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中国

“业主共治”奠定龙诚小微创业园高质量发展基石



中经联播讯(陈子彧 通讯员陈光友)1 月 17 日,浙江省龙港市龙诚小微创业园的业主们齐聚一堂,举办业主委员会三周年纪念年会。特邀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生态文明教研部社会治理教研室主任马福云教授、法制日报社高级编辑、总编室原副主任、《法人》杂志原总编辑、中国企业评价协会企业合规专业委员会主任贾宝元就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前沿思想、方法和经验,基层社会治理中法律的重要性及应用举办讲座。这是近年来龙诚小微创业园贯彻“业主共治”管理理念,促进龙诚小微创业园高质量发展的缩影之一。


温州市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张京,龙港市委宣传部、统战部部务会议成员、社科联主席方明轮,温州市业主和谐生活研究会会长蒋成富出席,并与与会的业主们进行了热烈的交流。


温州市业主和谐生活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龙港市龙诚小微创业园业主委员会主任吴招托做了 2024 年度工作总结报告及 2025 年工作展望。龙港市龙诚小微创业园第一党支部书记李来力高度评价业主委员会的工作,强调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础,希望园区继续创新发展,为基层社会治理作出更大贡献。


龙港市龙诚小微创业园坐落于龙港市海西路,地理位置优越,东侧紧邻新城主干道启源路,西侧与兴业路相接。园区总占地面积为100.2亩,总建筑面积约162309平方米,可容纳126家小微企业。自园区建成以来,业主们便积极投身到园区的建设与管理中,共同绘就园区高质量发展蓝图。


业主共治是龙诚小微创业园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面对园区建设初期的重重困难,业主们没有退缩,而是团结一心,共同应对。业主们积极协调厂房到期业主的续租事宜,有效减轻入园企业的压力。未雨绸缪,提前组织环评工作,确保企业合规运营。在园区建设的全过程中,业主们与开发商、施工单位等各方紧密合作,确保工程进度稳步推进,营造了和谐稳定的合作关系。


业主委员会的成立将业主共治推向新的高度。业主委员会积极与各职能部门、物业及开发商协调沟通,全力维护业主的合法权益。通过不懈努力,园区大门得以更新,设施得到了增添,整体形象焕然一新。此外,业主委员会还成功争得了两千多平方米架空层停车位的归属权,并促使开发商返还了公共收益金,为业主谋取了实实在在的利益。这些举措不仅赢得了业主们的高度赞誉,也让龙诚小微创业园被誉为园区治理的典范。


在业主共治的推动下,龙诚小微创业园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园区以印刷包装为主导行业,吸引了众多成长型、科技型企业入驻。业主委员会通过提供政务代办、政策咨询、法律服务、财务代理等生产性服务,有效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园区还积极搭建交流平台,促进企业间的合作与共赢,为小微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此外,龙诚小微创业园还注重与其他园区的交流合作,共同推动园区产业的协同发展与创新合作。与金华置信产业园、海经区文博科技产业园等园区达成了战略合作意向。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等方式,双方将共同推动园区产业的升级与转型,为小微企业的成长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和机遇。


业主共治不仅为龙诚小微创业园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为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展望未来,龙诚小微创业园将继续秉承“业主共治、服务至上、创新引领”的发展理念,不断优化园区环境、提升服务质量,为入园企业提供更加优质的发展平台,推动龙港新城产业集聚区的繁荣发展,为区域经济的腾飞贡献更多力量。







【责任编辑:李文闻】

辽宁鞍山市生态环境局推出17条举措为企业送上营商环境“服务包”

为深入贯彻落实辽宁省、鞍山市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安排部署,近日,鞍山市生态环境局制定实施《关于打造“生态+营商”双优环境的工作方案》,推出了17条举措,为企业送上了营商环境“服务包”。 据介绍,此次实施的《关于打造“生态+营商”双优环境的工作方案》重点围绕打造政务、监管、执法三个方面展开。

成都金堂县工商联举办“金融赋能·资产增效”沙龙:搭建沟通桥梁 激发民企新活力

中经联播讯(金向友 庄秋风 通讯员 张耀艺)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决策部署,进一步深化银企合作,破解企业融资难题,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11月11日,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工商联(总商会)联合中国工商银行金堂支行举办“金融赋能·资产增效”企业家座谈沙龙。县人社局、县政管审批局、县总工会协办,共计50余名企业家代表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参会。活动第一阶段,召开金堂县总商会妇女联合会选举大会

法理情融合: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创新路径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我国通过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强化市场基础制度与监管执法机制,提升纠纷解决效能,为营商环境优化构筑了法治根基。本文从现实意义、现状挑战及创新路径三维度,系统阐释以"法理情"理念推动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实践逻辑。

徐家力:形成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研究、服务、建议良性循环

二十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法治化建设作出新的战略部署,要求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依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将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提升至更为突出的位置。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举办此次公益大讲堂与恳谈会,既是对中央部署的积极响应,更是对 “法治兴则经济兴,法治强则经济强” 规律的深刻践行。

黄凤荣:公益之路行则将至,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久久为功

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建设不仅关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更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福祉。一个法治化水平高的营商环境能够吸引更多的资本和人才流入,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同时也能够有效遏制权力寻租、腐败滋生等不良现象,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和和谐稳定

杜兆勇:营商环境的瓶颈与司法救济的出路

11月1日,(首期)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在京隆重举行。北京联合大学应用经济与管理研究所研究员、北京本权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杜兆勇应邀出席并发表题为《营商环境的瓶颈与司法救济的出路》主题演讲,以下为演讲摘要。一、营商环境的痛点、难点、瓶颈必须突破,商事主体的价值必须重构,建立高于民事主体之上的法权体系,才能迎来万众创业、大众创新的新时代。中国数千年历史是

鲍世超 :法治为基 商业有序 | 司法保障下的企业实践和价值创造

11月1日,(首期)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在京隆重举行。北京山东企业商会副会长、心海集团董事长鲍世超应邀出席并发表题为《法治为基 商业有序 | 司法保障下的企业实践和价值创造》主题演讲,以下为演讲摘要。我们正身处一个波澜壮阔的伟大时代。国家持续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将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提升至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这不仅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辽宁法院推进行政审判改革 年均受理行政案件2.74万件

2021年以来,辽宁法院系统年均受理各类行政案件2.74万件。通过充分发挥行政审判职能,在监督支持依法行政、保护公民合法权益、实质化解行政争议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为推进法治辽宁、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辽宁高院多年来主动会同省政府办公厅建立政府决策合法性评估协调机制

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征文启事

近年来,中央把全面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明确提出“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这一科学论断,深刻揭示了法治与营商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国务院及相关国家机关对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各级地方党委、政府结合本地实际纷纷成立了“营商环境局”,

常年征集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经典案例”启事

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常年征集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经典案例”。把平等保护贯彻到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各个环节,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建设不仅关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更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福祉。一个法治化水平高的营商环境能够吸引更多的资本和

研讨、关注典型个案公示 - 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

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系列活动,密切呼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一系列重要部署,汇聚国内权威专家学者、司法实务工作者、优秀企业家和政策制定者,通过系统化、多元化的讲座和研讨活动,深入解析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政策法规、实践经验和创新路径,全力推进我国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针对民营企业和企业家遭遇的重大典型案例,和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机构代理服务的重大疑难案例,大讲堂活动充分发挥专

公益志愿者招募启事 - 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

在市场经济海洋中,法治犹如一座灯塔,为各类市场主体指引方向,确保其在公平、透明的环境中稳健前行。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明确提出“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这一科学论断,深刻揭示了法治与营商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建设不仅关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更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福祉。一个法治化水平高的营商环境能够吸引更多的资本和人才流入,推动经济

浙军问鼎!全国公平竞争审查决赛浙江双第一斩获团体桂冠

浙江省代表队以初赛、决赛双项第一的绝对优势,从全国8个省市代表队中脱颖而出,勇夺团体一等奖,彰显了浙江在公平竞争审查领域的硬核实力。本次竞赛作为2025年中国公平竞争政策宣传周的核心活动,采用线上初赛+现场决赛两阶段赛制。初赛阶段,浙江省市场监管局精心组织、全省联动,通过线上竞答以

株洲渌口区自然资源局:“三日一会”机制奏响营商环境优化强音

创新打造的“三日一会”工作机制(涵盖亲商助企日、民情接待日、项目攻坚日以及现场业务会),已然成为优化当地营商环境的关键着力点。这一机制凭借分类施策、精准服务的策略,实现了服务模式的深刻变革,从以往被动接访转变为主动服务,从内部流转决策升级为现场决断落实。同时,对所有事项开展持续回访与跟进,实施闭环跟踪管理,全力保障各项决议能够落地生效,且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