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

新舞剧《吴祖光...梦别新凤霞》 5月中旬保利上演

新舞剧《吴祖光...梦别新凤霞》,横跨半个世纪的人物传奇...还原真实的历史!

中国舞台剧史上首次展现横跨半个世纪的人物传奇;首次多达八十多款服装的呈现;首次展示新凤霞拜师齐白石;齐白石赠送的真迹扇面、徐悲鸿的题词;首次展示吴祖光和新凤霞大婚时郭沫若的亲笔贺信。

保利院线首轮巡演第一站,与传统舞剧截然不同,配上台词就是话剧,配上歌词就是歌剧。

01.png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主创团队:

总设计:陈健骊

编剧、总导演:陈健骊

作曲:关峡 杨帆

创意:文婴 赵士军 胡岩 龚小奇

编导组:李琰峰 许鹏 徐晓南(芭蕾) 王醒

舞美、灯光设计:王瑞国 王瑞宝

服装设计、人物造型:蓝玲 张颖

主演:张娅姝 祁野

02.png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吴祖光与新凤霞,上世纪中国文艺界两颗的巨星。吴祖光的灵根早慧、才气纵横、正义敢言、刚直磊落,19岁写出中国第一部抗战话剧《凤凰城》,24岁写出中国话剧史上的经典剧目《风雪夜归人》。并以文艺界斗士的风格赢得“神童”的美誉。新凤霞以其惊人的美貌,朴素的情怀,超凡的才华,顽强的人格和金子般的人品,曾经闪耀在祖国的大江南北,其声誉甚至远播海外 --- 这一对真正的“才子才女”夫妻,曾经风靡了亿万百姓,并得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习仲勋等领袖以及齐白石、徐悲鸿、傅抱石、夏衍、郭沫若、老舍、曹禺……几乎全部文艺界著名人士的齐声高度赞扬。

吴祖光曾将家藏价值连城的241件文物字画全部捐献给由他父亲吴瀛先生参予创办的故宫博物院。

新凤霞曾将自己价比黄金的服装翠钻头面捐献给解放后刚刚成立的国家剧院。

13.png

晚年,这对老夫妻又将自己的四合院捐献给了国家。去世时他们足矣称得起是“一肩明月,两袖清风”,连一辆专车都未曾有过。

吴祖光做为真正的男人,在迎娶新凤霞时,曾说过一句话,此话在他们逝世后几乎登遍了全国的各大报刊,这便是“我要向你一生负责”。此话对于今天的人们实在是意味深长……

在 2009 年中宣部主办的建国六十周年成就大展上,戏曲艺术家里,男艺术家排行第一位是梅兰芳, 女艺术家排行第一位的正是新凤霞。

新凤霞一生共演出了大小七十多部评剧。尤其是两部电影《刘巧儿》、《花为媒》对建国初期妇女 解放,当家做主的新理念建立,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新凤霞身体抱恙后,在吴祖光的照顾与激励下以其顽强而令人难以置信的坚强毅力,又写出了四百余万字、27 本文学著作,并画了三千多幅国画,(她是齐白石先生的亲传弟子)此一记录恐怕在全世界艺人中也是绝无仅有的。

如今这一对夫妻已经成为中国文艺界历史上最具标志性的两颗永远的明星,他们的患难与共的事迹已成佳话,必将世代流传。

2017年,将是吴祖光先生百岁诞辰、新凤霞先生九十岁诞辰,为了纪念他(她)们,由他们的家乡江苏无锡歌舞剧院排演了新舞剧《吴祖光…梦别新凤霞》。剧中,“两个刘巧儿在陕甘边苏维埃政府前的相聚证实了中国广大妇女翻身解放的源头,把全剧推向高潮!”

02.png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新舞剧《吴祖光...梦别新凤霞》

演出院团:无锡市演艺集团歌舞剧院

演出时间:2016年5月12-13日(周四-周五)19:30

演出票价:VIP/280/180/100/50/30元

                 套票:600元(280*3)、450元(280*2、180*3)、300元(180*2)、200元(100*3)、150元(100*2)

03.png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精彩剧照

 

04.png

05.png

06.png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07.png

10.png

14.png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08.png

09.png

12.png

【责任编辑:张慈】

大河城市发展《南京共识》发布,全球滨水城市携手共创可持续未来

南京明城墙上的斑驳砖石与秦淮河的悠悠流水,见证了一场跨越国界的城市对话,来自五大洲的市长们在此共谋滨水城市的未来。11月19日至21日,以“扬子潮涌 文明共启”为主题的“2025世界市长对话·南京”活动在南京举行。来自文莱、埃及、德国、意大利、塞尔维亚、纳米比亚、马来西亚、墨西哥、尼泊尔等国家的友好城市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城市市长及代表参会。与会

武铁护航澳门濠江学子荆楚研学

五星红旗与“欢送澳门濠江中学师生”红色横幅相映成趣,澳门濠江中学403名师生与铁路工作人员挥手告别,登上G337车次高铁离开,圆满地完成了为期4天的荆楚文化研学之旅。据了解,澳门濠江中学作为率先在澳门升起五星红旗的学校,始终以“家国同心”为育人根基。此次,该校组织师生从濠江之畔奔赴湖北,开启以“三国赤壁・英雄

福建:打造理想旅居目的地 探索“慢生活”新业态

旅居是一种结合长期居住与深度体验的现代生活方式,强调在异地环境中融入当地文化、自然和生活节奏。核心在于通过较长时间的停留(通常数周至数月),打破传统旅游的短暂性,实现身心放松与文化探索的双重目标。

绥芬河启动冬季冰雪旅游“百日行动” 五大板块打造中俄风情口岸冰雪体验

昨天,黑龙江省绥芬河市政府在市老干部局会议室召开2025-2026年冬季冰雪旅游“百日行动”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以“向北开放·冰雪逐梦”为主题,划分“绥”埠风情、“绥”宴启幕、“绥”梦冰雪、“绥”心相待、“绥”时守护五个板块,亦在为中外游客呈现一场别样的绥芬河冬日之旅。

新雪季点燃万亿市场 东北冰雪经济提质扩容加速跑

从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的科技焕新,到三省一区的协同布局,一场以“冰雪+”为核心的产业变革正在白山黑水间悄然上演。据最新数据显示,2024-2025冰雪季东北地区预计接待游客总量将突破2亿人次,冰雪经济正成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政策赋能:三省一区协同布局黑龙江省率先发布《冬季冰雪旅游“百日

武铁开行特色文旅专列 联动优惠激活消费活力

今天早上7点30分,由汉口站开出的Y859次银发旅游专列载着700余名旅客,奔向具有“仙山秀水”之称的湖北十堰地区,开启了一场专为银发一族精心打造的“探秘十堰”4日深度游之旅。据了解,这次旅程采用“一张车票管全程”模式,将交通、住宿、餐饮、门票等服务融为一体,免去老年人多次购票、频繁换乘的困扰,提升旅客游玩体验。

千年茶道再飘香 中俄蒙携手激活跨境旅游新通道

一条贯穿三国的历史商路,正通过旅游合作焕发新生。第九届中俄蒙三国旅游部长会议11月7日在蒙古国达尔汗市举行,三方共同签署了《中俄蒙“万里茶道”旅游合作发展计划(2025-2026)》。这份发展计划旨在挖掘“万里茶道”的文化与经济价值,加强旅游合作,推动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会议期间还举办了中俄蒙旅行商洽谈会、“万里茶道”主题展览和“万里茶道”自驾游启动仪式等活动,

专家论屏南实践:文创赋能古村 解锁乡村振兴深层密码

在八闽大地的群山深处,福建宁德屏南县的古村落曾长期处于“锁在深闺无人问”的窘境。大量村民为谋求更好的生计背井离乡,涌入城市成为新市民,只留下一座座老屋孤寂地守望田野,如同缺乏梳妆的俊俏姑娘,藏于深巷之中。幸运的是,一批古村落的守护者始终坚守根脉,用心守护着这些珍贵的文化遗存,为屏南乡村的后续振兴积蓄了宝贵的后发优势。▲夏地村春景▲甘棠乡巴地村“火凤凰”演

今冬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将扩大到120万平方米,解锁冬日新玩法

将打造三个面积超百万的冰雪旅游旗舰景区,其中,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园区面积将由100万平方米扩大到120万平方米。2025-2026年哈尔滨冰雪季即将盛装启幕,亚布力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区开板在即,哈尔滨冰雪大世界20万立方米存冰

从“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第七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公布,32处旧址开启活化新生

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开启新模式,探索“工业遗产+”科普教育、旅游休闲、产业重塑等新业态。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公布第七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火箭总装厂、二七机车总组装厂房、京张制造厂、华北制药厂等32个工业遗产上榜。本次名单是根据《国家工业遗产管理办法》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组织组织开展第七批国家工业遗产认定申报和第三批复核工作的通知》要求,经项目单位自愿申报、省级工业和信

流动中国再添风景线!主题列车开辟文旅融合新征程

串联千里江山,搭载特色文化,一趟趟主题鲜明的旅游列车正成为中国广袤土地上移动的风景线。今年前三季度,全国铁路发送旅客35.4亿人次,同比增长6%,再创历史同期新高。在这组令人瞩目的数据背后,是铁路部门持续优化的运输能力和日益多元的出行选择。近期,各地铁路部门充分利用客运淡季释放的运力资源,与文旅、教育等部门协调联动,精心组织开行旅游列车、银发列车、研学专列、

新雪季启幕!万亿冰雪经济乘风而起,全产业链蓄势待发

随着北方多地迎来初雪,2025-2026新雪季正式拉开帷幕。据《中国冰雪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5)》预测,我国冰雪产业规模将于年内突破万亿元大关,达到10053亿元。在技术革新、政策红利与消费升级的三重驱动下,冰雪旅游、冰雪装备、冰雪文化等全产业链企业正迎来黄金发展期。冰雪旅游:从“一季热”到“四季火”在黑龙江漠河,北极村滑雪场已提前开板,造雪机昼夜运转,景区民

北京绘制工业旅游“未来图谱”,三年后年收入冲30亿

曾经机器轰鸣的钢厂、科技感十足的汽车工厂、承载时代记忆的工业遗址,正变身为吸引年轻人争相打卡的“赛博乐园”。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近日联合发布《北京市推动工业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2025—2027年)》,为首都工业旅游绘制出一张清晰的“未来图谱”。根据方案,到2027年,北京市力争实现年工业旅游人数2000万人次、年旅游收入30亿元的目标。

龙海2025国庆“文旅大片”上映:非遗山海“碰撞” 畅享“放心游”

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福建考察,为八闽大地的发展擘画蓝图;一年后的2025国庆中秋双节,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以“放心游龙海”为片名,倾情上映一部叫好又叫座的文旅大片。当非遗传承邂逅山海风光,当港城联动点燃全民参与热情,龙海文旅市场活力迸发,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龙海有“戏”:非遗全域联动 港星燃爆现场“潮起月港・星耀非遗”第三届龙海非遗嘉年华,无

陕西文化“出圈”记:从“历史宝库”到“流量密码”的破局之路

解码“十四五”期间陕西文化资源转化的创新实践,西安连续三年蝉联“全国十大热门旅游目的地”榜首,汉服体验、非遗工坊、数字演艺等新业态订单量同比增长145%。这一现象背后,是陕西在“十四五”期间以文化资源为基、以创新驱动为翼,构建“文化+科技+旅游+商业”生态体系的系统性变革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