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工作就是将面料与人类的身体、大自然及风和谐地融合在一起。”作为日本著名服装设计师,三宅一生以极富创新的面料设计和服饰风格闻名于世。他的设计开创了服装面料的全新时代,往往用一块布料即能在艺术和技术之美上都展现出不同于他人的惊艳。2016年3月16日,“MIYAKE ISSEY 三宅一生展”将在日本国立新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将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呈现日本著名服装设计师三宅一生1970年至今的设计与创作。
本次展览将呈现三宅一生创作至今约45年的工作成果,展示他对服装创造与设计的思考,探索面向未来的进一步的可能性。
服装设计是设计领域中重要的一个分支,也是兼具审美性和实用性双重属性的艺术门类。60年代,青年时期的三宅一生就曾对于设计行业中不包括服装设计提出过质疑,这也映射了他在之后的设计生涯中的核心理念,即“服饰”并非跟随时代变化的“时尚”,而是在更普遍的层面上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设计”。
三宅一生,1938年出生于日本广岛,1964年毕业于东京多摩美术大学平面设计系,1965年来到巴黎求学,1970年在东京成立了三宅设计事务所,此后便正式步入时装大师的设计生涯。
他的设计开始于60年代的巴黎求学时期。这一期间,他开始为纪拉罗歇公司服务,1968年曾和纪梵希一起工作。三宅回忆到,当时他作为一个外国人,总是试图代表自己,“巴黎的设计师非常成熟,同时有着高质量的工程。我踯躅于如何才能超越他們。回到东京以后,我开始寻找面料设计师,花纹裁剪师,以及那些能够应用好技术的人。”
70年代,三宅真正成立自己的工作室,并于1971年发布了他的第一次时装展示,发布会同时在纽约和东京举行,引起了一定的反响。整个七十年代,三宅一生不断举办大型服装表演,这个时候他的设计被称之为“土豆口袋”。
1988年“我爱褶皱”系列面世,这个设计使他声名鹊起,成为贯穿其后期设计的一大母题,更成为他最标志性、最为人熟知的作品。回忆这个系列的诞生始末,他说道:“80年代末,我心中一直有一种疑虑,是该停止还是继续下去。很快我意识到这样下去不行,那时我都快绝望了。‘我爱褶皱’系列就是为了走出这种困境而设计的。”T台上,这些褶皱仿佛在自由流动,模特不再只是单纯地穿着服装来回走动,而是伴随着音乐用舞姿阐释生命,这些褶皱也被称为“一生褶”。1976年,他东京和大阪推出了名为“三宅一生与十二个黑姑娘”的时装表演,这是他职业生涯中一次重要成功。
三宅一生始终在试图探索“一块布”与身体的联系,他和他的团队一起以不被既定尝试舒服的自由思想为基础,从制造自己独特的原料出发创作出兼具“设计之美”和“科技之美”的服装。
技术之美:二次加工的全新面料
科学技术的运用使得服装的材料、结构、工艺等方面发生了巨变。在三宅一生的服装设计中,这些技术之美体现得尤为突出。他运用高科技手段将特殊材料进行加工改造,成为制作服装的全新材料。三宅一生将面料的利用融入到服装设计之中。一般来说,服装的设计都是先确定面料、材质、花纹、色泽后才会着手进行生产,不过在三宅一生这里,这种顺序完全被颠覆了,服装的样式和面料几乎同时产生,产生一种自由创作的感觉。80年代面世的“一生褶”就是其对面料的一次突破性实验。
“一生褶”的不同寻常之处,在于这些褶皱是完全设计产生的。首先设计师得缝制好这件衣服,这个时候的衣服雏形可能只是个奇怪的四方形或其他几何形状,尺寸也显得过于巨大。接下来要将它折叠起来,放在特制的褶皱机中,随着齿轮的转动,面料在高温的作用下褶皱定形,一件独特的褶皱服装就诞生了,而在之后的水洗中,这种褶皱也不会消失。
“褶皱“系列的衍生还有“扭曲”系列的服饰。同样是对面料的二次加工,这种完全由扭曲而成的服装设计也展现了一种崭新的设计理念。“扭曲”面料诞生的第一步同样是将其加工成所需的形状,然后将面料折叠,将其进行扭曲,这个过程往往需要多人的通力合作,就像拧干带水的衣物一样将其扭曲至极致,最后将它们送入高温机器,面料就彻底定形了。这个过程就像一种“进化”,以后无论如何水洗,面料也不会变形了。
这些二次加工而成的服装设计展现了一种崭新的设计理念,完全称得上“创造”。一旦去除了有皱纹的面料必须熨平的想法,人们就会在光和影的作用下看到一种新的面料,属于这个时代的全新的面料。
艺术之美:二维元素的东方哲学
人们通常所认为的服装设计中的形式美,包括服装的色彩、廓形、面料、肌理、比例、工艺等的方面,这种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影响了人们的审美情趣。日本人制衣时通常从平面开始,并非立体剪裁,作为从中国的唐代传入日本的和服,是宽衣体系的代表作样式之一。与之相反的是,西方的美学重现“有”和“存在”,反映在服装设计上则表现为精确合体的三维裁剪,即把人体凹凸有致的线条优美地塑造了出来,这种设计传统向来强调感官刺激,追求丰胸束腰和凸臀。
“二维元素”被认为是三宅一生设计中的重要特征,这是一种抽象的美学理念。虽然三宅力图设计国际化的服饰,但仍是由平面开始。他在创作中并没有对日本和服的细节作过多的继承发挥,而是整体把握住和服的宽衣特点,利用新材料的特性,把服装的虚空处理地气韵贯通、流荡。与西方X型的服装风格不同,他的服装呈H型,服装的内部空间被保留,人在服装的包裹之下,更多了一丝安全感及一丝神秘感,也从中体现出了调和中庸的倾向。
另外,从服装的颜色来看,三宅一生的服装中大面积的黑白奠定了灵性和朴素的美学理念,而中间夹杂着黄、红等明亮的颜色、棕色、灰色等过渡颜色,使服装产生不同的明度、纯度对比,在平淡中显现一丝生机。
三宅一生:沿着‘没有时尚’的概念而设计
人们常说三宅一生的服装拥有浓浓的艺术气质,它根植于东方的传统观念、习俗和价值观,又与西方极简主义的审美相碰撞;它引领时尚前沿,又非常朴实易着,可以说是审美性与功能性的完美结合。
他的老友安藤忠雄评价这位日本服装设计师:“三宅对于探索每片布料的可能性有着毫不倦怠的不懈热情与坚持。”而三宅一生在阐述了自己的创作信条时则表示,更倾向于用“制作”这个词语来形容自己的工作,并希望借此呈现思维的作用,“我们正沿着‘没有时尚’这一概念而设计与制作。”













