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

“莱茵华韵”欢庆中德建交45周年 法兰克福老歌剧院上演国粹经典

2017年是中德建交45周年。45年来,中德两国在经贸、投资、教育、文化等各领域的交流合作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了庆祝两国友好关系的历史性进展、进一步促进双方文化往来与发展,中国文学艺术联合会联合中国驻德国法兰克福总领馆、德国法兰克福市外国人参事会以及多家中德民间文化机构于10月15日在德国法兰克福老歌剧院举办了“莱茵华韵——中国京剧交响音乐会”。李胜素、于魁智等京剧名家大腕,王二妮、霍尊等当红明星为中德友人献上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高级别视听盛宴。


null

先后在晚会上致辞的嘉宾。左起:杨明、Peter Feldmann、王顺卿、郑希友

晚上19点音乐会正式开始。杨明先生首先致辞表达对各位来宾的欢迎。杨明先生表示,今年是中德建交45周年,这么多年来中德两国各界人士都为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沟通与交流做出很多努力。尤其是“一带一路”战略的不断推进,使得中德之间的交往更加密切。杨明先生强调,中德双方的关系发展,不仅仅寄托在物质层面,更重要的是民众在精神生活上的相互理解和包容,今天晚上的音乐会就是两国民众增进交流的最好实践。

Peter Feldmann市长在致辞中高度赞扬了中德两国在各方面的共同合作、互惠互利、友好往来,两国人民的互通有无,使得中德两国关系至今发展到了历史最好时期。

王顺卿总领事在致辞中代表法兰克福总领馆对从国内远道而来的各位京剧艺术家、音乐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感谢。王总领事表示,艺术家们在法兰克福老歌剧院表演中国传统音乐,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今天的演出一定会大大增进中国和德国之间的交流,为中德建交45周年的庆祝活动做出贡献。

郑希友团长代表此次京剧交响音乐会主办方之一的中国文联发言。他说,文联非常重视为庆祝中德两国友好建交45周年举办的这场大型京剧交响音乐会,深感荣幸能够派出9位国内文艺界顶级艺术家赴德参加演出,而且与高水平的德国交响乐团合作,共同演绎,为中德文化艺术交流作出贡献。

随后,音乐会正式开始,各位艺术家们逐一为在场观众献上精彩演出。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派青衣李胜素女士带来了她的代表作《贵妃醉酒》。她的嗓音甜美,表演自然,具有梅兰芳大师的中正平和、内敛含蓄、典雅优美的表演风格,堪称当代梅派艺术最具光彩的代表人物。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于魁智演唱的《野猪林》中“大雪飘扑人面”一场戏的清唱,英气跃然台上。他的嗓音洪亮、字正腔圆、掷地有声、扣人心弦。李胜素与于魁智演唱的京歌《蝶恋》中将一对有情人“天长地久的至爱,无法倾诉的知音,无法倾诉的恋人”那欲罢不能的爱情,表现得凄美悲凉、情真意切、如泣如诉。

青年京剧老旦表演艺术家黄丽珠演唱的《打龙袍》将宋皇母后的冤屈愤怒、凄惨悲凉、同时又思儿心切的人物的性格刻画得淋漓尽致;著名实力派京剧表演艺术家安平将《铡美案》刚正不阿的包公演绎得大气磅礴、质朴雄浑;《美猴王》的表演者严庆谷被誉为“台上武丑,台下文秀”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他将孙悟空 “真、善、美、奇、趣”的内在特质精彩地展现在观众面前;著名琵琶演奏家吴玉霞女士的琵琶独奏《云想花想》为观众营造了“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的浪漫意境。著名二胡演奏家邓建国的《姑苏春晓》仿佛将观众置身于幽曲明净、风景秀丽、春意盎然的江南姑苏园林。

青年歌唱家王二妮的一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将观众带到了陕甘宁革命老根据地。她以独特的天籁之音,震撼了法兰克福古整个歌剧院。而来自德国5个城市的合唱团的伴唱,也恰到好处。众多青少年的青春偶像、中国古风歌手霍尊的那首行云流水、如泣如诉、哀婉凄切、悠远绵长的成名作《卷珠帘》,将中国传统古典音乐与现代音乐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不知打动了多少观众们的心。

给王二妮及霍尊伴舞的是法兰克福东方艺术学校的年轻姑娘们,她们柔美的舞姿,婀娜的身型为演唱锦上添花。此外,她们还为观众带来了舞蹈《欢乐的彝寨》,舞蹈节奏强,欢乐明快。主持人杨依格在舞蹈中摇身一变成为彝寨的公主。而她的确有彝族的血统。

德国华人联合合唱团演唱的三首合唱歌曲,将这场大型音乐晚会推向了高潮。歌曲《哦,命运》、《茉莉花》及《在希望的田野上》由中外150余人组成的阵容强大的德国华人联合合唱团共同演绎;斯图加特华韵合唱团青年女高音歌唱家俞馨蕾和民族歌唱家叶遐分别领唱的两首中文歌曲,显示了德国华人中专业歌唱演员的高超水准。

做为整场演出的伴奏团队,吉森大学交响乐团娴熟的演技,庞大的阵容,对中国音乐与京剧的透彻理解,着实令人叹为观止。北美著名华人指挥家乔万钧先生、吉森大学交响乐团指挥Stefan Ottersbach先生的中西合璧,珠联璧合,赢得观众阵阵掌声。


null



演出结束后嘉宾合影

德国当地华人组成的德华京剧苑的京剧联唱使观众耳目焕然一新。刘雅梅、顾裕华、朱旭东和范之望四人登场,生旦净末,文武双全,堪称京剧大荟萃。京剧苑老师们的乐器演凑技术炉火纯青,演技高超。

新闻来源http://finance.ifeng.com/a/20171024/15741638_0.shtml

【责任编辑:李文文】

大河城市发展《南京共识》发布,全球滨水城市携手共创可持续未来

南京明城墙上的斑驳砖石与秦淮河的悠悠流水,见证了一场跨越国界的城市对话,来自五大洲的市长们在此共谋滨水城市的未来。11月19日至21日,以“扬子潮涌 文明共启”为主题的“2025世界市长对话·南京”活动在南京举行。来自文莱、埃及、德国、意大利、塞尔维亚、纳米比亚、马来西亚、墨西哥、尼泊尔等国家的友好城市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城市市长及代表参会。与会

武铁护航澳门濠江学子荆楚研学

五星红旗与“欢送澳门濠江中学师生”红色横幅相映成趣,澳门濠江中学403名师生与铁路工作人员挥手告别,登上G337车次高铁离开,圆满地完成了为期4天的荆楚文化研学之旅。据了解,澳门濠江中学作为率先在澳门升起五星红旗的学校,始终以“家国同心”为育人根基。此次,该校组织师生从濠江之畔奔赴湖北,开启以“三国赤壁・英雄

福建:打造理想旅居目的地 探索“慢生活”新业态

旅居是一种结合长期居住与深度体验的现代生活方式,强调在异地环境中融入当地文化、自然和生活节奏。核心在于通过较长时间的停留(通常数周至数月),打破传统旅游的短暂性,实现身心放松与文化探索的双重目标。

绥芬河启动冬季冰雪旅游“百日行动” 五大板块打造中俄风情口岸冰雪体验

昨天,黑龙江省绥芬河市政府在市老干部局会议室召开2025-2026年冬季冰雪旅游“百日行动”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以“向北开放·冰雪逐梦”为主题,划分“绥”埠风情、“绥”宴启幕、“绥”梦冰雪、“绥”心相待、“绥”时守护五个板块,亦在为中外游客呈现一场别样的绥芬河冬日之旅。

新雪季点燃万亿市场 东北冰雪经济提质扩容加速跑

从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的科技焕新,到三省一区的协同布局,一场以“冰雪+”为核心的产业变革正在白山黑水间悄然上演。据最新数据显示,2024-2025冰雪季东北地区预计接待游客总量将突破2亿人次,冰雪经济正成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政策赋能:三省一区协同布局黑龙江省率先发布《冬季冰雪旅游“百日

武铁开行特色文旅专列 联动优惠激活消费活力

今天早上7点30分,由汉口站开出的Y859次银发旅游专列载着700余名旅客,奔向具有“仙山秀水”之称的湖北十堰地区,开启了一场专为银发一族精心打造的“探秘十堰”4日深度游之旅。据了解,这次旅程采用“一张车票管全程”模式,将交通、住宿、餐饮、门票等服务融为一体,免去老年人多次购票、频繁换乘的困扰,提升旅客游玩体验。

千年茶道再飘香 中俄蒙携手激活跨境旅游新通道

一条贯穿三国的历史商路,正通过旅游合作焕发新生。第九届中俄蒙三国旅游部长会议11月7日在蒙古国达尔汗市举行,三方共同签署了《中俄蒙“万里茶道”旅游合作发展计划(2025-2026)》。这份发展计划旨在挖掘“万里茶道”的文化与经济价值,加强旅游合作,推动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会议期间还举办了中俄蒙旅行商洽谈会、“万里茶道”主题展览和“万里茶道”自驾游启动仪式等活动,

专家论屏南实践:文创赋能古村 解锁乡村振兴深层密码

在八闽大地的群山深处,福建宁德屏南县的古村落曾长期处于“锁在深闺无人问”的窘境。大量村民为谋求更好的生计背井离乡,涌入城市成为新市民,只留下一座座老屋孤寂地守望田野,如同缺乏梳妆的俊俏姑娘,藏于深巷之中。幸运的是,一批古村落的守护者始终坚守根脉,用心守护着这些珍贵的文化遗存,为屏南乡村的后续振兴积蓄了宝贵的后发优势。▲夏地村春景▲甘棠乡巴地村“火凤凰”演

今冬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将扩大到120万平方米,解锁冬日新玩法

将打造三个面积超百万的冰雪旅游旗舰景区,其中,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园区面积将由100万平方米扩大到120万平方米。2025-2026年哈尔滨冰雪季即将盛装启幕,亚布力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区开板在即,哈尔滨冰雪大世界20万立方米存冰

从“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第七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公布,32处旧址开启活化新生

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开启新模式,探索“工业遗产+”科普教育、旅游休闲、产业重塑等新业态。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公布第七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火箭总装厂、二七机车总组装厂房、京张制造厂、华北制药厂等32个工业遗产上榜。本次名单是根据《国家工业遗产管理办法》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组织组织开展第七批国家工业遗产认定申报和第三批复核工作的通知》要求,经项目单位自愿申报、省级工业和信

流动中国再添风景线!主题列车开辟文旅融合新征程

串联千里江山,搭载特色文化,一趟趟主题鲜明的旅游列车正成为中国广袤土地上移动的风景线。今年前三季度,全国铁路发送旅客35.4亿人次,同比增长6%,再创历史同期新高。在这组令人瞩目的数据背后,是铁路部门持续优化的运输能力和日益多元的出行选择。近期,各地铁路部门充分利用客运淡季释放的运力资源,与文旅、教育等部门协调联动,精心组织开行旅游列车、银发列车、研学专列、

新雪季启幕!万亿冰雪经济乘风而起,全产业链蓄势待发

随着北方多地迎来初雪,2025-2026新雪季正式拉开帷幕。据《中国冰雪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5)》预测,我国冰雪产业规模将于年内突破万亿元大关,达到10053亿元。在技术革新、政策红利与消费升级的三重驱动下,冰雪旅游、冰雪装备、冰雪文化等全产业链企业正迎来黄金发展期。冰雪旅游:从“一季热”到“四季火”在黑龙江漠河,北极村滑雪场已提前开板,造雪机昼夜运转,景区民

北京绘制工业旅游“未来图谱”,三年后年收入冲30亿

曾经机器轰鸣的钢厂、科技感十足的汽车工厂、承载时代记忆的工业遗址,正变身为吸引年轻人争相打卡的“赛博乐园”。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近日联合发布《北京市推动工业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2025—2027年)》,为首都工业旅游绘制出一张清晰的“未来图谱”。根据方案,到2027年,北京市力争实现年工业旅游人数2000万人次、年旅游收入30亿元的目标。

龙海2025国庆“文旅大片”上映:非遗山海“碰撞” 畅享“放心游”

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福建考察,为八闽大地的发展擘画蓝图;一年后的2025国庆中秋双节,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以“放心游龙海”为片名,倾情上映一部叫好又叫座的文旅大片。当非遗传承邂逅山海风光,当港城联动点燃全民参与热情,龙海文旅市场活力迸发,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龙海有“戏”:非遗全域联动 港星燃爆现场“潮起月港・星耀非遗”第三届龙海非遗嘉年华,无

陕西文化“出圈”记:从“历史宝库”到“流量密码”的破局之路

解码“十四五”期间陕西文化资源转化的创新实践,西安连续三年蝉联“全国十大热门旅游目的地”榜首,汉服体验、非遗工坊、数字演艺等新业态订单量同比增长145%。这一现象背后,是陕西在“十四五”期间以文化资源为基、以创新驱动为翼,构建“文化+科技+旅游+商业”生态体系的系统性变革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