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8月31日昆明讯(王东琴 通讯员 申云彬 叶晓月)秋染云岭,万物馈实。在迪庆海拔超3000米的原始森林里,珍贵松茸走出秘境,借便捷物流端上全球食客餐桌;文山,全国首批出口可食用仙人掌叶片启程发往越南;德宏军马山咖啡庄园,打包好的咖啡豆整装待发,奔赴海外市场;普洱祖祥高山茶园生产车间内,工人正封装发往法国的普洱茶饼,中法双语标注的有机茶饼通关后,将亮相巴黎华人超市货架……从“藏在深山人未识”到跻身“世界货架”,从风靡国内到畅销海外,越来越多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加速“出海”,“绿色云品”已成为云南递向世界的崭新名片。

立足资源禀赋:“绿色云品”凭实力“圈粉”全球
昆明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云南省农产品出口额达109.8亿元,同比增长12%,出口规模稳居我国中西部地区首位。其中,咖啡及其制品、鲜切花出口额分别达7.2亿元、6.3亿元,均位列全国第一。依托生态优势筑牢品质根基,叠加政策、科技、物流等多重助力,云南高原特色农业正从“地域特产”向“全球供应链”加速升级,成为我国农业国际化发展的标杆。
云南始终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在高原特色农业“特、专、精”上深耕细作——以生态良好、品质优越、四季时鲜为鲜明标签,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让“云南产”成为高品质的代名词,为“云品出海”拓宽通路。
回溯历史,马帮驼铃曾沿“南方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将中国绿茶送往南亚东南亚;如今,云南茶叶“出滇”“出海”的脚步更远,香飘全球。云南沱茶的独特品质与健康理念深度融入法国文化,与红酒共同成为浪漫、健康的生活符号,目前已销往30多个国家和地区;普洱茶出口企业李记谷庄严控原料品质,将专卖店开到韩国、日本;昌宁红茶以油润外形、蜜香浓郁、醇和回甘的特质,赢得海内外茶客青睐,产品覆盖俄罗斯、法国、英国等30余个国家和地区。
以品质为钥,“绿色云品”打开全球市场的成绩单格外亮眼:2024年,云茶出口量2.3万吨,占全国茶叶出口总量的18.6%;同年云南水果出口值52.7亿元,同比增长8.9%,居全国第二,远销117个国家和地区;今年前7个月,云南鲜切花出口6.3亿元,同比增长55.5%,出口规模全国第一——全国每10枝鲜切花中就有7枝来自云南,每年超135亿枝高品质鲜切花从斗南花卉市场走向世界。
在咖啡领域,随着精品率与深加工率提升,云南咖啡实现从“原料供应”到“品牌输出”的转型,今年前7个月出口货值7.2亿元,出口规模全国第一,覆盖荷兰、德国、越南等35个国家和地区;云菜出口额、出口量均居西南各省(区、市)首位,出口量占全国蔬菜总出口量的10%以上,市场遍及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和大洋洲。从“土特产”到“国际尖货”,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正以高品质撬动全球消费市场,在国际舞台崭露头角。

推出务实举措:多部门协同打造“出海”硬支撑
8月26日,玉溪产35万枝康乃馨经昆明海关所属玉溪海关“批次检验(检疫)”模式检验合格后,顺利发往日本。“从基地到海外消费者手中,采摘、质检、分级、包装每一步都要争分夺秒,多耽搁1小时,花瓣开放度、色泽、茎秆挺直度都会受影响。”玉溪英茂花卉产业有限公司经理杨长文坦言,鲜切花出口既要前期精心种植,更要保障时效,“在海关‘批次检验(检疫)’模式助力下,公司超80%的鲜切花能快速通关,经营成本降低5%以上。”
玉溪海关监管科副科长坝德清介绍,“批次检验(检疫)”监管模式是昆明海关结合出口农食产品特点推出的监管优化举措,减少现场检验频次后,符合条件的鲜切花批次可在30分钟内完成申报、放行、出证全流程,每批次平均缩短2至3天通关时间。
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政策“组合拳”的全方位护航。为破解农产品购销管理中的堵点、卡点、难点,提升出口服务水平,云南省出台《优化税收征管服务促进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出口若干措施》,省委农办、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省税务局、昆明海关等部门协同联动,持续为“云品”出滇出海赋能。
云南省农业农村部门将品牌打造作为高原特色农业核心竞争力,截至2024年,已有871个品牌纳入“绿色云品”品牌目录管理;以种业创新为抓手,统筹林下经济发展,聚焦“1+10+3”重点产业,扎实推进产业集群建设。在省委农办牵头的农产品出口会商机制下,省商务厅成立工作专班,全链路解决企业出口难题;针对农产品发票“开票难、资料多、风险高”问题,省税务局以智慧税务建设为依托,实施税费征管“强基工程”,推出智能开具、便捷获取等举措,让发票管理既“省力”又“安心”。

聚焦通道经济:物流“新快车”赋能产业升级
8月23日下午,满载400多吨白菜、辣椒、青花等新鲜蔬菜的冷链国际货物列车,从中老铁路研和站(玉溪)驶出,3天后便抵达泰国果蔬市场——这标志着中老铁路出口冷链国际运输正式迈入常态化。8月28日16时,今年第二列“郑和号”海公铁国际多式联运班列,满载11柜云南特色果蔬从腾俊国际陆港出发,沿中老铁路开往老挝万象,再经公路接驳至泰国林查班港,转海运至新加坡后分运全球。
“冷链列车采用先进冷藏集装箱,蔬菜全程享受精准温控,从装箱到卸货每一环都能保持最佳新鲜度与品质。”国铁昆明局昆明物流中心玉溪营业部主任许杰峰表示,中老铁路冷链运输不仅大幅降低成本、提升产品竞争力,更拓宽了云南特色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玉溪市商务局副局长张桂兰也认为,快捷物流是开放型经济的重要支撑,预计每年超5万吨优质果蔬通过中老铁路进入中南半岛国家,这一通道既满足冷藏货物的温度与时效需求,更巩固了“云菜”的国际市场地位,彰显中老铁路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能力。
目前,中老铁路已与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实现互联互通、高效衔接,跨境货物运输覆盖国内31个省(区、市)及老挝、泰国、越南、新加坡等19个国家和地区。依托这一便捷大通道,云南持续打造“澜湄快线”“沪滇·澜湄线”“澜湄蓉欧快线”“澜湄·云南号”“郑和号”等货运品牌,培育“中老铁路+中欧班列”“澜湄快线+”等系列班列,让高原物产以更快速度跨越山海、驶向全球。
从资源禀赋到政策支撑,从通道建设到品牌升级,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正以“加速度”融入全球供应链体系,不仅擦亮了“绿色云品”的国际名片,更为我国农业国际化发展贡献着“云南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