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是人的精神依托和精神境界,反映着做梦人的人文心态。

“四梦”不像欧洲文艺复兴。相比而言,也能寻见“四梦”乃至中国古典文学、古典戏剧的局限之处。
汤显祖在古代文学史上属于明代“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复古”派。他在文学上崇尚的“复古”,复的是盛唐文学之古,这个观念几乎贯穿他的一生。他的“复古”,主要在于弘扬理想的盛唐精神。

汤显祖曾点校过“罗唐人传记百十家”的唐代笔记小说集《虞初志》,并为之写了总序。在总序中,他高度评价了唐传奇中的飞仙盗贼、佳冶窈窕、花妖木魅、牛鬼蛇神,认为唐传奇“意有所荡激,语有所托归”,是小说家的“珍珠船”。
在52岁完成“四梦”之后,他继续进行唐“传奇”和“花间词”的点校品评工作,颇有与“四梦”相联系的独到见解。

临川四梦。在汤显祖去世前一年(公历1615),66岁时,还为福建刻板刊印的曲子词《花间集》写了序。序中称:“余于《牡丹亭》二梦之暇,结习不忘”,希望“有志于风雅者”将被称作“唐调”的花间“曲子词”,与唐诗宋词“互赏”。
【责任编辑:赵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