的1/4。”李永华说,这导致学酥李管护技术的人较少,种植出现了一定短板。

在销售方面,丘林村的主要思路仍然是零售、批发和采摘,整体价值偏低,也是当前需要突破的瓶颈。

针对丘林村的现状,胡述利也在寻求解决办法,“趁着产业结构调整,我们引导农户做果树优化,对一些过了丰产期、果子个头小、品质较差的果树进行改良。”

政府相关部门也在调研,计划引进互联网销售渠道,希望在降低销售风险的同时,充分提升经济价值。“目前,一些农户的旅馆可能无法满足游客需求,所以我们还打算争取项目,帮助农户统一改造,提升服务水平。”胡述利说。

一头连着农业,一头连着工业,桑蚕产业的发展同样引人重视。

赫章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黄跃说,要想把产业做大,就得培育新型农民。黄跃认为,新型农民懂技术,会管理,肯钻研。“这两年,不管是政府还是企业,经常邀请专家开讲座、搞培训,希望在守住绿水青山的同时,能有更多农户更科学地种桑养蚕,加速产业发展。”

目前,整个赫章县有5万亩桑园,带动16个乡镇。去年全县蚕茧产量达350吨,产值为1401万元。

“我们也在招商引资,争取完善、延伸产业链条,让老百姓得到更多实惠,年年都是丰收年。”黄跃表示。(记者 苏 滨)



【责任编辑:欧阳雪】

厦门海事法院发布“海法心连新”品牌:司法服务保障“海洋新质生产力”

作为厦门国际海洋周、“法律服务进千企惠万企”的系列活动之一,厦门海事法院召开“海法心连新”海洋新质生产力司法服务品牌暨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向社会介绍了司法品牌内涵、六项重点行动及相关典型案例、司法指引等阶段性成果。厦门海事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郑一琳、厦门海事法院党组

最高法发布6大工程质量典型案 剑指"三包一挂"乱象筑牢质量防线

最高人民法院3日发布6件建设工程质量保护典型案例,直指建筑领域"三包一挂"(违法发包、非法转包、违法分包、挂靠施工)乱象,明确工程主体结构终身保修责任,强化从设计到施工全链条质量管控,以司法力量护航"住有所居、居有所安"。案例聚焦三大核心维度——质量僵局化解有方。在"某资源公司与李某施工合同纠纷案"中,工程未完工即因款项争议停摆,法院创新采用"先修复再结算"调解模

庞红兵:正确区分“经济纠纷与经济犯罪”是衡量营商环境好坏的重要标尺

11月1日,(首期)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在京隆重举行。北京两高律师事务所副主任庞红兵博士应邀出席并发表题为《正确区分“经济纠纷与经济犯罪”是衡量营商环境好坏的重要标尺》主题演讲,以下为演讲摘要。关于“经济纠纷与经济犯罪”的区分直接关系到企业家的合法权益和人身自由,是衡量一个地区司法水平与营商环境好坏的重要标尺。我从概念区分、区分难点、司法原则、区分关

“文化+法治”赋能!漳浦县为社区矫正对象铺就向上向善“新路”

近日,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社区矫正管理局组织辖区社区矫正对象,在漳浦县智慧人生讲堂开展为期四天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集中教育活动。活动实行全封闭集中食宿管理,特邀国内知名传统文化研究学者担任主讲,通过专业授课与严格管理相结合的模式,助力社区矫正对象筑牢向上向善的

主客观相统一定罪!某工程公司及法人黄某涉非法占用农用地案终获无罪清白

一场因修建高速公路引发的农用地保护争议,历经司法程序层层审查,近日以法院再审维持无罪判决画下句点。某工程公司在修建高速公路便道时,因地势陡峭导致117亩林地受损,公司法定代表人黄某被控非法占用农用地罪。法院再审明确认定“无主观故意、未改变林地用途”,最终裁定驳回检方抗诉,维持无罪判决。此案为司法实践中“罪与非罪”的严格区分提供了典型范本,彰显了“主客观相统一”定

李文燕:学深悟透、笃行践履习近平法治思想,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据《人民法治》消息,第十一届“法治社会·长江论坛”7月12日在扬州举行。中国行为法学会总监事李文燕在开幕式致辞中强调,推进在法治轨道上的社会治理现代化,关键在于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对市域社会治理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快形成法治完备、行政高效、自治发达、科学智能的治理体系。李文燕指出,要加强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在法治轨道上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原创性贡献的

雷霆出击!漳浦启动卷烟打假“夏季行动”5支突击队直插一线全域围剿

7月3日晚上,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2025年卷烟打假“夏季行动”启动仪式在县公安局大院举行。市烟草专卖局副局长黄闽江,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林伟华,县政府副县长、公安局长张学仁,县检察院检察长许艺杰出席启动仪式。“全体都有,登车出发!”县委常委、政法书记林伟华发布“夏季行动”启动令,各乡镇、各有关部门打假队伍精神抖擞、士气高昂,巡防车辆警灯闪烁,以雷霆之势,

漳浦法院与福化古雷集团开展党建共建活动 打造法企合作新典范

日前,福建漳州漳浦县人民法院与福建福化古雷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联合开展党建结对共建活动。活动邀请全国人大代表、福化古雷第一党支部书记、福化古雷党群人资部(宣传办公室)主任郭晶晶及福化古雷、古雷热电、海泉化学相关党支部党员,实地参观漳浦法院诉讼服务中心

漳浦“蒲公英”播撒防非种子 共筑金融安全防线

6月18日,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西湖公园南大门人头攒动,一场以“全民防非 行业守护”为主题的防范非法金融活动火热开展。漳浦县司法局组织“蒲公英”普法志愿者积极投身其中,与多部门、多行业携手,为过往群众送上一场别开生面的金融安全知识普及盛宴。

云南省 2024 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新闻发布会介绍相关工作成效

6 月6日,云南省 2024 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新闻发布会在云南海埂会堂召开。会上,有关部门介绍了2024年云南省法治政府建设的相关情况,并回答了记者提问。2024年,云南省委、省政府认真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推动全省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

平和县开展社区矫正对象节前集中教育活动 筑牢节日安全防线

近日,福建漳州平和县社区矫正管理局组织全县社区矫正对象开展节前“集中教育”。以案释法 强化法治教育在集中教育学习活动中,社矫工作人员围绕社区矫正法的核心内容,结合典型实际,通过剖析因违反监管规定被收监执行的警示案例,强调社区矫正的严

宁德蕉城虎贝派出所:筑牢防范非法集资防线 守护群众“钱袋子”

5月14日,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虎贝派出所组织警力深入辖区开展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活动。期间,民警深入辖区超市、店铺等人员聚集场所通过发放宣传资料以及面对面讲解方式,重点针对非法集资、网络传销等常见经济犯罪,结合真实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群众揭示了非法集资的常见手段和特征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